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上)

文:姚欣然、金兆丰

编:金兆丰

“后现代”这个词可能现在大家会经常听到,但是它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来做一个比较科学精准的界定。

post modernism这个词的源头实际上起源于神学、社会学。“后现代”这个观念主要起源于对神学经典的一些解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神学经典的含义是由特定的人解释才能够成立的(这里含有一种话语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大家越来越发现这种单一化的解释并不可靠。于是对于同一个神圣的文本的解释慢慢开始出现一些多元的声音。后现代的理念从这种多元诠释学这个创造性诠释的角度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社会学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可能未必能够那么简单的做一个好与坏的区分。比如:城市的生活与农村的生活和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等只有类型不同而并没有好坏之分。

较早期现代主义(区分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会倾向于用一种进步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可能城市相较于乡村会被视为是更加进步和开化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相较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是更加有教养的。但社会学研究发现,如果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这些生活方式,很难得出城里人的生活一定比农村人生活得更幸福这个结论。所以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研究越来越看到不同生活样态之间不同维度上的比较,以倡导更加多元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想的转变在建筑上也有体现。

例如,现代主义的建筑学设计有某种共性:要追求方方正正的平衡感,要追求这种规则的美感。但是现在大家会看到很多很神奇的建筑,它们的形状可能会非常不规则,而且它也不完全是按照那种几何的形状去去设计的,它会有很多形状的这种变化,有的时候也不见得很平衡,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那么像这样的一些建筑设计就要去体现那种打破单一化的规则这样的一个理念,即后现代设计的一个特征。

如果按照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去做的话,全世界的建筑都会越来越接近,你在美国看到的大楼和在中国看到的大楼和在印度看到的大楼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都是那种方方正正的那种那种立方体。像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会让人感觉到非常乏味;那么后现代的这个理念就会让人去看到不一样的美,这种设计很有审美体验,且保留着一份独特。

从介绍神学、社会学和建筑学的这个特征,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后现代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去追求多元价值,去追求差异性,去追求那种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有它的思想源头。从思想史上来看,就是“后现代”对启蒙时代的那些范畴的重新审视。我们在启蒙运动以后这种现代理性逐渐主张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部分“真理”观念会去抹杀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而去强调它的普适性。

相比之下“后现代”思想家们慢慢发现这些普世的观念可能有一些问题。也就是说,还是要去看到不同的国家、民族、个体甚至家庭他们的独特文化特征,那么我们用这样一个理念去看这种传统观念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做一个重新评估,也许它是对的,但是它对我来说有用吗?

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科学研究,但是没有用!

所以后现代的理念关注的焦点就从那种客观性、真理性转到意义、价值和可适用性,这个算是观念的转向。比如我曾经看过一篇科学心理学的论文研究男性的攻击性,他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就是看这个男性站立小便的时间与他的攻击性人格之间的相关性。

这个研究乍一看好像确实很有意思,可是这个研究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有什么用呢?

在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中,我们会看到有很多研究花了很多钱很长时间去证明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这样的研究对于个体来说对于社会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其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当我们在启蒙范式下可能会想,这样研究的不见得马上会有意义,但他是在陈述一个真理,它是求真的!而后现代的理念则会去强调虽然“真”很重要,但是“有用”可能更重要。所以“后现代”关注的焦点就从那种真理性转到对个体的适用性上面。

后现代的理念在这个思路之下会表现出一些特征和立场。比如它会比较反对那种“本质主义”的取向;比如老师在学校里跟我们讲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了善良的举动,举动本身并不重要,而这个举动背后的那种善良的属性,人格的属性才是最重要的。“本质主义”会认为表现在表面上的现象都是不重要的,决定着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假如我们对一个人的判定是不善良的,而他正在做善良的举动,这时候就会因为我们假定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而否定他所做的善良举动的意义。平心而论,即便是一个所谓“邪恶”的人,他的善良举动依然是善良的。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这是没有差别的。一个恶人和一个善人去做一个善良的举动时,它的效用是一样的。

我们从文学/影视作品中会看到一些这样的主题引起我们的思考:可能人的本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实际上呢?很多时候善良的人也会做邪恶的事,邪恶的人有时候也会做善良的事。后现代的理念是就事论事,你不要老是去讲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你透过现象看到的那个未必就是本质,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现象。或者只是在不同的时空点上的现象罢了。

我的观点:现象本身是我们要回到的认识的源头。如果我们一味的要透过现象,我们可能会错过了认识的重要内容。

在心理咨询里,传统的心理治疗技术和理论都会提醒我们怎么去透过来访者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去看到他的一些本质特征,这个是后现代心理学不取的一种态度。“后现代”心理学会主张你所看到的即是你能够看到的一切,如果你透过这个现象所看到的,那只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现象。

另外一个“后现代”的特征就是——反对结构主义。所谓“结构主义”的观念,就是主张我们有一种结构可以用来涵盖或支撑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可能教过我们这样一些本事和技能,就是我们要去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去总结它的中心思想。

可能你还记得中学的老师教给你的总结中心思想的方法,然后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就会按照那个方法去总结。可是我想表达的是,你根据老师教你的方法所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吗?

