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自律改变不了人生

最近网易新闻的“立下你的2019flag”在朋友圈疯转,观察了这些flag后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写了:早睡早起,坚持读书,拿下xx考试。


人人心里都装着一个自律的巨人,人人都在通往成为“自律人”的道路上,被”不自律“困扰着,一边焦虑,一边努力。

有人说:“不自律,正在慢慢毁掉你的人生。”

可是,你真的以为做到自律就能改变人生吗?



我有一个室友,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写计划。

年末时每个人都在努力立下一年的flag,在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渴望通过自己努力的自律改变一条咸鱼的出身,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她也如此。

于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制定了满满一页的计划,思考着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时间利用得更充分,由于前一年的flag实现情况实在太过惨不忍睹,想抓紧时间机会多弥补弥补,所以在她的计划上看到了这样的东西:

1.每天7点前起床,12点前睡觉

2.每天读两个小时书

3.好好学英语,坚持每天早上学习2小时

4.减肥瘦10斤,坚持锻炼身体

......

起初的几天支撑她的是那满腔的激情和热血,再过几天,热血消失殆尽,支撑她坚持的是少的可怜的意志力。

终于到第十天,她倒下了,在早睡早起的道路上一倒不复起,一睡不复醒。

自律确实能一定程度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至少我的室友在第十天之前没有抱着手机从早看剧看到晚。



如果我的那位室友是通往“自律人”道路上的初级选手,那么我的另一个朋友可以算是高级选手了。

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起床,带一本英语书到学校的湖边练习口语;

晚上12点睡觉——哪怕晚上睡得晚第二天依然能够早起;

常常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学习的时候不玩手机,用forest种树;

注重时间管理,她的时间是以十分钟为单位的,不管做了什么都记录在本子上;

走路的时候都在回忆复习今天学过的句型和背过的英语单词;

玩手机只刷知乎的利于学习的回答和ted演讲,每天都在想怎样更充分的利用时间,并且在一天结束后计算自己学习的时间。

坚持健身锻炼,回到寝室也会拿起自己的吉他弹奏一曲。

看到这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或是羡慕她的自律?

早睡早起,时间管理,锻炼身体,读书学习...这里的每一项都是一个自律人的自带标签,仿佛做到这些就真的做到了自律,就能快乐,改变人生。

她做到了,可她依然在原地踏步。

她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的运转着,终于有一天再也受不了,倒下了。

开始质问自己:自律有用吗?怎么别人那里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了我这里就一塌糊涂呢

又开始怀疑人生,可能人与人本来就是有差距的吧,我就是做不到通过努力和自律改变人生,我的人生就这样了。



其实,并不是自律改变不了人生,而是没有选对努力的方向。

真相是,自律的面具下是逼自己和虚假努力堆砌起来的满足感。

她只是为了早睡早起而早睡早起,为了记录时间而记录时间,为了健身而健身,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

只是因为,这些都是看起来对人生很有意义,大家都觉得对的事情,所以去做。

正在读文章的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

起床的时候很痛苦,读书的时候想着快点读完就可以打卡了,记录时间的时候看到一天又学了7个小时仿佛又有了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的错觉。

可是你心里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那一个又一个的标签本身都是对的,可是只有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才能赋予它独一无二的的意义,这个时候的努力和自律才是能够改变人生的钥匙。

如果你感到痛苦,说明你的努力用错了地方,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假自律”的怪圈中。

自律是痛的,可自律不应该是痛苦的。

自律是有条不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一味追求一种仪式感和形式。

自律不是目的,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自律不是在你生活中建一座壁垒,而是找到最舒服的方式与世界和平共处。

下次感到痛苦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2019年,愿你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用自律的方式改变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的自律改变不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