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子—代序(之五)

      《老子》一書,思想博大精深,內容豐富至簡。通篇論道說德,辨析萬事萬物,涉及國家管理、政治體制、軍事戰略、經濟生活、社會問題、人與自然、民眾幸福等等。筆者經多年反復研磨,體察感悟,對全書主要思想進行了“概說”(詳細內容參見本書中《老子思想概說》一文)。“概說”僅為一家之言,若要全面瞭解老子思想,需要讀者反復閱讀原著全文。

      由於《老子》一書的艱澀難懂,又存在理解上的很多差異。所以,閱讀《老子》,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筆者認為閱讀《老子》,大致分成三個層次:一是讀懂字句,疏通句讀,知道全書所言基本思想內容。這是閱讀《老子》的最低要求。二是在知道字句的基礎上理解其深邃思想,悟到其境界。這是閱讀《老子》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三是在前兩點的基礎上悟出人生之道,並能實踐人生,修煉身心,成為得道之人。這是閱讀《老子》的最終目標。閱讀《老子》,需要凝神靜氣,需要反復咀嚼,從讀懂字句開始,不斷閱讀,不斷反思,不斷感悟,直至深刻理解並應用人生,拓展人生之格局,最終修煉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體現《老子》一書的價值。例如每天細讀一章,堅持三月有餘即可讀完全書。放置一段時間,靜心反思一段時間,再從頭閱讀本書,再每天細讀一章,再堅持三月有餘通讀完一遍。如此迴圈,每年讀上兩三遍。也可以選擇不同版本比較閱讀,如此堅持三年五載,一定能夠理解《老子》思想的真諦,必然會有超凡脫俗的感悟。經典名著的價值就在於它值得反復閱讀、反復感悟。在反復的閱讀中,明白社會人生的虛無實有;在反復的感悟中,反思自己言行的是是非非。有時想一想,作者能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讀者為什麼不能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來呢?閱讀經典著作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字字咀嚼、字斟句酌、細細品味、慢慢思悟。

      概括而言,閱讀《老子》的價值與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閱讀《老子》目的在於借助經典增進人生智慧。

      《老子》一書是一本經典之書,也是一本哲學之書,更是一本智慧之書。老子思想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具有超越世俗的人生智慧。今天讀來,仍然會給人們許多有益的啟迪。

      例如關於“道”的詳盡論述,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超越神話傳說,客觀而智慧地論述“道”的存在及其現實意義。這是老子關於宇宙本體論和宇宙生成論的思想。創世紀中關於宇宙的產生是哲學必然面對的問題。中國古代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西方也有亞當夏娃伊甸園的故事,但這些宇宙生成論都有神的色彩,此類學說多有臆想的成份。老子不言人格化的天神與上帝,而是以道立天下,直接用“道”這個無形無極的狀態來揭示宇宙的演化,強調“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否定鬼神的權威,主張無神論,形成其一元論的宇宙觀。且全書充滿推天道以明人事之哲理。顯而易見,其哲學思想更為深刻。人類一旦感悟到“道”的妙用,就能夠抓住事物的根本與規律;如果按照事物發展規律去做事,就能夠減少謬誤、消除自大、認清自我、走向成功。這是關於“道”的智慧。

      再如關於“道法自然”的深入分析,讓我們知道了“道”的基本屬性就是“自然”,讓我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生一個重要的智慧就是認清自我、成為真我。無論人有多大能力,也要遵循自然,順應自然規律,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為是,不可任性妄為。本來成為真我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卻因社會後天影響而發生異化,從而迷失自我。現實中很多人總是幻想著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去爭鬥,卻不考慮現實的條件與自身的能力。達不到目的便怨天尤人,也只能是煩擾不斷。如果明白為理想奮鬥是順應自然的主動選擇,知道為理想奮鬥的意義在於體驗過程,懂得為理想奮鬥並非任性妄為,人生就會增加一份超然的智慧,就能在為理想奮鬥的過程中體驗人生的豐富。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就是能夠認清自我,不要自以為是;能夠找到自我,不要迷失人生;能夠成為自我,不要受累名利;最終“營魄抱一”、達至真我。這裏面一個重要的智慧乃是明白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道法自然”,強調的是不帶有任何目的性、功利性,是一種自然而然、沒有外在影響的狀態。它是人性的返璞歸真,是人生的最佳發展,也是認清自我、成為真我的根本所在。這個“道法自然”,是《老子》一書的核心所在。一旦明白順其自然、順應自然的道理,社會上許多糾結煩惱之事便都迎刃而解。明白“道法自然”之真意,自然重視入世做事要合道,出世心態要逍遙。這是關於“道法自然”的智慧。

