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从苏轼谈起

    1987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提到一个奇怪的语文现象: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2019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32年,语文课的诟病仍不绝于耳。

    其实语文水平不过关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过于重视语文成绩,过于注重机械习题的训练,而忽视文化内涵的传承。

    语文课,不能没有文化教育。近两年,总是听到这样的理念“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这个概念在语文老师的脑海中模模糊糊的。我想所谓语文味,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传承。我想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为例,说说自己的粗鄙见解,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图片发自App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文化味可体现在:一是由苏轼与月的不解情缘,开展群文阅读,学习传统文化。在教学这一课时,老师们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月色入户的入字怎么理解?学生答:映入、射入、进入……月亮在这里是拟人化了,像苏轼的朋友一样进入他的家里。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骚人的孤独寂寞,主动与他作伴。学生对于苏轼这位“天上的知己”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的,不深刻的。对于苏轼来说,月亮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他一生写到月的诗词就有500多首。明月是他与朋友真挚友情的象征“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明月是他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是他内心孤寂的写照“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蝶恋花·密州上元》;明月还是他对妻子的无尽思念“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明月的文化形象,在苏轼的笔下不断丰富起来。如果能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时,指导与月相关的课外阅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知识的类比迁移中是不是可以提升呢?


图片发自App



    二是学习苏轼的处世哲学。如果说理科的学习是为了改变世界、撬动地球,那么文科的学习就是寻找自我、获得内心世界的成长。“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无一字含月,却无一字不是在写月,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竹柏倒影的淡雅宁静,一池春水的静谧空明,水草摇曳生姿,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适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激、疏影摇現、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是怎样一位诗人能看到如此空明澄净的美妙世界呢?恰恰是那位刚刚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又遭贬谪的苏轼。我想苏轼的幸福哲学用一句话概之:享受生命的片刻美好,化苦难为不朽的诗篇。

    回到语文教学的问题上来,今日读苏轼,既在读他的真、善、美的文字,自由、洒脱、自在的性格,更在读他用阅读与文字成就的人生和中华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教育,从苏轼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