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6)-恶意坏果与个人(1)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哪种情况呢?在输入方面,我们还有八种情况要讨论,已经讨论的善意好果属于输入的极端信息,同讨论善意好果的输出时先看极端信息一样,我们选择极端的恶意坏果来讨论。

输入为恶意坏果,可以采用输入为善意好果的方式,得到五分的输出顺序:

恶意坏果>无意坏果、恶意无果>善意坏果、无意无果、恶意好果>善意无果、无意好果>

善意好果。

与输入为善意好果时的输出顺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这个顺序与善意好果的五分输出顺序刚好相反。同时,输入为善意好果时最可能的输出为善意好果(简化起见,后文会表述为“善意好果最可能对应善意好果”),恶意坏果最可能对应恶意坏果。A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如何描述这种情况呢?从数值来看,这是以2对2,以-2对-2。我们将其描述为等值反馈。我们既可以将这个描述看作是对A做了一层抽象,也可以将其看作“原则”,即由原则可以得到应对标准。本文选择后一种看法。

现在,我们稍稍往实然靠近一点,在种种原因一致下,善意好果对应善意好果的可能性和恶意坏果对应恶意坏果的可能性哪个更大呢?显然是后者,因为自私的人性,也即对我们来说,恶意>善意,坏果>好果。所以,前文对它们的赋值并不正确。

根据禀赋效应(不知道什么是“禀赋效应”请自行搜索),2倍获得的快乐抵消相同损失的痛苦。因此,我们可以重新赋值为:善意=1,无意=0,恶意=-2,好果=1,无果=0,坏果=-2。更新(修正)善意好果的五分输出顺序为:

善意好果(2)>善意无果(1)、无意善果(1)>无意无果(0)、善意恶果(-1)、恶意善果(-1)>无意恶果(-2)、恶意无果(-2)>恶意恶果(-4)。

五分顺序与之前没有变化,同样的,要进行九分的话需要给“意图”和“结果”赋权重。同样更新恶意坏果的五分输出顺序,与之前没有变化。根据等值反馈的原则,以-4对-4,以2对2,也即绝对值大表示这种应对可能性更大。

更新后,我们加入反馈来看一看。我和对方都是一般人,应对善意好果和恶意坏果的应然输出顺序一样。我输入善意好果,那么对方会反馈善意好果,我会再次反馈给对方善意好果,也即我和对方的交互会进入善意好果的循环。同样,我若输入恶意坏果,那么我和对方的交互会进入恶意坏果的循环。

那么这个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吗?前文说过,在本文叙述的环境下“善意好果”与“恶意坏果”是等概率的,同样的,在本文叙述的环境下,这个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但我们稍微靠近点实然,就知道循环次数有限,而不会一直持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我们得到了等值反馈的原则和有限循环的反馈,并且更新了善意好果与恶意坏果的输出顺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6)-恶意坏果与个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