      還有關於“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思辨。世俗之人通常容易理解“有為”,而難能理解“無為”。世人也多強調積極向上、有所作為,卻不知“無為”的妙用。用最簡單的思維邏輯推理:如果你什麼事都不做卻能完成這些事情,是不是具有超出平常的智慧?一名部門管理者,事事親為未必是最好的管理。如果部門中所有的人員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這位管理者即使不做具體事情,其部門的業績也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人懂得“無為”的哲理,“無為”絕不是不做事,“無為”的前提是對事物本質與規律的把握,是對事物發展趨勢的準確預測,是順應規律的自然發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妙用“無為”的妙用,“無為”絕不是“無用”。“無為”反映的是對於功名利祿的一種超越的態度,表現的是放下一切、一切置之度外的清靜的心理,強調的是依照規律決不任性妄為,它是一種懂得生活的美好狀態,是一種豁達瀟灑的道家情懷。唯有看到這些,才能感悟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現實意義。這是關於“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

      再比如關於“柔弱不爭”的深刻內涵。世俗之人大多爭強好勝,尤其是為了功名利祿,不惜工於心計、智巧心機以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卻不知道天下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相互轉化的哲理,並不知道爭名奪利的結果常常是得不償失,因此也就無法具有柔弱不爭的智慧。世上所有的“有與無”、“得與失”、“生與死”、“貴與賤”、“高與下”、“禍與福”、“寵與辱”、“柔與剛”、“弱與強”等等,都是相對而言、相比較而存在的,並不能明確斷定孰好孰差,一旦發展到它的極限,就會發生質變,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愈是爭強好勝,愈是損失慘重;愈是貪圖享樂,愈是失去人生價值。得到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失去;佔有的越多被佔有的也必然越多。以剛制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無剛不克。弱到一定的境界,反而能夠戰勝剛強;不去相爭,反而能夠獲得更多。更何況,諸如功名利祿等等都是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不如看破放下,以一顆純真淳樸之心去生活,以一種清淨無為之欲去感悟,反而更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這是關於“柔弱不爭”的智慧。

      在《老子》一書中,可資借鑒的智慧比比皆是。其中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柔弱不爭、清靜無為;和光同塵、尊道貴德;有無相生、道法自然等等思想,都充滿著深邃的智慧。需要強調的是,老子所強調的智慧不是小聰明。小聰明不在乎“德”的修養,大智慧離不開“德”的潤澤;小聰明不惜破壞規則如田忌賽馬,大智慧不為禍福所動如塞翁失馬;小聰明“耳聰目明”靠的是耳朵和眼睛,只能看到眼前,根本看不到明天;大智慧“悟以生慧”靠的是心靈與反思,能夠放眼未來,願為美好理想而努力;小聰明很會獲取,計量的是個人利弊得失,它是建立在為自己謀私利之上;大智慧懂得放棄,計量的是人生價值意義,它是建立在胸懷宇宙的大格局之上;小聰明是一種生存技巧,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大智慧是一種生存境界,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小聰明有天生的成分,大智慧則體現出後天修煉的意志……學《老子》,不是學聰明,而是學智慧,是學幸福人生之大智慧。

      在老子看來,“道”在社會人生的智慧應用,關鍵在於“德”的修養。道德,道德,符合“道”的“德”才是真正的“道德”。給我們的啟發就是,求道要求人生之道,修德要修合道之德,只有做到老子所說的“上德”、“玄德”、“孔德”和“恒德”,才能成為具有真正道德修養的人。只有成為具有真正道德修養的人,才能真正具有人生的智慧。

      在老子看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求道修德。求道修德首先要“尊道”、“貴德”,這是《老子》一書的兩個重點。人生不“尊道”,必然背道而馳;人生不“貴德”,必然缺少修養。所以,求得“道”、修到“德”,就有了“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就能夠“道法自然”而擺脫庸俗煩惱、不為世俗所累,就能夠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就能夠成為“聖人”和“大丈夫”,最終就能持久地提升人生境界。這正是人生的大智慧。

      眾所周知,中國古老的著作《周易》也是一本揭示人生規律的哲學著作,一本智慧之書。閱讀《老子》,可以嘗試著和《周易》中的一些卦象進行比較閱讀,以更深刻地理解“大道”所揭示的規律和更好地提升人生智慧。需要注意的是,《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為古人原創,《易傳》則為後儒解讀。《易經》言簡意賅,但晦澀難懂;《易傳》解讀清晰,但多有儒教色彩。所以,閱讀時應當注意兩者思想的差異。

