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让文章从东施蜕变为西施

(一)

东施效颦,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除了觉得可笑,更觉得东施可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只不过是羡慕西施的美丽风韵,而去刻意模仿了她的行为举止。模仿一两次,学得不像,效果不好,便被村里人嘲笑屈辱。

西施流芳万代,东施遗臭万年,真正令人心疼。

这个告诫后人不要不知天高地厚去随便模仿高人的故事,令许多人止步于前。

就好比写作,我们经常仰望着大师们的作品,击节赞叹。然后觉得自己绝对不行,连模仿都不敢轻易去尝试,还美其名曰“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敢拜读不敢亵渎。”

有些人勇敢的模仿了,却因功夫下的不深,没有悟到大师们字里行间的真谛,没有体会到意境的高远,没有扑捉出各种描写的娴熟技巧,模仿出来的文章一塌糊涂,从而失去信心,裹足不前。

其实,东施可以说是史上最早的表演艺术系学生。如果她不是生长于群嘲氛围,而是成长于华德福式的鼓励支持氛围,经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练习,她很可能把西施演得活灵活现,甚至成为西施的替身,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那么历史就要改写了,富豪范蠡必会深陷真假西施之烦恼。

所幸,我们这群爱好文字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宽容和鼓励的年代,我们要有东施精神。首先要有发现美文的能力,再要有仿写美文的勇气。

要以东施为鉴,不要浅尝即止。

一门深入,不断熏修,不断模仿,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最后一定会达到令人欣喜的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独有的文章风格:有西施的长处,又有自己的闪光点。

(二)

有人说:我模仿了、练习了,怎么依然写得上不了台面?那么不要着急,很可能是练习积累不够。

一个普通的小提琴手练习时长三千多小时,一个优异的小提琴手练习时长五千多小时,一个杰出的小提琴手练习时长一万小时,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

说的是越是刻意练习时间长的人,他的成就越大。反过来证明,想要达到高水平写作,想要出好文章,大量的阅读和长时间写作练习的积累是必要条件。

任何技能,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不用妄想会成功。

富兰克林是非常牛逼的人物,他热爱象棋,但从没有经过自觉练习模仿,所以他没有成为象棋高手。

富兰克林也热爱写作,他坚持反复熟读文章,然后反复刻意模仿练习写作。经过不断下意识锻炼,他的写作水平达到大神级的师傅级别。

如此看来,名人写作成功也没有什么秘诀:刻意模仿、反复练习是写出好文章最基本的方法。正所谓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一定会做到极致。

(三)

看看满大街的美女,感叹东施没有活在现代社会,否则她一定是个肤白貌美的吸睛女神。

千万次的描摹,千万次的涂抹,在美容技巧的千锤百炼下,多少东施化身为男人心目中最美的诗啊!

在影视表演极其发达的今天,赵丽颖从表演小白过渡到演技实力派,靠的就是拼命三娘的拧劲。

一个动作反复做,一个表情重复练。无数次的演练、无数次的受伤、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爬起,成就了名满演艺江湖、收视长虹的赵丽颖,也算是为失败的表演系学生东施出了一口恶气。

刻意练习,反复模仿,发奋图强,东施变西施!

(四)

唐代诗人贾岛自称苦吟僧,秉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之间反复掂量,反复吟诵,反复推敲。

因为不断刻意练习,他才有诗歌艺术上的不断突破。他的诗歌在意境构思、语言琢磨、语法连缀上取得了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清幽精奇,为后世苦吟诗人典范。

王羲之成为一代书圣,写出流传千古的《兰亭序》。在墨池中的勤学苦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唐宋八大家曾巩在《墨池记》中写道: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王羲之这种在后人看来是天才的人,曾巩却说其所能乃精力自致,非天成。勤奋练习,必然超越,一语道破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所以,喜欢文字,而又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必要删减玩手机刷微圈的时间,控制和朋友喝酒应酬的时间,让自己沉静下来。把时间留给书本,学习、学习再学习;把精力放在笔头,练习、练习、再练习。

翻开书,让一屋子书香浸染我们的身心。提起笔,让笔一遍遍描摹我们的生活和内心,写出感动自己的文章,也来感动别人。

刻意模仿,努力练习,勤能补拙,把我们的文章从东施变成西施,不是梦。

毕竟,大诗仙李白小时候就说过: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做,让文章从东施蜕变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