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之约

圣陶和冰心老人,有着令人慕羡的友谊;成为佳话的,是那段美如冰带,圣洁静清的“海棠之约”。






东四八条71号的小院里,左右生长着两颗高大的西府海棠,长出的枝瓣,覆盖了庭院。每每四五月份,白里泛红的海棠花挂满枝头,迎风摇曳,香飘四溢。


独爱海棠花的圣陶老人,不忍独自欣赏,待到花开之际,就邀请俞平伯,顾颉刚等好友同来赏花,谈诗论道,把酒临风。


1983年,作为好友的叶圣陶见到冰心,谈起了院中的西府海棠,就邀请明年海棠花开时节请她来看看。不料此后一连三年,每年海棠花开的季节,叶老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病中的他每年都为没能兑现对冰心的许诺而遗憾。

为了弥补遗憾,圣陶老人还在病榻上写诗一首:

“廊外春阳守病房,今年又负满庭芳。章俞二老冰心姐,仍歉虚邀看海棠。”



终于,在1987年,这段长达四年的未了心愿完成了。那天,在叶老的盛邀下,冰心老人在女儿吴青,外孙陈刚的搀扶下,来到了圣陶小院。此时,正是满树青枝摇曳,四处海棠花开,两位文坛泰斗终于在海棠花前相聚了,身体孱弱,年近半百的两位老友,终于实现了长达四年的“海棠之约”。



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几次这座四合院,但不曾见过海棠花开;也曾去过冰心老人家,见过吴青和陈刚。只是,在多年以后,才得知了这段文坛佳话,脑海中不由反复描述着这段烂漫又极具时空感的“海棠之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



4月,梨花、牡丹、玉兰,芍药竞相开放,鹅黄柳绿,莺飞草长,正是春光无限,风景正好。


无事网上浏览,新浪上突然看见了同事好友叶刚讲诉他太爷和冰心的那段“海棠树下四年之约”。讲的凄凄婉婉,却美妙如珠。不由心升感慨,思绪迢迢。

这段百岁老人的友情佳话,那画卷,涂过多少文字笔墨,轻易间飘飘而过却又静悄悄留驻人间。

正是人间四月天,正是海棠花开,丁香怒放,也正是当年圣陶和冰心老人的四年海棠之约之时。


我们决定去圣陶故居,回味文学史上的那段世纪佳话,领悟文学泰斗当年的纯真友谊。

4月10日,星期天。书香文雅的李总约上语文届大师顾之川,作家刘丙钧,人教社的小温,北青报的小张,书法家小华等来到了东四八条71号,那座令人敬畏又充满温馨的四合院,那座令人神驰慕往的叶圣陶故居。

叶刚接待了我们。他是叶老的嫡重孙,也是这座小院的留守人,更是我的前同事和好友。

小院里,两株高大的西府海棠花开茂盛,比肩摇曳,直冲天际。前厅的一棵四瓣丁香挺拔怒放,飘着阵阵清香;还未爬满青藤的四方庭阁下一方长桌,几个石凳,主人沏好的绿茶枝叶倒立,飘着清香。居中一个门海,绿萝青青,水立倒影……

仰望着高大挺拔的海棠树,环顾着精致无比的四合院,闻着扑鼻而来的花瓣香,叶刚介绍说:当年,他太爷爷就是在这个时节,就在这颗树下,拖着病体,完成了心愿,实现了长达四年的“海棠之约”。

“他是一个纯文人,爽约的事情会让他不安,更何况是这么好的知心朋友”。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在海棠树下合张影吧,多少年后,我们也来回顾一下这次的“海棠之约”。

大家兴致盎然,聊着圣陶老人,聊着冰心故事,聊着当代文学,聊着百态人生。

夜色慢慢地爬上天际,伴着星光,碳火闪烁,叶刚的夫人和公子在旁一边做着烧烤,一边在旁默默地听着我们把盏当歌,胡言乱语,偷偷露出欣喜的笑。

这天过的实在是太愉快了,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春分四季,鲜花盛开的时节能聚会到圣陶小院,心怀敬畏地伫立在海棠树下,让我们这些爱好文学的后辈,重来一次“海棠之约”,以此来怀念无限敬仰的圣陶和冰心老人。




“中学生杂志是八十多年前叶老创办的;”“语文原来叫国文,语文是叶老提议后更改的”;“小桔灯照亮开启了一代代孩子成长进步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棠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