      其次,閱讀《老子》重在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

      在《老子》一書中,主要體現了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和多元思維等思維方式,這是人生智慧的基礎。

      所謂系統思維,是指以系統論為基本模式的思維形態,是從系統、要素、結構、功能、環境的相互聯繫以及相互作用中綜合考察認識對象的一種思維方法。它是一種邏輯抽象能力,能極大地簡化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也可以稱為整體觀、全局觀,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人類所掌握的最高級思維模式。人與人有許多差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維方式的差異,尤其是系統思維能力的差異。在實踐中,一個人工作能力的強弱往往表現為系統思維能力的強弱。

      儘管老子那個時代還沒有系統思維的概念,但是《老子》一書中很多地方體現了系統思維的特點。例如全書對“道”的分析,表現出驚人的系統性。世界是由萬事萬物組成的龐大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要素,要素組成不同的結構,不同結構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其中根本性的構成要素就是“道”。然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形成紛繁複雜的世界。“道”之本體猶如大樹之根深藏地下,而“道”之用如大樹之幹拓展延伸,“道”所主宰和支配的萬事萬物猶如樹上的果實,這就形成一個嚴密有序的系統。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及其事物的運行規律,可以使人們從外在的形式理解其內在的本質。再比如關於道、德、仁、義、禮之間的關係,又是一個由內而外、由本質到形式的系統:“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系統內各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聯繫。還有關於個人與群體、地方與國家的相互關係,也是一個由小到大、由基層到高層的系統:“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從中可以推導出從個人到社會的系統關係。這些論述均表現出嚴密邏輯推理的系統思維,讓我們明白看問題要有個逐層推進的方式,要清楚與之相關的諸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關係。

      系統思維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如何思考事物表面形式與內在本質的區別,看問題應當透過現象看本質。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表面現象,會給人的思維帶來迷惑,使人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容易走偏。真正發揮作用的是現象背後的本質與規律。這個本質與規律就是“道”。例如月有陰晴圓缺,這只是一個人眼睛所見到的現象而已。其運行規律是太陽、地球、月亮運行軌道所致,月球本身並沒有什麼陰晴圓缺的變化,其本質就是一個星球。

      所謂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的視角來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它是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的一種正確反映。其主要特徵是: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發展變化的觀點和對立統一的觀點。反映在邏輯上,則要求人們必須把握研究事物的總和,從事物本身矛盾發展、運動、變化等方面把握它,懂得質量互變的規律和物極必反的否定之否定的規律。辨證思維模式要求在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時,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要用相互聯繫、一分為二的方法觀察和分析事物,避免靜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思考方式。辯證思想通常包括個性和共性(即個別和一般、特殊與普通)、絕對與相對、事實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全局和局部、具體與抽象、有限與無限,量變與質變、正面與反面,美好與醜惡等等辯證法內容。

      在《老子》一書中,處處充滿辯證思維。諸如“貴與賤”、“高與下”、“有與无”、“陰與陽”、“損與益”、“得與失”、“生與死”、“親與疏”、“利與害”、“禍與福”、“難與易”、“大與細”、“弱與強”、“美與惡”、“善與不善”、“長與短”、“音與聲”、“先與後”、“寵與辱”、“有身與无身”、“曲與全”、“汪與正”、“窪與盈”、“敝與新”、“少與多”、“重與輕”、“靜與躁”、“雄與雌”、“榮與辱”、“白與黑”、“壯與老”、“翕與張”、“奪與予”等等兩兩相對立的概念,總計三十多對,都體現出豐富的辯證思維。再如“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作於蔂土;百千之高,始於足下”,任何質的變化,都是量的積累的結果。反映了現代哲學中品質互變的規律。還有“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走向反面,就會否定過去的狀態。這也反映了現代哲學中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在老子思想中,已經包含了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辯證思維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看問題要從不同角度,要看到事物存在的普遍聯繫,要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避免片面、靜止而孤立地理解事物。例如“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表面上看是禍災,其中隱含著福份;表面上看是福份,其中埋伏著禍患。禍與福並非一成不變,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原本是禍反而成為福份,原本是福反而成為禍災。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發展變化之中,都是通過量的積累而發生質變,都有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所以辯證思維也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觀。具有了辯證思維,人們就不再會糾結於具體的對與錯,就會更加從容豁達。

