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要素 有的放矢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第三章前三3节读后感。

        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并进,特别是语文要素明晰了单元的训练重点,但是如何能够读懂语文要素,这一直以来是我们的困惑。读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用解读》第三章的前三个小节后,我对该怎样解读语文要素,把握语文要素有了新的收获。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编写骨架,是编者按照《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相对应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导语、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栏目中,呈螺旋式递进。每个单元中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指向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刘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供了解读的方法:密钥解码法、比较异同法、整体关照法、窥斑见豹法。如密钥解码法,就是抓住语文要素的关键字眼解读语文要素。只有准确解读了语文要素,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才能有效完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也有自己粗浅的认知。

      首先,语文要素的表述的高度精炼,主要表现在关键字眼的使用上,破解关键字眼这一面要变成了读懂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那么习作中的语文要素也一样,需要我们每次从习作的要素中去提炼去感悟分析,从而凝练出关键词,进一步明晰本次习作要素。

      其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统编教材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同一语文要素的陆续出现且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统观全局,从整体出发了解本学段各个年级之间的语文要素相关联的地方,然后比较异同,明晰同一要素的不同的训练点。

      最后,一个要素不一定都会在单元的所有课文中明显提到,它一般会贯穿于整个单元,甚至全册的教材,所以我们必须针对课后有明确要求的课文安排相应的训练,并以他为训练场来进行辐射,达到整个单元甚至整册书的单元要素的落实。

        只有准确了解了语文要素,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才能有效完成。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把握好每个语用知识点,并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解要素 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