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对我们今天的启发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刚过,今年2015年4月23日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66周年。

每每谈起中国近代史,人们心头总有挥之不去的两字——“耻辱”。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官场贪污腐化,地主巧取豪夺,苛捐杂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激化。《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将中国描绘成商业繁华、人气鼎盛的宝地,西方列强被此吸引,利用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大门洞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圆又遭到了英法劫毁。中国从此成为了列强瓜分的“大蛋糕”。自1892年始,为慈禧太后60大寿筹办了万寿庆典工程,农历1894年10月10日当天,文武百官大臣赏戏三天,挪用公款享乐,在养心殿右侧精装了个室内小戏台(有机会到故宫参观,也能看到原原本本保存至今的精致戏台和戏房),而就在那时北洋水师正在抗击日本的海上侵略。军队腐败,军情虚报,洋务运动所购舰船只用来装点沿海门面,某些管带兵勇纪律松弛,大清国腐败无能可见一斑。骄奢淫逸,终将引来他国的欺辱!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战争改变了东亚两个大国的命运。虽然以日本取得侵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北洋水师的覆没而成为历史,但此后狼子野心般的日本帝国的疯狂扩张,最终导致其走到了自毁的边缘;而中华民族则在陷入丧权辱国之痛中猛醒,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百年复兴的奋斗,最终迎来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曙光。

我对中国的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籍着全民书香阅读活动的机会,拜读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陈研究部许华研究员所著《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以下简称《再见甲午》)一书。该书作者省略了将北洋水师的覆没归根于诸如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没钱购买新式军舰和炮弹这样的解释,而是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从当时中国和日本的社会形态,有板有眼地解析甲午战争,准确可信。通过分析中日国人当时的思想状况:战争的起因是日本妄图独占朝鲜,阻止中国向朝派兵,首先炮轰中租英船;战中,详细解释了日本针对中国军舰和海陆兵勇制定作战方案的战术细节,如兵员数量为何超过清兵,为何能成功抢滩登陆,机动输送兵员前的庙算情况等;因甲午战败,战后中国涌现出了各类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通过阅读,甲午战争前后的历史文化脉络更加清晰了。本书抓住海权理论这一主线,运用客观史实,对甲午战争交战双方在军事知识和文化层面上作精细解读后,又以座谈的形式,通过现代中日双方研究学者对甲午战争作剖析,促使全社会和全民参与探讨和反思一个世纪前的这场战争,记取历史教训,愿历史不再重演,愿国人繁荣富强。

该书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了甲午战争时期的世界形势和中日环境,中日双方兵员机动,战前战中战后的发展变化情况。作者运用几十年功夫积累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把战争的来龙去脉以史实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按报告文学的形式描述出来,其军事研究思想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深厚功底,通过阅读也可从中探究领略得到。我觉得通过阅读《再见甲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启发。

1.中日海军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国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甲午战争前30年来,中日两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其实相差不大,都是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下,被迫对外开放的。两国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近代海军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从19世纪60年代起,两国相继开始创建新型近代化海军,并互以对方为假想敌,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达到高潮。晚清意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与军费开支,是中国这个东方老巨人试图变革求新所作的艰难努力。然而,晚清统治者想大踏步通过资本改造过渡到近现代文明,却一时支撑消化不了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形成的庞大辎重。无可否认,邓世昌,刘步蟾等一批留学归来可称近现代的军人,作为大清国的将领,面对疯狂的日本倭寇,改良后的特制舰船,特制弹药的火炮,是勇敢和视死如归的,这种尽忠尽职的精神流芳后世。

甲午战争时期,近现代文化基础底子太薄了,包袱太重了!

而同样以变求新的日本明治天皇却励精图治,大胆推行维新政改,苦心经营联合舰队,把捣毁大清国洋务运动作为制定国策的要务。国民不分男女老幼,无不忠勇奋发,备战时间长达三年之久甚至更长,被灌输的军国主义理念渗入到了日本社会的骨髓,连日本小孩都在玩“打沉镇远” 的游戏,一个完全正常的日本人,面对中国时都变成了残狠的忍者。

这与日本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日本是个岛国,受到各种恶劣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国土狭小,除了海洋,资源有限,象我们常说的“天生就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料”。日本人忧患意识普遍较强,所以好强斗狠的思想性格比中国人多一些。

国民对战争态度差距很大。日本是举全国之力来办海军,从天皇到老百姓都捐款,反映了全国上下一心建设海军的决心。反观大清国,经过成百上千年封建文化的“浸泡”,普通民众经过了元朝和清朝长期的奴化教育,只顾眼前一亩三分地,观念中只有家没有国,对战争漠然视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成了很遥远的事。