      所謂多元思維,指的是一種開放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全方位立體思維和多維型思維。是指人們在思考過程中跳出點、線、面的限制,能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其特點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內容、多途徑、多結果的多向變化。具有多元思維特徵的人看問題總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能夠容忍多種互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價值觀,並且在保持自己基本立場的同時,儘量去傾聽和理解其他價值理念。能夠在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立場的同時,盡力去與其他價值體系交流、瞭解與延伸。而不會有極端意識形態,也不會輕易反對任何一種其他意識形態。

      在《老子》一書中,很多地方都體現出多元思維的特質。如老子說到:“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第二十一章),很多事情都沒有定準,都會發生變化。從不同角度理解就有不同的含義。這就是一種多元思維。“大方無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形,道褒無名”(第三章),很多事情表面現象和本質特點有著很大的不同,體現多元變化的特點。“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第二十七章),許多事情往往會角度不同,而發展不同,結果也不同。

      多元思維給我們的啟發就是看問題不要單一,不能線性思維,不能思維僵硬,要看到問題存在的多種方向,看到問題分析的多種角度,看到問題包含的多種內容,看到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看到事情發展的多種結果。有了多元思維的特質,就有了處理問題的靈活與創新。

      總之,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多元思維是《老子》一書的所展示的幾種基礎思維方式,也都是人生思考的重要思維方式,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通過閱讀《老子》,訓練自己的這些思維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自我思維的高度、拓展自我思維的廣度、深化自我思維的深度,最終形成可貴的立體思維品質,從而增長人生智慧。《老子》一書中顯耀智慧光芒之處比比皆是,諸如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逆向性思維等等思維表現,值得研究者繼續深入探討。應該明白,求道修道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要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避免陷入思維狹隘、片面僵化、線性單一的思維誤區。

      第三,閱讀《老子》在於學以致用。

      古聖先賢距今十分遙遠,許多思想於現實而言也不能生搬硬套、立竿見影。但是古聖先賢思想的光輝依然照耀著今天的社會,依然具有著智慧的光彩。關鍵是深刻地正確應用。

      例如對“道”的理解與應用。世界無論怎樣變化,社會無論怎樣進步,反映世界本質與事物規律的“大道”不會變化。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也不管世界怎樣的快速發展、瞬息萬變,認識並感悟大道的存在是永恆的哲學,是所有人一生中必修的內容。每個人不是走在求道修道的路上,就是走在背道而馳的歧途。老子所揭示的“道”,至今仍可以應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至今仍是個人修為的重要內容。

      再如對“无為而无不為”的理解與應用。當我們明白“无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任性妄為,不胡作非為,我們就會謹慎行事,就會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就不會自以為是。特別是對“道法自然”哲理的理解,就會明白順應自然、順其自然的價值與意義,就會遵循自然規律去對待一切事物。還有對“柔弱不爭”的理解與應用。一旦正確應用於實踐,我們就會心靜如水,就會凝神靜氣,就能完成宏大的事業。就不會爭名奪利,就不會智巧心機,就不會逞強好勝。如果柔弱不爭的人多了,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安詳的。

      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實踐中還應該注意處理好這樣兩個關係:

      一是處理好經驗與“超驗”之間的關係。《老子》通篇論道,但“道”看不見摸不著,只能靠感悟。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感悟“道”,老子用了許多比喻、舉例、類比等現實經驗的方式來啟發讀者思維,但這並非道之本義,切不可陷入到這些具象之中。要用一種超出具體經驗、上升到抽象層面的“超驗”來感悟,以這種方式來感知那些難以感知的東西。例如書中對嬰兒、赤子的描寫,就不能是經驗思維。經驗上的嬰兒是無憂無慮,無事無為,天真純樸,稟性自然。但也無知無識,並無智慧。用超驗的思維方式去理解,顯然不是讓成人成為嬰兒,而是暗指成人具有嬰兒般的純真淳樸,回歸的是嬰兒的本然狀態,回歸的是人的本性。因為道即淳樸,道即本性,道即自然。書中提到的“蜂癘蟲蛇弗螫,據鳥猛獸弗捕”,寫的也不是具體的蜂蟲鳥獸,而是暗示社會上各種誘惑的外毒的侵害。其他諸如“无為”、“无知”、“无欲”等等,全書有許多具象與抽象的論述均非字面含義,在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中都不能簡單的從經驗的角度去理解。應該認識到:“超驗”的東西不可感知,只能感悟。

