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生,励志做斜杠青年,通过写作副业增加收入。于是,在周末或者下班之后,或看看书学习,或伏案写作,或与培训班同学交流。有一天,这个女生学习累了,选择打开常逛的自媒体平台,结果发现培训班的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质量不错的文章,有些还得到了平台的奖赏。女生想起自己在写作方面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却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于是难得的休息时间也变得充满焦虑感和自我怀疑,这个情绪带入到学习中,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这种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却总是抓不住头绪,进入不了正轨,越学越焦虑的状态,相信在当今世界不在少数,他们汇聚成一个流行词汇,知识焦虑。
我们剥除现象看向本质,这个女生学习知识的做法有错吗?答案是没有错。
那么,休息时候刷刷朋友圈有错吗?也没有错。
可以这么说,女生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行为都没有错,错的是女生对这个时代不够了解。
那越学越焦虑的困境与当今时代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过去,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利用身边仅有的资源去学习的时候,却不会出现越学越着急,越学越焦虑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1、信息过载引发信息疲劳
在过去,学习资源匮乏,让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反复咀嚼刚学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重复深入思考这个知识点,我们很容易就能将新知识点与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起来,转变为自己的东西。
而在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信息过载现象。
互联网是21世纪最大的发明,它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也是现象级的。互联网像是贯穿世界各地的蜘蛛网,将全世界的信息不断地交互共享。这种信息跨越时间、空间,甚至行业、领域的交互传播,营造的各种思想知识的百家争鸣现象。历史上凡是出现知识大爆炸现象的,都与各专业领域人士在一起频繁交流共享有关。比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希腊文明诞生,文艺复兴等。而互联网将全球的各专业领域的人物连接到一起,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势必会引起一个时代的知识爆炸。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缩短至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进一步缩短至2~3年。
互联网即拓宽了知识的来源,更加快了知识的更迭速度。相对应的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知识焦虑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信息疲劳”一词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并附带说明:当信息量过多时,人们会产生焦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从各自角度研究证明了:信息过载会影响人的判断,也会影响血压,心率和呼吸速率。
当信息多到你记不住的时候,你就会散焦,丢失真正的答案。
2、自媒体时代引起注意力迷失
可能很多人对注意力迷失的理解,都停留在,各种广告促销信息,短视频,精美图片,吸睛的小标题等分散人注意力的情况上。
没错,这些内容产品遍布网络,利用广告学原理,不断刺激人的大脑,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如小刀拉肉,润物无声。正如那句流行句子说的:还记得进百度来干嘛的吗?
但这里有一个更加隐形的引起注意力迷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公众号,人生导师,培训师和励志作者等的文章和解读。
内容消费时代,有流量就能赚钱,什么内容最吸睛最引流,就发什么内容,在这里小编也不能免俗。(但作为喜欢质朴文字的内容创作者,小编更希望发一些打破现象,究其本质的文章。)
但读者必须知道一点,自媒体创作者的很多文章都是来自于一个底层逻辑经过个人经验情绪化的加工过程,甚至里面加入一些充满各种动机的夸张成分。这类文章含金量最低,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筛选过滤,相对应的也更鼓动人心,更吸引人。
引用《跃迁》一书中的归类:
一手信息即知识的源头,如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等;
二手信息属于忠实转述一手信息,且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如各种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及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等;
三手信息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指畅销书,被改编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加入大量的案列、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信息就是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写出来的基于个人故事或者情绪的鸡汤文,观点文等,我们最常接触的公众号,人生导师,培训师和励志作者的文章和解读就是属于这一类。
从一手信息到四手信息,是知识的纯度不断被稀释的过程,越来越容易被人理解,但相对应的杂质更多。四手信息是一个理论会被夸张化,然后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入经验、故事甚至是个人情绪去解读的过程。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我们很容易被杂质部分迷惑而渐渐注意力迷失。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万个小时定律”。
最初来源是诺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合作发表的关于对比国际大师与新手的论文,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10年定律”。1976年,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并且和西蒙合作发表论文。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基于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到这里是一手信息。
2016年,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于是出了本书《刻意练习》。在里面强调,并无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人成为大师。而且刻意练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低水平的勤奋练习多少小时都没戏。这是二手信息。
而一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年发表的论文,没有提出“刻意练习”这个主概念,只是抓取出一个“1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风靡全球。书里强调的是努力是卓越的必要条件,但1万小时被称为成功的真实路径,就显得失真了。这是三手信息。
第四手信息就是很多自媒体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1万小时定律”,告诉你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然后推销自己的方式。如成长之旅、1万小时的诀窍、1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感人的故事等等。
我们不妨检索一下我们花着一二三四手信息上的时间。
如果你英语不那么差,你可以通过谷歌翻译,基本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那篇属于一手信息的论文,4个小时读完二手信息《刻意练习》或三手信息《异类》,不过显然后者含金量更低,但是阅读更容易理解。
而大部分人会被忽悠学习第四手信息,这类信息含金量更低,一套理论被翻来覆去,各个角度的不精确解读,让读者看的云里雾里,觉得好像有道理。搞不好还去盲目实践,花去100个小时。
这一类文章经常灌输人们一些不确定的概念,激起人们某种情绪,引发焦虑。可以说,以引起人们的焦虑为食粮。
也包括利用一些畅销理论激起读者的情绪,达到知识付费,产品销售等目的,这些大众消费者无从得知,毕竟知识都是有用的,但是你花钱学过去有没有用就是你的事了。
但追根寻底,你阅读这一类文章是会很舒服且能了解社会流行观点,但很容易被文章中动机带偏,而忘记最初阅读的原因,引起注意力迷失。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阅读这一类文章1个小时看看,过后你还能想起来被什么吸引看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而情绪激动?
3、互联网时代对人的认知效率要求更高
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刷着一篇又一篇看似有用的干货文,观点文,但看完之后空留一些情绪,仔细想想大脑里却空空如也。这正是因为我们看文章没看到文章的本质,且看的漫无目的。四手信息往往是杂质最多的信息,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去过滤剔除。但更简单的做法就是,小编建议读者去看一二三手信息,一二手看不懂没关系,就看第三手,含金量高,杂质少也更精确,同时越是接近知识源头,知识量越少而精,认知效率就越高。
有人说,看不懂,不想看,小编非常严肃指明一点,越是纯度高的知识越是难以理解,但相对的认知效率更高。
无论是信息爆炸引起的信息疲劳现象,还是注意力迷失现象,都说明了一点,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的学习素养要求更高。在当今社会要想获得知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如何扎实的学进去却需要更多专注度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人类大脑在认知上有一种惰性,更倾向于主观依赖性。这种现象导致学习和思考是一件耗能,且反人性的事情。
爱德华。赫斯教授在《学习的科学:如何学习得更快更好》中说道:
这种惰性在我们的基因当中。并且,为了储存能量,大脑倾向于低速运转。
人的大脑就像是电脑一样,一旦运转就需要接通电源,输入能量,对我们来说,学习和思考就是一件运转大脑,消耗能量的事情,当然也就很多人不愿意去学。
但高手都是很愿意驱动大脑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不断训练自身的专注度,撇除干扰的人。
互联网时代是我们的幸也是我们的不幸,套用《跃迁》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成功更难的时代。时代越快,我们越要慢下来,用一种战略的眼光看清楚再行动。不要被时代前者鼻子走,要用自己的步伐去丈量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