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好帮手》读书笔记(1)

P079

第二章 第四节 「要当好前辈,先具备双核心能力」 

双核心模型

这里提出了教导活动所需的“双核心”能力,即「专业能力」与「口语表达」。

当你越了解要教导的事务,就越能仔细把每一个步骤分析出来,让新人可以一步接着一步学。当你的口语表达能力越好,你就越能将想法准确的传递出去。

并给出了一个相关的配图


这个模型很切换工作中的“带徒弟”情景。作为上司(或者说“师父”),对业务越熟悉,能力越强,就越便于把具体问题分拆,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而口语能力也的确很重要,语言是沟通的基础媒介,如果语言能力不佳,很多概念的定义都没法精准,遑论传授更复杂的操作方法了。而配图里,把「理论趋势」放在外围(重要性最低)就更有意思。所谓理论,往往是抽象的。而且,越是所谓普适的理论,规律,原理,其现实指导意义偏弱(相较具体的实操步骤)。这些抽象的理论,只有放在现实情景中,放在具体的待解决问题下,才更有实际价值。而要把理论用于实践,就需要“师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甚至延伸开去,最近几年所谓「知识付费」产业的兴起,催生出一大批高产的「大咖」,甚至一年能出版几本书。但这些书籍,往往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其他书籍或原创内容的「洗稿」,其一大特征是理论说的头头是道,给出的事例也很有趣,但就是感觉这些理论没法用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不足,且对读者的实际生活工作情景更不熟悉。结果是理论听上去很新颖,事例看上去很震颤,但就是没法应用,无法创造价值。


P080 

成人学习的特点

从行为研究看,成人的学习特点

喜欢从执行中学习
喜欢不拘礼的主动参与学习
喜欢将个人经验应用至学习内容里
总是想要知道为什么
希望将学习内容引用到个人需求上

这是教学工作的起点,相比中国学校里的理论知识传授和作业题训练,针对职场人士的教学,必须尊重学员的内在特点与具体需求,才能给学员带来价值。看似简单的五点,其实对讲师的挑战不小,尤其是「将学习内容引用到个人需求上」,需要讲师对学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习惯等有充分的理解,同时,还需要讲师有强大的「迁移能力」,把要教授的理论与技能,应用到学员的日常工作中,最好能做到「演给学生看」。

P083 

化繁为简是工作教导的重点

建议把握「先见林,再见树」的原则。

所为「先见林,再见树」,就是要先讲大概、再讲细节。不要拉拉杂杂的一下讲东,一下讲西,或是想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全部的东西都讲完,这样布置是你说不清楚,对方也一定会听的雾煞煞。

能看出,这段是作者的经验之谈。职场上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工作能力很强,态度积极主动。但在带徒弟的时候,会急于想让新人掌握「秘诀」而给出太细节的操作建议,或者忽视一些岗位基本职能的介绍,忽视新人基础能力的培养,结果反而是新人无法学到「必杀技」,双方却都“获得了挫败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出好帮手》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