      這就如同哲學上著名的“白馬非馬”之爭。“白馬”是具象,是經驗;而“馬”則是從眾多馬(包括白馬、黑馬、黃馬、花馬,也包括老馬、大馬、小馬,還包括公馬、母馬等等)抽象出“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的,站著睡覺的草食性動物”這一概念性特徵,這是一種抽象思維的結果,接近超驗的思維。在經驗與超驗的對比中,“馬”這一概念與“白馬”這一概念內涵不同,它們的外延也不一樣。從一般和個別的關係看,“馬”和“白馬”是有區別的,“馬”是對所有的馬如白馬,黑馬,黃馬等等共性的概括;各種具體的馬則是“馬”的一種。它們一個是抽象的靠理性思維概括的,一個是具體的可以通過感性認識直接感知的。同時,一般的“馬”只能通過具體個別的馬而存在,離開了具體個別的馬是找不到一個抽象的“馬”的。即使是抽象的“馬”,也還是經驗思維的結果。而“超驗”的感悟,則是對“馬”這一類事物所蘊含的哲理的明白,並不受限於“白馬”或“馬”的本身。所以,在閱讀《老子》一書時,特別是在理解書中所涉及的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時,就需要跳出經驗思維,用“超驗”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其中的隱喻,不可陷入具象的經驗之中。否則,就狹隘了老子的思想,也限制了自我的想像。

      二是處理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有人問:哲學能做什麼?《老子》一書能做什麼?讀了《老子》能解決什麼現實問題?如果必須回答的話,也只能是:什麼都不能做!更不能解決任何眼前問題!或者說,不讀《老子》,你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富有;讀過《老子》也不一定保證能讓你生活得富有。但是讀懂《老子》一定會讓你具有重要的哲學素養。要知道,哲學是思維的學問,而不是技術的知識;哲學態度首先是思維方式,而不是行為方式,更不是具體的行為本身。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葉秀山先生在《哲學要義》一書中這樣談論到:“哲學不僅給你理論的自由,而且給你道德的自由、實踐的自由。這些自由完全是理性意義上的,不夾雜任何感覺材料,不是為吃為喝,為冷為暖。”《老子》一書,所論述的不是技術論,也不是科學論,而是思想論、方法論,是一部哲學著作。它給我們的是理論的自由、道德的自由和實踐的自由。一問到哲學能做什麼?一問到讀《老子》能幹什麼?便陷入功利主義的誤區中。以功利主義思想閱讀《老子》,就很難有超然境界的收穫。

      有人說《老子》一書過於理想,脫離社會現實,很多論述根本無法實現。應該承認,《老子》一書中的確有許多理想的描述,也的確有許多很難實現的論斷。老子的一些話讀起來也讓人感覺與現實不太合拍。筆者認為:正因為《老子》思想中太多的不合世俗,才更應該引發今人的思考:我們離“大道”究竟有多遠?需要明白的是,理想與現實都是人生不能不關注的話題。如果人生過於現實便會陷入功利的泥沼,便會唯利是圖而極易失卻人之本性。人生如果沒有理想就可能會變得庸俗,就可能成為沒有思想、缺乏精神的行屍走肉。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類,都不能丟掉美好的理想,都不能丟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這就好比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眾所周知,奧林匹克精神源於古希臘文明,其基礎是對人的體格力量與健康的崇尚。在古代奧運文化的理念中,有一種理想的追求,包括重視個人價值、宣導合作精神以及公平競爭的精神,是集體育精神、民族精神與國際精神於一身的世界級運動盛會,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戰爭年代甚至用“神聖休戰”來參與奧運的做法以表達對和平的渴望。這些價值觀經過多年的歷史演變已經成為現代奧運的核心價值。特別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以來,奧林匹克精神從挑戰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協調以及追求人的全面發展逐漸上升到追求人類文化的多元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全球思維的高度。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有識之士認識到奧林匹克運動應當超越“爭取第一、超過別人”以及“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要提倡一種更為人性化的、更為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參與比獲勝更重要”。在整個奧運發展史上,民主自由、公平競爭、開拓進取、重視個體、尊重科學等要素逐漸構成了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靈魂與核心。雖然,在奧運發展史上,存在著奧運會過度商業化、運動員過分看重名利甚至濫用興奮劑以及裁判和運動會組織中的諸如假球黑哨、假賽黑分等等職業性腐敗問題,也影響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崇高與純潔,玷污了奧林匹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但是奧運會不會因為這些問題而終止,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理想的追求,奧林匹克精神正在不斷得到世界各國各民族廣泛的支持。在當代人文、生態倫理的交互影響下,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集萃、對話與交往的論壇,成為全球文化交融互補共存的平臺。在同一個時間,世界上眾多國家、眾多民族、眾多運動員來到同一個賽場,在公開公平的原則上開展公平競爭,在各種競技場上進行著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全方位的對話。奧林匹克運動的這種文化多樣性與多元對話已經成為當今全球化時代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特徵,也是人類追求理想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證。

