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hatGPT日趋成熟后,可以优先解决的几个日常小问题

现在ChatGPT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国内很多大的公司例如百度、京东等也开始拥抱新技术,推出自己的应用场景,但可以想象到的是,他们必定利用这个新技术在巩固自己的现有应用场景,比如某些客服,你都不用想,以后你想接触到真人客服的机会肯定是更少了,遇到问题想要解决就是机器人,机器人真的能帮你解决问题吗?

所以我想,其实利用这项新技术,大公司更应该有所担当,开发出一些能解决我们日常生活小问题的场景应用,以下便是我想到的可以利用ChatGPT技术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些场景。

目录

1. 面试题库

2. 智能闹钟

3. 老年人陪聊

4. 帮助医院老专家

5. 总结


 

1. 面试题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一个职位所面试的100个人中,其实有95个是可以进来正常工作的,他们做基本工作的能力没有问题。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却有95个人过不了面试。

国内ChatGPT日趋成熟后,可以优先解决的几个日常小问题_第1张图片  

所以,利用ChatGPT数据学习的基础能力,更应该朝着不断丰富化,内卷化,思维化的目标去维护一个面试题库。比如很多人面试的时候会发现,你记了N种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面试官问你项目经验,你说了解决方案和在项目中的应用场景,他又问你某一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你又回答出来了,他开始问你个性化方案。有时候你感觉已经回答的无可挑剔了,他却掉过头去和领导说这个人不行。

总之面试官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欲壑难填的动物,有时候你看他像人,有时候他又不是人,像一条吐着舌头的大狼狗。所以,这么难以满足的动物,我觉得ChatGPT或许可以经过高深的数据学习去制服他,当然这条路肯定要走很远,在研制出来之前,也许你拿着桌子腿或者砖头去面试也会有用的。

 

2. 智能闹钟

多年来,我一直都觉得闹钟应该进化一下了,有多少次设置了N个闹钟,最终还是在一次次的按停后,最终还是迟到了。症结点在于第一次就应该被叫醒,而第一次没有被叫醒,完全是因为这个闹钟不够智能化。

国内ChatGPT日趋成熟后,可以优先解决的几个日常小问题_第2张图片  

所以利用ChatGPT优秀的人机交互功能,完全可以将闹钟再升级,例如你前一晚深入思考的某个算法题始终没有想出来,智能闹钟可以帮你朗读一段算法题,让你可以立刻清醒起来,原来我是这里想的不到位;再比如你前一晚写PPT写到很晚,到最后还是没有思路,这个时候闹钟不再是滴滴滴的声音,而是朗读一段励志文章,让你打气精神赶紧起床,继续勇敢面对生活;

既然是智能的闹钟,那么他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根据你最近的心情,最近的天气再起到闹钟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提示你今天出门是否需要带雨伞,明天是七夕了,提醒你今晚一定要加班,假装忙的忘记了节日,这样明天就能节省掉5块2毛1分钱。 

 

3. 老年人陪聊

今后老龄化一定会越来越严重的,而老年人的一个问题就是子女不在身边,很孤单,而这也恰好可以利用上ChatGPT人机交互的优势。

国内ChatGPT日趋成熟后,可以优先解决的几个日常小问题_第3张图片  

你要说老年人缺人跟他聊天吗,当然不是,公园里,网上多的是,但他们有时候更想要的是和子女的沟通,但子女一来比较忙,二来子女们有了自己的圈子,很多时候顶多就是回家看看,吃顿饭就又走了,更多的时候子女也知道应该和老年人多聊聊,帮他们解解闷儿,但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说什么。

所以,ChatGPT可以利用自己优秀的数据学习能力,去学习子女的一些说话习惯,一些日常生活,恐怕模仿说话声音和说话方式就是最基本应该去学习的一项。然后再不断学习后,利用老人和机器人的人机交互,老人们可以和机器人对话,诉说一些日常的话,每天去给老人送去安慰。久而久之呢,年轻人也可以再这些交流中去发掘,自己的老人有没有什么生活需求,想跟自己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或者是他们有没有一些想法,慢慢的去通过这种方式去拉进原本有代沟的两代人。

 

4. 帮助医院老专家

之前去医院挂专家号看病,等待时间总是很长,最近通过对ChatGPT的了解,我觉得会有一些帮助。

 国内ChatGPT日趋成熟后,可以优先解决的几个日常小问题_第4张图片

我记得有一次挂号,想着挂一个老专家的号吧,毕竟是专家肯定看的好,心理也放心。我记得那天很早就去了医院排队,差不多这个专家看一个病人平均半个多小时吧,我当时想着还不错,一定是望闻问切功夫做的足才花的这么长时间。

终于排到我了,我记得我是那个上午专家号的7号,那个时候已经是上午快12点了,一上午的等待,总是听见人们说没病的也得熬出病来。等我进去以后,是一位老专家,带着度数很高的眼镜,他说让我坐下。我忐忑的坐下,他就开始问我姓名,年龄,问我症状几天了。我说大概是从周三到周五了,他又问我症状几天了,我说差不多两三天吧,他又问我几天了,我说三天,于是他头也不抬的开始打那个“症状持续三天”,之后就是看见他输入zhenzhuang,然后看着不对,删了,又输入zhenzhang,估计看着还是不对,删了,只见他把眼镜拿起来放下,上看看下看看,我说这块好像少了 g ,是症状,他最终把症状打上去了。然后又问其他的,嗓子感觉怎么样?是否拉肚子?哎呀,整个过程中,他两根手指打字很感人,而且那个键盘眼看着按下去就要上不来那种。最后让我啊,我就配合着老专家啊了好久,他又回去打字去了。全程下来,望闻问切时间很短,我就看他在那里专心的打字呢,而且朝阳医院那套系统,有时候就看他找按钮也得找一会儿的。

其实做为大夫看诊,最重要的不就是望闻问切,诊断,开药嘛,反正那一次体验特别不好,也不知道老专家是不是就那一次打字不熟还是常年这样。是不是可以把医院的系统加入ChatGPT呢,大夫更专心的看诊,等看完之后通过ChatGPT优秀的交互功能,交给系统指令去完成一些事情呢。

 

5. 总结

最近看到已经有更多的大公司开始追求新技术,开始利用ChatGPT,这是件好事,但不知道有多少团队又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天天吹嘘自己利用新技术达到多少创新,节约了多少能效,但最后又有多少用到了我们普通人身上呢。比如某公司客服系统开始加入ChatGPT了,你看着吧,以后遇到问题没有真人,全是机器人,让你一遍一遍的听,却无所适从。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毕业解疑,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