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3版)刘称莲63个笔记

01 生活 越玩越出色

>> 玩物并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 失败乃成功之母”,“输得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输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得起。

>> 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

>>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时扮演家长和同伴的角色

>>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并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 那么在孩子的塑造期,就尽可能多地让他接触大自然吧

>> 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与瑰丽奇绝的美永远在那里静默着,只有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去感悟,感受才会深切。也只有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孩子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 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去感知它的美妙。这么一个体验快乐、锻炼勇敢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 人生有许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和忍耐才能达到目的。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做事坚持到底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在进行多年的跟踪实验后证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而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就会出现某些偏差行为,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等。

从小运动好处多

>> 运动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增加自信,提升他在群体中的人气,拉近和同学的关系,运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协作精神,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呼朋唤友好人缘

>> “缺少同伴比考试不及格更加可怕”,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讲过,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孩子的成长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而与人交往的能力更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02 阅读 泡在书海里

>>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 希望所有的家长无论身在何处,也无论条件如何,都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做读书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读好书,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让人更加担忧的是,因为阅读贫乏导致的知识贫乏,影响的是整个国民的素质。

>> 实际上,除了考试之外,孩子心灵的滋养、情操的熏陶、知识面的扩展等,都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支撑。市场可以功利化,但我们家长却要从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让孩子读那些真正能帮助心智成长的书籍,而不是只盯着教辅类图书。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 相对来说,读书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外活动方式。它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孩子在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换成图画和影像,这种转化实际就是一种再创造。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孩子在专注于一本书的时候,是可以废寝忘食的,而且会对书中情节不自觉地进行记忆。也就是说,整个读书环节,孩子锻炼了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 小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毕竟书里的世界很新奇,可以满足孩子天性里的好奇心。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只有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慢慢培养起来。而且因为家里到处都是书,孩子被书吸引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只要孩子喜欢上读书,电视和电脑对他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 面对求知欲无比旺盛的孩子,做家长的就是知识再渊博,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问题。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为孩子准备几本工具书,以便在孩子问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时,能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刨根问底的探究,好奇心被满足了,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同时,成就感也被满足了。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成就感的满足,正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法宝。

>> 为小学生选择工具书时,应该考虑到可读性和趣味性,这样的工具书不仅可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使用,平时也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材料。总而言之,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内容和风格是否适合孩子的口味,并且尽量选择纸张质量好一点的、看起来很舒服的工具书。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 12年前,扎着“朝天揪”的我跟随爸妈来到北京,第一个落脚点便是101中学门口这座小院。租下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开始了与从前在老家完全不同的生活。从那时起,小院这一方天地,成了3岁的我的乐园,每一个角落都印着我奔跑跳跃的影子。古旧的院门,砖瓦堆砌成简单的几间小房,院中枣树、椿树、杏树相互掩映。这个小小的院子,深埋着我数不尽的快乐回忆和那一段单纯天真的童年。

>>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好比为孩子安装了一台发动机。

>> 女儿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处在班级中上游,到高二、高三的时候能够脱颖而出,最终考入北京大学,我感觉就是因为她从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知识,最后达到了厚积薄发的效果。

妈妈的“下水”作文

>> 从女儿的第一篇作文到高中所有的文字,包括日记、周记和随笔,我都一一珍藏了起来。她上高三的时候,我和先生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印刷成书,取名为“缀叶集”,并在她的成人仪式上作为成人礼物送给了她。捧着凝聚着爸爸妈妈的爱心,并见证着自己18年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成人礼物,女儿拥抱了我们,感动得直掉眼泪。

>> 有一次听被称为“中国蒙氏教育第一人”孙瑞雪的讲座,她提到在她的学校里,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就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作文的。他们的做法是孩子讲、家长写。孩子给家长讲一件事情或者口头描述一个人,家长要一字不差地把孩子讲的东西写下来。孩子讲完、家长也写完以后,家长给孩子朗读刚才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作文,让孩子感觉是否还需要修改。如果孩子觉得需要改,家长就听从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之所以让家长写,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有许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这样“写”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再脱离家长,自己去写作文。孙老师说,她学校里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都情意真切,生动感人。

03 学习 学习是一颗糖

>>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耐心等一等初入学的孩子

>>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就正处在学习生涯的蹒跚学步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对他来说都是新的,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养成,许多欠佳的表现都是因为学习陌生内容所带来的困难所致。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写字和算术,写字慢、考试写不完,甚至记不住学过的内容,这些都是很多孩子的正常表现。也许有些同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好一些,但那只是因为孩子各不相同,并没有好坏之分。

>> 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初入学的这一阶段,家长既是教导者,也是陪伴者。前提是:家长要以接纳和爱的方式帮助孩子。

>> 亲爱的家长们,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让孩子去学习的,他怎么可能一进学校就什么都做得很好呢?人本来就该在学习中不断犯错、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慢慢长大。所以,请把孩子的一切表现都看作是成长中的正常表现,耐心等一等他吧!

