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复利不仅仅是经济学词汇

最近在看经济学的书,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词,叫【复利】: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

通俗点的解释,复利就是利滚利,把你赚到的钱去生更多的钱。

看到这个词,深受感触。突然想明白了过去一些事情,不光是投资要讲究复利,个人、产品、公司都得讲究复利,去获得高速发展。

| 个人:用好你的时间复利

有一件事情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时间你可以把它用作消耗品,也可以把它用作投资品。

看剧、看综艺是典型的,当下能获得极大满足感,但拉长时间来看,收益衰减为0的一件事。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就是消耗品,一次投入,后续很难获得新的产出。

同样,看书就是典型的“复利”,当下你可能感受不到它巨大的好处,但随着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投资在阅读上,拉长时间来看,未来的某一个时间节点,你“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且你用你涉猎过的知识解决了某个问题,固化成了你的经验,一次又一次的用到它,你的收益率会变得非常大且是持久收益。

把时间用在能持续产生收益的事情上,同样的1年后,5年后,10年后,你就能体会到同龄人和你之间巨大的差异。

| 产品:视觉层面上的收益往往不具备复利价值,得往更深层次投入

我最近知道“复利”这个词时,我去回过头来想,我在上家公司的经历,有些产品工作确实想的太浅了,这可能是3年以内产品经理都会踩过的坑,分享出来希望也能对大家有启发。

才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很容易陷入一个坑:优化交互,或者是叫作在用户可见的视觉层上做迭代,很少去思考深一层次的逻辑,去优化策略或者长期投入某一重要事项。

优化交互的出发点是好的,改善用户体验。但是再往前一步想,用户体验好的原因是用户感受到了你的产品价值,且在一个市场竞争环境下,你的产品能比竞对提供更大的价值,你才能赢得用户的时间或者金钱。

而交互视觉仅是影响价值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你第1次改了视觉后,你下次再改,下下次再改,改了n次后,第1,2,n-1次的改动没有留下的痕迹时,你发现过往的价值收益不在了,迭代的时间就是消耗,没有产生复利。

举个例子,我有段时间就是在页面样式上死磕,总觉得在页面上增加一个入口、引导,就能产生更好的转化。每当上线一个新入口或引导时,发现转化率上去了,很有成就感,但过了几天,发现竞对立即跟进了。我又新上线,竞对又很快跟进。于是我只能每周不停的优化,不停的新上线,最后被不停的抄袭。

那时的我把“被抄袭”看作成就感,原因是觉得当然是自己做得好,对方才会跟进啊。现在再回头想想,这叫做“没有竞争壁垒”

你要维持这样的竞争优势,你只能比别人跑得更快,长久以往,你的作战状态会疲惫,且你比对手只快一个身位。

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用户能感知到的视觉层面的迭代,都是很容易被对手轻而易举跟进抄袭的。唯有“把时间投入在需要长时间投入且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样的积累再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复利收益体现出来了。对方想跟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对方去准备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我们赢得的“机会成本”

| 公司:竞争下,往能产生复利的地方投入

有了复利这个感触,我再回过头去想,曾经在某一刻爆发过的公司,他们的爆发都不是巧合,都是长时间投入后,复利收益产生的必然结果。

比如乐视网,在版权还不清晰的时候,花时间花金钱,采购版权、自制电视剧,最后在版权收紧的那一天,凭借前期在版权上的投入,获得巨大收益,打了一个很好的翻身仗。(不可否认,在这件事上,乐视网确实是成功的,贾窒息如果不做生态化反,乐视网放在现在也能活得很好)

比如字节跳动,在其他家平台还在用“编辑思维”推荐新闻时,字节开始打磨算法,机器前期表现虽然智障,但它会进化,直到逼近人工效率,就已经很可怕了,因为人是不能无限制扩张的,but机器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当机器超过人工效率时,这件事情就成了。你再看看,今日头条上算法的积累,移植到字节下其他APP,同样能起作用,这就是长期投入,持久全面收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复利不仅仅是经济学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