      應該看到,《老子》一書對理想的追求是感人至深的。這並非所有人都能認同、理解並願意實行。現實中,懂得“無欲”、“清靜”、“無為”、“道法自然”之真正含義的人不是很多,能夠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只要有人做到,這個世界就有希望。不同的追求可以分出不同的人群:一類是為理想奮鬥終身,把大道作為終生追求,即使生活慘澹、孤獨避世也要一意孤行、義無反顧地達至人生精神高峰。這類求道者值得敬佩,但現實中並非人人可以做到。再有一類是知道大道的價值與意義,通過求道修道成為明白之人,願意以此來改善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而提升人生之境界。這類人可以擺脫世俗庸俗,堅守自己的本然人性。面對世俗庸俗既能保持自我,又不鶴立雞群;身處世俗庸俗既能和光同塵,又不同流合汙。讀完《老子》能達此境界者更有現實意義。還有一類人讀罷《老子》並不以為然,即使懂得了“道法自然”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意義也仍然是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總也擺脫不了利益的誘惑,總也放棄不下欲望的貪念,最終只能是自有其命運安排。不管怎麼看,對理想的追求態度,表現出一個人是否願意關注自我思想境界的提升,表現出一個人是否脫離了低級趣味,是否遠離了世俗庸俗,切不可輕率對待。

      應該明白,人與動物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動物為眼前的美食活著,人是為了未來的美好而生活。閱讀《老子》,是面向未來的學習,是讓未來更加美好。閱讀《老子》,只能是一種自我修行,是一種自我精神的滋養;只能是一種追求,是一種美好理想的追求。說的具體點也可以是一種認識的提升,再具體點還可以是一種思維的訓練。無論具體還是抽象,最終解決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和人生境界的問題。歸根結底,閱讀《老子》,是為了讓自我的靈魂更加清靜和乾淨。

      歷史上對《老子》的解讀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各有各的道理。再加上任何歷史的事情都有歷史的局限性,論述的觀點和內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並不反對閱讀古代經典的批判式閱讀方式,但我更提倡從虛心求知的角度深入理解其思想,要知道古聖先賢思想的深邃往往不是膚淺思維所能理解,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找到精華也並非易事,千萬不可陷入那種自以為是的批判式閱讀的誤區。我認為,閱讀《老子》,不必拘泥於具體文字的是是非非,也不必糾結於一些章句的獨特解讀。那種對文章的考證義疏,是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的事情。作為一般讀者還是應該重在深入古聖先賢的心中馳騁,重在通覽全書以感悟古聖先賢用字的用意。儘管《老子》一書有許多重複論述之處,甚至顯得稍有啰嗦。但這也許正是作者的用意,就是要在反復的重複中去理解老子所反復強調的東西,就是要在反復的重複中去感悟老子所反復揭示的真理。所以,閱讀《老子》,不能厭於重複,不能自以為已經讀懂,一定要在反復重複的論述中和反復重複的閱讀中細心品味、慢慢咀嚼。

      每個人一生都在變,觀念在變,言行在變,交往在變,甚至性格也在變。只是有人越變越好,越變越回歸人性,越變越能智慧地生活。有人則是越變越糟糕,越變越遠離人性,越變越生活得糾結矛盾。閱讀《老子》並積極實踐,一定能讓你明白自己將變成了什麼樣的人?知道自己該怎樣去改變自己?

      總之,閱讀《老子》,還是用以啟迪人生智慧為主,用以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為主,用以智慧地解決人生問題為主。整個閱讀學習過程就是一個反思後思的過程,就是一個修心養性的過程,就是一個求道修德的過程,就是一個靜觀人生的過程。

      最後,用我2009年第一次去老子故里所撰寫的一幅對聯作為本序的結語:上聯是“乾有始當悟春夏秋冬”(其中“春夏秋冬”既指四季交替,也指生命輪回),下聯是“坤無終應知東南西北”(其中“東南西北”既指四方方位,也指人生方向)。橫批是“道法自然”。

(本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近老子—代序(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