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

            读书小记2019.9.29

喜欢读书,源于想见识更多的人生体验,源于因对周遭事物的不认同而产生的探索与追逐,源于虽已不再年轻但还幸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源于这古往今来的大千世界着实令人着迷,源于在大千世界滚滚浪潮中留一颗安静的心。

时常感叹于世界的浩大与深邃,古今中外,文史哲、自然、社会、生物、天文、理化……等等等等,知识之广之深令人着迷神往,然而无论何人,都不可能全然获得,即便是头上挂着无数封号的各种名人大家,在这浩瀚知识海洋,也只是获取有限的几瓢饮。大家名人尚且如此,我等普通大众无需多想,只管跟随自己的心,去阅读,这不是任务,不是强迫,着实是一种享受。

我个人更偏爱读文史哲和教育、心理学之类的书,近些日子读的主要有《汪曾祺散文》、《明朝那些事儿》、《山海经》、《青铜葵花》、《草房子》《呼兰河传》、《身边的逻辑学》、《给孩子的古诗词》、《篆刻十五讲》、《舒克贝塔传》、《自在.独行》、《穆斯林的葬礼》、《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很喜欢读汪曾祺的作品,其行文幽默、简练、流畅、自然,像是家里的一位老者坐在你面前讲美食、讲植物、讲昆虫、讲故事,更为可贵的是,透过他的文章总是能发现幸福发现美,能看出汪老就是这么一位即便是犄角旮旯也能发现美的人,与其说喜欢汪老的文字,不如说喜欢的是汪老那任处何时何地、不管遭遇了什么打压都随遇而安,仍能乐观品味生活的人生态度。

图片发自App


初读《草房子》是因为看到曹文轩在“朗读者”上阅读了其中的片段,后来又读了《青铜葵花》等,这些作品被划分到儿童文学类,其实我觉得同样更适合于成人。曹文流畅,优美,我却总能读出悲凉,压抑,处处透出人性之美、之光,也能看到生活的艰难以及面对困难的不服输,或许这些恰恰是成人读了感触更深。童年时期书籍的极度匮乏使得我现在依然会爱读诸如此类的儿童文学,比如还有郑渊洁系列,也正好带领孩子一起读。

《活着》这本书里描述的情节比电视上更有冲击力,印象最深的是富贵的儿子并不是电视上改编的被墙砸死,而是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鲜血流尽而亡,活生生的人吃人,到最后,富贵身边媳妇没了,女儿没了,儿子没了,女婿外甥都没了,真真让人看不到一丝丝生活的希望,充满无限的绝望。看透了了生活的本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富贵是切实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后,依然热爱生活。

零碎时间翻阅《山海经》,讲真,没读出所谓的神话故事,我觉得充其量算是介绍山上的各路神仙长相以及祭祀相关。真正觉得震感的是我家门口的沁河竟然在《山海经》中有记载,从小到大看着这条河,但是村里人没人提起过它的源头在哪里,又归向何处,只是隔几年发一次大水抗洪时,大人们说这是山上放水了,直至今竟然是在这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书上,弄清楚了它的源头和归向。这才感受到《山海经》的鲜活和生命。

    ……

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读书的阅读面儿比较狭窄,不够广泛;阅读时间还是不够多,要尽量少看手机,否则时间白白流掉又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阅读方法也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式有待摸索。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