呵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家长把孩子送去上学,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到本领,将来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比一时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其实,小学的功课并不多,只要孩子能跟上并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就足够了,而对学习保有兴趣则会让孩子持续想要获得知识并最终拥有生活的本领。因此,在孩子上小学阶段,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不断激励,成就孩子的自信

>>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孩子来说,当自我价值感被满足了,他便很喜欢去做某件事,而成人的不断认可和夸奖,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我很强大”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自信的感觉。

好心情是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 一时的好心情,对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而持续的好心境,则可以让孩子持久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所谓“心境”,通俗一点说,就是指一个人持续很长时间的某种心情。对孩子来说,能有持续的好心情,每天都处于高兴的状态,他学习起来就可以全心投入。而要让孩子有一个好心境,和谐的家庭关系更加重要。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 学习习惯包括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以及课外阅读等,这些习惯一旦在孩子10岁之前养成,对他后面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千万别等出现问题了才动手。

>>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好比天生的一样自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涯非常重要。

>> 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而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需要90天,也就是3个月。要让一个习惯固定下来的话,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3个月。而且这3个月最好不要反复,如果反复多了,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孩子习惯的养成其实是对家长耐心的一个考验。家长这关过了,孩子的那关也就过了。

>> 所谓“专时专用”,就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做特定的事情。比如,我们和女儿商量,晚上7:00—7:30是写数学作业的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就专门用来写数学作业,在这半个小时里不许出屋晃悠,我们也不去打扰她,不给她送水果、送水等。如果她有不会的问题,先留着,等这科的作业全部写完了,再问爸爸妈妈。一科作业写完以后,可以休息一会儿,换一换脑子,再开始写另外一科的作业。同样,在那段时间里只做那一件事情。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很重要,孩子也会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因为毕竟在学校里上课期间和考试期间没有家里那么自由,不允许随便上厕所和做其他事情。孩子小,只要家长的话不伤他的自尊,他就会听家长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孩子就不会像有些家长说的那样,一会儿借口出来喝水看一眼电视,一会儿借口上厕所出来玩一会儿。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 阅读和写作应该练好“童子功”,在小学里就把基础打牢,上了中学以后就会省力许多。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在小学的时候就引导孩子多阅读并且练习写作,早早地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分,也就是智能方面的突出表现。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学习该课程的材料,再去有的放矢地选择;第二,尊重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真正喜欢,才能学有所成;第三,尊重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错过了关键期也许终生都难以补救。

孝敬父母,从大人做起

>> 第一,和父母一起居住的年轻家长,每天临走前和回家后要主动跟父母打招呼,这便是《弟子规》所说的“出必告,返必面”。自主自立,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劳动和财务责任,不做“啃老族”。第二,如果和父母分居两地,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候,让孩子感觉到虽然祖辈不在跟前,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关心他们的。节假日有条件就带孩子回去看看。第三,父母年老时要尽赡养义务,而且要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一切,看似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在教给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孩子的一生将会走进一个又一个的关系系统。一出生,他就进入家庭系统,上幼儿园时就进入学校系统,将来他还会走入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培养孩子,不仅是使孩子成为能为自己负责的人,也要使孩子能够考虑他人、考虑自己所在的集体,成为具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 在目前“学习好,便一好百好”的教育大环境下,确实需要家长拥有一颗平常心,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而不只盯着学习,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收获而不只盯着分数。

>> 在植物界,牡丹和山楂是同时开花的。春天的时候牡丹花非常惹眼,受到众人的追捧;山楂花在春天很不起眼,在牡丹花的比较下相形见绌。但是到了秋天,牡丹只剩光秃秃的枝叶,山楂则会满树挂着红彤彤的果子,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了。

05 心理 让天使自己飞翔

>> 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并不比我们脆弱,而是我们比我们的父母脆弱。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 孩子终归要独立面对人生的路。就像学习走路,家长只有把手松开了,孩子才能走稳;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家长只有撒开扶把的手,车子才能快速前行。人生的路何尝不是如此,家长从小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才会成为独立的、自信的、负责任的人。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 让孩子从小多一些自己做选择的练习,将来到了选择职业、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伴侣的时候才不会那么迷茫,从而理智、主动、从容地做出决定。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 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和孩子有心的交流。首先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然后是要了解孩子,并寻找适合自己家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后达到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 每个人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管理情绪的孩子们更会把一切都表现在外。这时,父母应该理解、接纳,并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父母会成为孩子的“心灵营养师”,孩子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也会慢慢锻炼出来。

