这是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每个人都想找到高效的方法,能让自己弯道超车。
在投资领域,有人在寻找“圣杯”,那是一种在各市场都能赚钱的方法。
在编程领域,有人在寻找“银弹”,那是一种能适应各种系统的可靠设计。
在写作领域,也有人想寻找一个能适应各种场景的“万能写作法”。
这样的万能写作方法存在么?
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写作的一些通用原则是存在的,它们构成写作领域的底层逻辑。
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抓住事物的底层逻辑。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经典书籍《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就是这样一本介绍写作底层逻辑的书。
本书作者布兰登•罗伊尔,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其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2011年荣获“年度教育图书奖”。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作者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读性等,涵盖的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
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开始写作之路,让日常写作变成一项信手拈来的简单任务。
好文章就应该像一道好菜,看起来好吃,闻起来很香,还能填饱肚子.
结构,就是那个能填饱肚子的,让读者读得懂;风格,就是那个闻起来很香的,是让读者喜欢读;可读性,就是那个看起来好吃的,让读者想要读。
1.结构,让你说清楚
当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如此,你言说的机会才合理。
-- E.B.怀特(E.B.White)
写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框架
想一想,我们中学语文老师是怎么教我们写文章搭结构的,大概是这样:
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想出二到四个主要观点
最后结语,再次点题
经典的三段式,总分总结构,就这样达成了。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作者所提到的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和分解事物的原则,实际就是对这种结构的详细描述。
很多基础的原理,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也是相同的。最经验丰富的写作指导老师在纠正学生写作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把总结放在文章的最开头。
然后,一篇文章只有框架也不够,还得组织观点
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排列观点陈述的顺序并对其进行强调。
在顺序方面,我们希望最重要的观点要最先被人看到。
在强调方面,我们希望最重要的观点得到最详尽的阐述。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原则4中推荐的写作中最常用的结构有六种,包括:
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在时间结构中,先讨论最早发生的事件,然后按照时间推进;
在比较结构中,先谈最重要的观点;
在线性结构中,按照顺序从第一项开始,以最后一项结束;
在因果结构中,通常先确定并讨论原因,然后才是结果。
范畴结构和评价结构,顺序就不重要了。
最后,还得注意结构之间的衔接
不同观点之间,不同主题之间,要善于使用连接词,让过渡看上去水到渠成,而不是给读者非常突兀的感觉。
比如,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
连接处通常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
除此之外,对于主题内相似事物,我们要善于整合。
简单说来就是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不要混在一起。
这就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原则3和原则5要的内容。
2.风格,增加说服力
简短地展现以便他们阅读,清楚地展现以便他们欣赏,如画般地展现以便他们记忆,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便他们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
大家都很喜欢看干货文章,但我们也常看到很多文章,主题很好,但是表达太干涩,也会看不下去。
在写作上,我们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这就是论证过程,关于如何论证,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到了四种常用的简单方法: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修饰观点的小故事,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最容易激发共鸣的方法。
引用论证
引用伟人或名人所说的话、热点信息、经典影视作品台词等等,都能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类别论证
类比是寻找两种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从而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给定关系。
比方说,你想运用类比来描述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或她情绪波动之间的差异,这个气候与天气的类比可能适合。
比喻论证
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两种。
明喻是比喻两种不相似的事物,且常常用“像”、“如”等引入。明喻的例子如:“敏锐的头脑就像一把刀,把问题解剖。”
暗喻直接指示某物是另一物(而不说某物像另一物),“如”或“像”之类的词常常不用。暗喻的例子如:“他有钢铁般的勇气。”
除了这四种论证方法外,还有一些没有那么常用的论证方法也值得我们尝试,比如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
要增加文章的说服力,除了论证方法外,在句式词语上也有一些注意的。比如需要保持简洁,拆分长句,删除不必要的词、 使用主动语态、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使用平行句式、利用句式变化、选择恰当的语气、保持文章性别中立等基本原则,这就是原则8~原则16给我们表述的观点。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把,比如:
原句:她喜欢太阳、沙滩和去海边
改后:她喜欢太阳、沙滩和海边
简单删除一个字,变成平行结构,感觉就强烈多了。
3.可读性,提升表达效果
第一稿的愉悦源于欺骗自己它离真正的作品已经相当接近了;其后稿的愉悦部分源于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第一稿蒙骗。——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欣赏一篇文,同样如此,可读性就是文章的颜值,它包括了排版、设计、标题、提要等一系列要素。
以我们最常见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我们可以做哪些提升呢:
注意留白
增加小标题,强调显示
基础字号设置为16号
行间距设置为1.8
字间距设置为1像素
两端缩进,边距设置为10像素
颜色只选择2~3种
金句或要点加粗
.....
这就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原理17~19所阐述的内容。
总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章也不是一蹴而就。
很少有人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到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回顾和修改文章
在写作训练营中,秋叶大叔在讲碎片化写时告诉我们,
写一篇文章通常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
首先,把想法写下来;
其次,搭建基本框架;
再次,编写内容、增加细节、串连整篇文章完成初稿;
最后,重读全文,修改细节,排版,增加金句,图文等。
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考虑到了写作的普遍性,介绍的都是写作的底层逻辑,不论你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是新手还是老手,通过本书回顾基本的写作原则和规律,相信会受益匪浅。
阅读是写作最好的启蒙,而写作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所以,记住这些写作原则,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