再次是海军意志力的差距。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舰队的规模,硬件实力并不弱,但对方的主观能动性和技战术运用的意志很坚定,能把一个当时号称与俄国和英国并列为亚洲三巨人的大清国打败了,其战斗力强不可不说是一个因素。

2. 放弃和丧失海权体系中最重要的制海权,是号称“亚洲海军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见甲午》一书用了很大篇幅论述了海军的生命力——制海权。日本有积极向外扩张的海权思想,而大清国李鸿章主张奉行“保船御敌”,“避战保船”。从明治政府开始,日本就决心要开拓万里海疆。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反观日本,在积极向外扩张的海权思想指导下,日本积极进取,甲午战争前,早有主动通过海上决战歼灭北洋舰队的战略:赢了,舰船迅速运兵在渤海湾登陆,与清陆军决战,迅速攻占北京;打成平手,放弃进攻中国本土,先占领朝鲜半岛;败了,缩回本土,防御清军攻打日本本土。大清国在建设近代海军时,只当增加一支军港的巡逻队,没有积极进取的海权思想。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这一支奉行消极防御战略的海军,落得彻底覆灭的结局。海洋有广阔的空间,谁取得制海权谁就是真正的主人。只知道和平发展,终归有一天不是消耗殆尽就是不堪一击。大清国发展近代海军缺乏积极进取的海军战略之魂,这是失败最核心的原因。

普京说过俄罗斯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中国的土地也不应随便割让。反思我们的民族和军队,无论将来怎样,海军一定要爱国,特别要力争在海洋上拥有本身特定的生命力——制海权。

《再见甲午》一书写得好,最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积极进取的海上军事战略。海军最大的特色和本质就是进攻和争夺海权。近代海军是在资本主义开拓市场的需求之下发展起来的,军事战略的历史使命历来以进攻为主,海权思想实际是控制海洋的能力。即使在防御作战当中,也应该寻求或创造一切可能的战机,去大胆实施积极的作战行动攻势。

3.一栋百尺高楼建在三尺的地基上,一旦强震来临,也就倒了。这个比喻很恰当。

近代海军是大工业的产物,是科技含量高的军种。大清国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昏庸,保守,专制,只有皇帝一人发号施令,其余都是奴才与狗。即使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需要,宁愿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绝不准许其越封建生产关系雷池一步。大清国当时也并不具备强大工业与先进技术的支撑体系,由于经费的限制,在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得不到必要的装备技术和后勤维修保障,甚至连充足的炮弹也无法得到满足,应有的舰队战斗力被大打折扣。

4. 失败是成功之母,接受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断增强国力。

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国被迫向日本人奉送了台湾,澎湖和数量惊人的库银,蒙受巨大的损失。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坦然承认失败,但并没有因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毫不犹豫转身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甲午战争的失败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如李鸿章到日本谈判时发表的一段话,“这次甲午战争的失败,会使中国人从漫漫长夜当中觉醒,奋发图强。”。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就出现了公车上书,接着是戊戌变法。从此,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维新历程,康有为、梁启超在京沪两地相继建立强学会,各省府州县也成立了相应组织,结党营私、君子不党的观念被渐渐打破。甲午战争后不到三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觉悟的仁人志士带领国人冲破枷锁,历经磨难———辛亥革命,广州起义,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伟大的运动不断推动着中国历史向前进,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创立新文化,建立新中国。

毛泽东伟人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总结经验道:“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日本制造的武器精良,其设计的性能特点往往很符合实战环境。日本人冒着自爆的危险,针对北洋水师的铁甲巨舰,研制应用了炸毁力更大的苦味酸炸药炮弹;舰艇为适应舰速、炮速高的需要,主要装备了炮口适中,射速高的速射炮,实战取胜的概率大大提高。这些与日本人长期的实际作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分不开。当一方战术因素考虑越多越细,战争的天平就会偏向那一方。不能认为,有了量的增加,有了装备规模的成倍提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大众的努力下,勇敢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个伟大的梦,历经了短短的几十年,终于实现了!这是向成功者学习的智慧结晶。国家的经济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也是从改革初期的招商引资和利用外商投资,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结果。现在的中国综合国力,整个国家的意志以及全民统一行动的能力都有了出色的表现,与当时的大清国不可同日而语。当今 , 国际和平力量对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今天,我们对照《再见甲午》,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把我们自身在战场之外的各种隐患排解掉,时常注意现实中那些促使甲午战败的短板软肋,不要再让它们重新出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始终坚信,是人的因素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只有认识到这点,不管在什么领域工作,都能在思想上,行动上达到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在文化和战略的层面,更好地看清和把握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对我们今天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