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长看得见

图片发自App

本学期伊始,我被安排教八年级1、2班的语文课。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连续五年奋战在毕业班,各种忙碌、焦虑交织,身心疲惫。总算可以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教学瞬间,与学生一起成长。

可是,当我上了两节课,才发现自己高兴地有点早了,且不说成绩如何,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无论如何“千呼万唤”,孩子们低着头,最多有一两只小手羞涩地躲在书丛中;读书和回答问题时,不用普通话而且声音小得像蝇子嗡嗡;学习态度不端正,每周一个作文大部分都是上网抄,有一次2班甚至有十几个同学集体撞车;表达能力差,回答主观问题时基本都是一两个字搞定。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课时,我先展示托翁的巨幅肖像,让同学们自由描述,意在与文中语言比较,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但是学生只能这样描述:“他的眼睛——大(凹),鼻子——高,头发——多(乱)”,令人哭笑不得。

最为尴尬的是和丹老师交换上课,在给学生做好充分思想工作之后,我说,课堂上一定要和美女老师积极配合,学生们也一呼百应。可结果是,举手者稀稀落落,回答者声若蚊蝇,在一众听课领导老师质疑的目光下,我仓皇而逃。

该如何摆脱这种窘状?看来是该动一番心思了。经过几多千回百转,我在工作中开始了如下探索:

一、操场拉练树信心。我先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利用早自习把学生召集到操场,让他们昂首挺胸,面对空旷的操场,用普通话大声读书、背书,用集体的力量互相感染,传递,推动,这极大地树立了学生信心,使他们态度庄重、声音洪亮,用普通话流利表达。

二、走上讲台见真我。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胆量,我利用课前3--5分钟,让两名学生上台推荐精彩语段,并分析推荐的理由。实行1+1的形式,即先选择前十名,第一名和第十名一组,第二名和第九名一组,以此类推。这样,两名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期末,这项活动已进行了三轮,参与活动的学生也扩大到了班级前30名。活动中不断规范,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由讲到评,学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扩大了积累,收获颇丰。

图片发自App

三、扎实阅读修内功。保证每周每班一节阅读课不动摇,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我先到阅览室选书,选精品文,然后统一发放到学生手中,阅读时分指定阅读篇目和自主阅读篇目,师生共读,分享感悟。由学生积累、摘抄,最后学生交流,推荐美文美段,熟读成诵。这样的阅读使学生心里放松,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中,得到书香的浸润。

四、评改作文强素质。对于作文,一直是我语文教学的软肋。本学期,仍然是以课本为依托,穿插写作方法的归纳引导;每周一篇作文练笔,推荐学生优秀习作;两周一次大作文。对于作文的评改,我先全批全改做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后尝试每班组建七个“作文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批阅;作文由老师根据作文水平分上中下三等,然后平均分配到各组;每组经过评判推出优秀作文,每次批阅老师总览全局,选出优秀小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五、手抄报中显成果。积累摘抄是为阅读留痕,是对知识的深加工。我利用积累本不仅让学生积累优美句段,名言故事,更让他们分专题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如我们分别举办了《献给老师的歌》、《献给祖国的歌》、以“重阳节”和“中秋节”、“阅读”为主题的手抄报等,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爽心悦目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片发自App

六、课堂教学展魅力。语文教师的灵魂应始终在课堂。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有很多课文都很陌生,因而单凭习惯授课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深入文本,挖掘可利用的资源,让语文课堂凸显魅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真正的走近语文,走进语文广袤殷实的土地,从而找到自己精神之根。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变了,他们正在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模样!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的小手也能瞬间骄傲地举起来;提醒“声音大点”“请讲普通话”的时候越来越少;作文偶尔还有同学在抄,尽管写的还不尽人意。看,刘森,原来因不会说普通话而拒绝回答问题的男孩,现在,在台前侃侃而谈,妙语不断;李澍,回答问题搔首弄姿忸怩作态的小男生,终于亮出了男子汉的本色!还有鬼精灵的王亦城,也雀跃着说:我能行!还有白面三郎杨景胜和小可怜嘉昊,终于向不交作业说“good bye”了,还有……

但是,还是有不足和遗憾的地方,比如个别同学学习习惯并没有真正养成,存在书写差、爱跑神、不主动回答问题、作文水平不高等情况,这都留待下学期进一步规范。

总之,本学期,行走在语文教学中,充实而幸福。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欣喜,愿2019我能更加努力,更加踏实稳健地走好每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成长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