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成功?不是刷题,也不是补课,秘密是这2个字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知识飞快更新的年代,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最容易成功呢?

小样妈的答案是:对学习保有热情,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孩子,将来最容易成功。

可是在我们身边,喜欢学习,毕业后还能坚持学习的人,真的好少啊。

别说是进入职场的成年人了,好多孩子才读到小学、初中,就已经开始讨厌学习了,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

2000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 )就曾经对全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平均48%的中学生出现了厌学问题,英国的厌学比例甚至达到了54%。

现如今,近20年过去了,孩子们厌学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比以前更严重了。

很多家长都表示,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逼着他上补习班,真的是心~好~累~啊!为什么孩子那么讨厌学习,为什么学习成了我们家长的任务?

其实,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主动学,而不是被逼着学,那就像是给汽车装了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不仅学习好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们做家长的也乐得轻松。

所以今天,小样妈就来和大家聊聊怎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1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兴趣老师

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前段时间,小样妈去中科院学习,施建农教授就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他的小故事。

施教授现如今是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的理事会主席。但施教授最初学的并不是心理学,而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化学。

令人意外的是,让施教授对化学感兴趣,走上研究道路的,竟然是上学时,化学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小举动

有一次,施老师走在校园里,化学老师突然叫住了他。

对一个在班里并不拔尖的普通学生来说,被老师叫住,通常没什么好事。所以施老师当时很紧张,但还是听话地走到老师跟前。

没想到,化学老师指着路边的一块石头,兴奋地对施老师说。

“你看,这块石头看起来很普通吧,它的成分其实是……”

化学老师就这样由一块石头,滔滔不绝地讲了好多课堂里没有的知识。

不仅让施老师非常地意外,“老师居然会特意叫住我,和我聊一块石头”,同时也开启了施老师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没错。

不过,我还想给这句话添上后半句,“父母和老师,是孩子培养兴趣最好的领路人。

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想要帮他培养兴趣,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对他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最有趣的事,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事。

我们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个举动,陪孩子做的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开启孩子学习之门的钥匙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从小就很喜欢学习,尤其是数学这类强调逻辑推理的学科。追溯起来,我对数学的热爱,和我爸爸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就是爸爸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五角星。

那个五角星如此地完美和对称,和我自己手工画的完全不同,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之处

从那以后,每次学习数学,我都会特别地用心,从来不会觉得辛苦。

02 让孩子感受知识的力量

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除了要有爸爸妈妈这个领路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

施老师之所以对化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化学老师把课本里的知识和常见的石头联系起来了。而我对数学感兴趣,则是因为爸爸用数学知识画出了完美的五角星。

当孩子发现知识不是用来应付考试,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里的问题时,就会对学习和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小样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就会有所启发了。

比如教孩子数学,很多家长的常见做法是教孩子数数,做加减法的算术题。这种抽象的练习,是很难让孩子产生兴趣的。

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去“帮我们”解决问题。

比如带小样去动物园的时候,我会问他,“小样,妈妈要去买票,你帮我数数,应该买几张票。

小样会很开心地告诉我,“爸爸、妈妈,还有我,要买3张票。”

我再问他,“阿姨说1米2以上的小朋友要买票,你的身高是1米,那妈妈要不要给你买票呀?

小样想了一下说,“我没那么高,不用买票。”

这个时候,我都会谢谢小样帮我数数,不仅增加了他的自信心,也让他觉得数学很有趣,很有用,这样他就更有动力继续学习了。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帮我们分水果、凑钱买东西、计算价格等等。

想要教孩子认字,我们可以请他帮我们找路标、找广告牌

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请他给自己的店写一份菜单

即使写的字只有孩子自己看得懂,他也会很骄傲,因为这是他自己制作的菜单。

03 真实的体验胜过一切

除了上面举的学数学、学认字的例子,我们在平时还可以带孩子近距离地观察动物,亲手种一盆植物,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看纪录片,读一些有趣的绘本。

也许你会说,“这些我都知道啊,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效果嘛。

如果你只是带孩子去了几次动物园,偶尔陪他读一下绘本,那么我想说,真实的体验胜过一切。

就算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事,真正带孩子做一回,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好多家长都会教孩子节约用水,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施教授做的,不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浪费水的危害,而是带孩子们亲自去黄河壶口植树

当孩子们看到、触摸到干裂的大地,在老乡家里住上半个月,真正体验到没有水用的生活是多么不易时,孩子们都被触动了。

回来后,他们不仅变得很懂事,不再浪费水资源,还自发地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做调查,做宣传。

这样的体验,不仅让孩子学到很多保护水资源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这是我们唠叨多少遍,都换不来的成长。

给孩子看纪录片、绘本也是同样的道理。真正地坚持下来,和偶尔为之,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天差地别的。

最近,我和小样看了一部纪录片,是由英国BBC拍摄的《小动物大智慧》。里面有一个片段就非常地触动我。

相信大家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现实中,松鸦就是这样一种聪明的鸟类。

它会通过反复的试验,选择把较重的石头,而不是较轻的软木塞放进水里,让水面上浮来吃到虫子。

同样的试验,很多六七岁的孩子也都成功了。

可是当科学家把试验场景搬到动物园时,同样是要拿到长管底部的糖果,很多成年人却没有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来让糖果上浮的办法。

难道我们的聪明程度,还不如松鸦和六七岁的小朋友吗?

这就是纪录片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能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动物,也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用、有吸引力的。

其实,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稍稍动点脑筋,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某方面的好老师。

比如有的妈妈很会烧菜,可以教孩子烹饪,有的爸爸很会修东西,可以培养孩子对物理、机械的兴趣。

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多少专业知识,而是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只要我们能看到知识有趣、有用的一面,带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就一定能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兴趣这个强有力的动力,我们还用担心孩子学不好,学不会吗?

更多早教游戏文章,可以戳这里:

早教游戏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成功?不是刷题,也不是补课,秘密是这2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