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来的那一夜》:硬科幻让我们看清自己

土哥喜欢科幻片,相信科幻片就是现在人类认识未来和应对未来的入门指南和教科书。但土哥对硬科幻电影又有点发怵,因为数理化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所以担心看不懂。(对,土哥看热闹还行)

那么,兼具硬科幻和娱乐双重元素,并且硬科幻不占主角的科幻电影,土哥就很喜欢,比如《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以及更早一些的《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还有今天想谈谈的《彗星来的那一夜》(Coherence,2013)。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彗星来的那一夜》里边的硬科幻元素很硬,如果你对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感兴趣,那么片名“Coherence(相干性)”就足够吸引你,你一定会在观影的全程不断的思考,不断的验证和研究曾经了解过的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平行世界……甚至这种思考和研究会延续到看完影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土哥不懂这些,虽然这些元素貌似构成了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但这丝毫不影响土哥把影片津津有味的看完。并且,影片还使土哥对彗星给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产生了浓厚兴趣。比如影片开始女主角提到的1923年在芬兰因彗星经过而发生的诡异事件,土哥就好信儿的在网上搜了半天。影片看完,土哥有个初步判断,我国古代把彗星叫作“扫把星”应该不是仅仅因为它的形状。

为了普及高深的科学理论绝不是科幻电影的目的,以科幻为表探讨人性才是这类片子的共性和初衷。

《彗星来的那一夜》也不例外,一场聚会、八个人,或爱人、或朋友、或旧情人,大家都保持应有的礼貌与和善,彼此寒暄并报以微笑,直到突然停电之后……以好奇心驱使为起点,平静被打破的非常突然。从此,团队VS团队、小团体VS小团体、个人VS个人、自己VS自己……各种冲突轮番上演。

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问题被不断的提出,你会不会疯?

当每个人的内心突然被全面、细致、不留死角的平铺在眼前,你还想真正的了解你自己吗?你该如何面对你自己?

影片风格近似《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2007),观者要仔细留意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细节,尤其《彗星来的那一夜》还是手持拍摄。所以,喜欢看大场面的朋友可以放弃了。

另外,有个问题想问看过的朋友:当第55分钟的台词中再次出现“发电机(generator)”时,土哥才发觉影片的主视角已经改变,你是从哪一刻发觉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彗星来的那一夜》:硬科幻让我们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