曾经有人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节选去采访原文作者,提了一些老师出的思考题,想问作者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的心路历程,结果却是连原作者都答上来,这是不是就是对那个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的一种扭曲呢?

再举个例子,我们看古代诗人写的一首诗,我记得语文老师一定会跟我们讲这首诗表达了爱国主义,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等等等等之类的话。但其实,有时候诗人写诗只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不平的情绪,如此而已。

这就提醒我们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去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同时,可能会错过这个现象最有血有肉、最有趣味也最有用的那一面,在这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特别看重现象。

正如刚刚文中提到的,透过现象看到的可能还是现象,那么我们不如就回到现象本身好了。因为一切显现出来能够呈现给我们的,我们观察到的都是现象,甚至连观察者本身也是现象。物理学上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当我们去测量一个测量对象的时候,我们的测量行为会去改变那个测量对象的行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我们在客观的去测量某一个现象,而是我们的测量创造了一种现象。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界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我们的来访者来到咨询室做咨询,他会向我们呈现他的生活片段,可是他在向我们呈现这些生活片段时,他又会根据心理咨询设定的特征去呈现。来访者在咨询室里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他生活的全貌,而是他为了心理咨询而做了编辑后的结果。

来访者会对他的生活进行选择并进行有意义的编辑,然后把它编成一个适合在心理咨询场景里讲述的内容。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我们应该都有这种体会:来访者在他跟别人讲述自我经历时的内容,和他跟你讲述他的自我经历时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曾经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来访者,他是带着诊断来的,然后在咨询室里有各种表现,情绪低落,在咨询室里哭的稀里哗啦的。但在结束咨询出了咨询室以后马上就给他的哥们儿打电话“某某某我已经订好了一个房间!我们去吃麻辣香锅,那个地方可好了!”他的声音很大,声音里还透着一种快乐的情绪。留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走廊里思考:究竟是在咨询室里的那个他更真实,还是在楼道里讲电话的那个他更真实?

后现代会比较看重文本,文本在后现代语境里边儿不再只是指的语义的文本或者是文字的文本, 文本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有时我们会说每一个老人都是一部厚厚的书,我们可以去读他的人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在把这个老人比作一个文本。“文本”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比喻一切有意义的,有组织的这样的一个语义结构。所以每个人其实也是一个文本,就一切我们可以去观察和阅读的对象都可以叫做文本。

我们在试图把一个理解的对象比作文本的时候,会保持着一种对他的陌生化的距离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过度的将我们的人生卷入到我们阅读的对象当中去。这就好比你去读一本书,你不会觉得你可以去改写那本书,因为那本书它有它自己的结构。我们去读来访者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将对方比作文本的态度的话,就有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我们会用我们的理论去改写来访者的人生。

我们传统的心理治疗流派会对人性有一个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人性的主张就会描绘一个在那种框架或者理论下最完美的人生应有的样子。我们在咨询和治疗的过程当中就会在无意中尝试把我们的来访者变成我们希望他成为的那个样子。这样一来,就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风险:我们治疗的并不是把来访者变成他想要成为的样子,而是把他变成我们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网上有一个笑话说的就是有一个来访者,做完咨询以后成为了给他做咨询的咨询师的样子。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你在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心理咨询呢?就是当你发现你的来访者说的话跟你说的话很像的时候,你就可以结束咨询了。那换句话说,他其实就在主张等你把他治好了,他就变成你的样子。

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学了很多的疗法,我们可能自己都未必能够做到我们那个疗法所声称的那种完美人生的样子,那为什么我们要把来访者炮制成那个样子呢?这就好比有一个人来向你寻求帮助,他来向你问路,然后呢,他想去某一个地方,可是你不是很关心他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你心里边儿有一个目的地,然后你把你要去的地方告诉了他,然后他就按照你的指导走到了你想要去的地方。那你觉得这个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种帮助吗?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PROFILE

姚欣然

行为激活咨询师

助理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跨临床与亚临床群体心理健康研究中心(Centre for Transdiagnostic Mental Health Research)在读硕士,全国社区心理援助(潍坊)中心心理咨询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