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备考60天】Day16

️️✅《小欢喜》有关孩子出现心理危机信号的部分:

主要说英子的部分:经常失眠,睡不着就起来备忘录录音,一开始说自己没有什么新年愿望,表现出对生活的绝望;有时候是失声痛哭,情绪崩溃;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神情恍惚,逃避疏离。

✅再次阅读《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第二章、第三章

✅群内讨论“生活中见到过自己或他人孩子出现心理危机信号吗?”——我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但是看到群里有一些小伙伴讲的故事,觉得原来这些需要帮助的出现心理危机的孩子原来离我们不远。

✅“发现了青春期孩子出现了心理危机信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书中其实给出了非常多专业的建议,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给出了详尽的专业干预方法。其实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心理有点不是滋味儿。看这次备考的教材才知道,其实国家早在99年就已经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在2006年就已经把实施素质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教材中提到的素质教育,无论对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高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看今天的教育体制,真正实施和普及素质教育了吗?太多的纸上谈兵有时候挺让人沮丧的,教育者们费尽心思无非就是背诵了这些概念,根本无从实施和无从执行的话,意义又在哪里呢?就像今天我们在学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这件事,我们知道了,真正能用到做到的又有多少?靠我们无名之辈的一己之力能挽救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只有上升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的推动,才能大范围去有效实施。说起来多少有点悲观吧!想来想去,还是积极推动更多家长们重视这个问题算是自己稍微能做到的一点小事。

说两点除了书本上讲到的干预方法,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了一点体会吧!我自己就是在青少年时期经历过亲人去世的,当时爷爷和妈妈在短时间之内相继去世,不仅仅是对于我,对于我的弟弟妹妹我的爸爸奶奶,就是整个家庭来讲,都是一次比较大的心理危机。现在回想过去,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里面,奶奶几乎是每天都会在我们面前呼唤我逝世的妈妈,说她狠心抛下我们,有时候甚至是哭天抢地的。爸爸也动不动就会说,应该把我们这些孩子全部都送人,这个家就散了。一年以后我后妈进门了,我们小孩和后妈之间经过了一两年的激烈吵闹后来慢慢懂事就关系一点点和谐起来,但是和爸爸的感情却越来越有隔阂,沟通甚少。我一直在回想,在我奶奶还有爸爸那种极度悲观消极的人生观里面,那时候爷爷妈妈,尤其是妈妈的去世虽然也给我们小孩带来了不小的伤痛,但是为什么不至于留下心理的阴影甚至疾病,我觉得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小孩子之间那种彼此情感的相互支撑。当然还有另外的2个原因,也是我从《小欢喜》里面得到的启发,一个是我觉得爸爸没有像电视剧里面的大人那样把慢慢长大的我们一直当小孩儿,什么时候都要瞒着都不说,有时候家里的情况也会让我们知道,让我们有参与感。让我们在危机当中也逐步培养出一种对于家庭的责任心,这份责任心其实是我们面对心理危机的一个推动力。另一个就是本身爸爸在教育方面也不太懂,但是因为不懂,反而给了我很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不会像宋倩一样,逼得英子完全喘不过气来。其实宋倩在英子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也非常紧张和呵护着,但就是这种过度,我感觉反而加重了英子的情绪和回避。因为她无法喘息。所以,假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永远相信人在任何阶段任何时候内在都有向上向好的资源”成立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能留这点空间给孩子们去挖掘自己内在的资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资备考60天】Da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