>>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也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情绪包括高兴、兴奋、宁静、满足、轻松等,负面情绪包括伤心、失落、迷茫、沮丧、烦躁等。正面情绪能够给孩子正面力量,使孩子身心舒展,不仅学习效率高,孩子看上去也会健康、快乐、充满阳光;而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会感觉压抑,身心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 我感觉女儿一直没有那么痴迷网络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女儿用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因为女儿从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家里到处放的是书,她更方便接触的是书,所以有空她就会看书,毕竟网络里的那些游戏或者信息没法跟书相比。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位妈妈的几个孩子整天沉迷于电视(那时候还没有电脑),让她非常头疼,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孩子们带到附近的图书馆,去了几次以后,孩子们便不再窝在家里看电视了,而更愿意去图书馆读书。所以说,培养阅读的习惯,是预防孩子上网成瘾的一个好方法。我相信,喜欢阅读的孩子就算上网,也绝对不会成瘾的,顶多会把网络变成生活的调味品。第二,学习之余,我们给女儿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比如周末带她去郊游、去博物馆,长假去旅游,就算平时也会在晚上她写完作业的时候,鼓励她约上小朋友去运动等,这些健康快乐的活动把她的时间占得很满,她无暇顾及网络。女儿有不少这样的小伙伴,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他们并不迷恋网络。第三,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爱、接纳、肯定、赞赏、尊重,如果这些渴望能被满足,他们的言行就会比较正常,否则就会出现偏差。日常生活和学习,对女儿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会很满足并赞赏、夸奖她,就算她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都采取忽略或者鼓励的方式。爸爸妈妈一贯的接纳、肯定,不断满足着她内心的渴望,不断的夸赞和鼓励又让她时时有成就感,所以,她便没有必要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安慰。第四,我和先生都不玩游戏。虽然我和先生当时都在网络公司上班,但我们都是利用网络来工作,从不玩网络游戏。我想这便是父母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我和先生不玩游戏,女儿便没有机会了解游戏,也就不怎么去玩了。

>> 第五,不把电脑放在孩子的屋子里。

06 沟通 换个方式表达爱

>>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我家的“邮筒”和“BBS”

>> 看过一篇关于作家秦文君的文章,文中就提到秦文君和女儿也采用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的效果非常神奇。刚开始是女儿先给我们写信,我们回信,后来我们也会主动写给女儿,告诉女儿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等,甚至我们把看到的好文章或者笑话等也会剪辑下来放进女儿的“邮筒”。尤其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一般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转化成文字写出来,自己也会理智、平和得多。因此,女儿总是读信写信,好几年都乐此不疲。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 正如先生说的,家长肯花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在我眼里,你是最重要的!”“爸爸是非常爱你的!”对孩子来说,只有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重视和爱,才能学会重视并爱惜自己。只有重视和爱惜自己的孩子,才有足够的自信。而自信,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

>> 美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麦道卫先生说:“爱的城堡是由‘时间’构筑而成的。”爸爸们,请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毕竟孩子的成长不等人,莫等孩子长大了空后悔啊!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 立规矩有多种方式。首先,家长要做个好榜样,家长是有规矩的人,孩子依样学样,自然也会成为有规矩的人。其次,家长的口头教育也不能少,随时随地,家长都要教给孩子做事的规矩。以上两点,必须言传身教。

>> 既然家里制定契约的目的是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需要坚持一段时日,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理论上讲,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则需要3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所制定的契约执行3个月的话,孩子的习惯就基本养成了。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 在父母的陪伴下,表面看孩子每天都把任务完成得不错,但却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不能锻炼孩子独立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孩子长远的成长来说,习惯了拄着父母这根“拐杖”,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无力感,使得孩子将来不能很好地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

>>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意思是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直升机父母”的总体表现就是对孩子过度关心,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在中国,在学习这件事上,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龄儿童的父母,无论自己多忙多累,也不管孩子是否需要,都愿意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陪伴左右,随时提供帮助,并认为这是表达关爱的最佳方式。实际上,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也必须让他学会独立完成,家长只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解决问题就足够了。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 现在我经常在网上逛博客,看到许多家长每天写文章,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这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写育儿日记的过程中,内心对孩子的爱便不知不觉涌现出来。就算有小小的情绪,也会在写作的时候宣泄掉,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重要的是,记录下来的这些内容就是孩子成长的足迹,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看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 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适当给老师送些礼物也不为过。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 其实,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最想得到的是家长对学校教学的配合和对老师的尊重,也希望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就算是收礼,也喜欢收到那些来自孩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并不见得越贵越好。做老师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家长和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对老师毕恭毕敬,孩子一毕业就形同路人。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 对于家长来说,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情,每天记录的都是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也会从内心欣赏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的时候,就会更加喜欢孩子,对孩子的爱便会升华。那么,亲子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正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3版)刘称莲63个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