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蕾:默(初二学生习作)

《默》(原稿)

(随笔,仿冰心《笑》)

蔡晓蕾

林外依旧喧闹如故。浓密的枝叶在草地上拼出一块斑驳的太阳。我与渡鸦默着,席地而坐,摊开诗集,默读《林中雪地的寂静中》“林中雪地的寂静中,回响着你脚步的音乐声”。合上书,抬头看看渡鸦,他缄默着,望着正被喧嚣侵蚀着的寂静。“栖息在树枝上的渡鸦,一生见过许多事情 ”它是无奈的,但仍顽强地在喧闹中维系着我们仅剩的一方净土。我别过头去:“这静默似曾相识......”

随着漫卷诗书的哗然翻阅声,我回到我的小屋,红泥小火炉醺醺然。窗外雪落骤骤然,我挠着头,紧握着笔,眉心皱纹久久不散,笔下是一篇小说,空着自己的结尾尚未了结, 似乎坚持着自己的残缺,固执地默然等待作者的推敲。笔迟迟不肯落下,这份固执又恰恰是对作品最崇高的敬意。“那翻卷的浪花,逐渐在梦中形成,它富有灵感而又忘我精神,正要打碎刚刚结冻的薄冰。”“这默,旧曾谙......”我仍闭上眼。

翻页声停下了,是碑前正在烧书法作品的我的默然。外公过世一年,我将他未来得及看的我的作品、我的心血,缄默着交给悲伤的火舌送递,缄默着等待粉彩笺慢慢发黑、发焦、发卷 然后化为灰烬的摸样,我站起仰头看着轻烟沉重地升上高空,期盼着信使将我这刚刚长大的孩子所获得的成果送给对此期待已久、却终没能等到的外公。“在寂静中心灵已经成熟,这薄冰来自我的心灵”。

我睁开眼,仍然默着,回过头,看着渡鸦,它依旧那么固执地远眺。它发觉了什么,回头看看我,我也看看它,幡然醒悟。

静默如故。

稚吟秋声点评:

说句实话,初读蔡晓蕾同学的文章,我读得一头雾水,一则是对文中出现在我身旁的“渡鸦”不甚明了,究竟是一只鸟,还是一个人?明明是诗句中提到的“树枝上的渡鸦”,却为什么现在陪伴在“我”的身边?那是一只鸟儿,为什么作者一会称之为“他”,一会又变成了“它”?再认真读上几遍,也就渐渐进入了作者刻意营造的氛围,触摸到作者敏感而真实的心灵。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本文在结构形式上主要模仿的是冰心的《笑》,以三幅画面表现作者对于读诗、作文以及书法创作的心灵追求,颇有文学性。

但在肯定的同时,不得不赘述几句:与私密性日记不同,随笔是给读者阅读的,那自然要考虑可读性。作者在沉浸于自我心灵的表达的同时,不能不考虑读者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这个读者,既是老师,也是其他同学,更是一般读到这篇文字的人。因此,有必要为阅读者着想,在以文字表达较为隐晦的情感时,同样通过文字为读者读懂文章内容铺设“桥梁”,尽可能作些暗示。既然文字写出来是给人看的,那么,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如何才能让人最大程度的读懂、接受并喜欢,这是每一位创作者必须找到的平衡点。

《默》(修改稿)

林外依旧喧闹如故。浓密的枝叶在草地上拼出一块斑驳的太阳。我与我的新朋友渡鸦默着,席地而坐,摊开诗集,默读《林中雪地的寂静中》“林中雪地的寂静中,回响着你脚步的音乐声”。合上书,抬头看看渡鸦,它缄默着,望着正被喧嚣侵蚀着的寂静。“栖息在树枝上的渡鸦,一生见过许多事情 ”——它是无奈的,但仍顽强地在喧闹中维系着我们仅剩的一方净土。我别过头去:“这静默似曾相识......”

随着漫卷诗书的哗然翻阅声,我回到我的小屋,红泥小火炉醺醺然。窗外雪落骤骤然,我挠着头,紧握着笔,眉心皱纹久久不散,笔下是一篇小说,空着自己的结尾尚未了结, 似乎坚持着自己的残缺,固执地默然等待作者的推敲。笔迟迟不肯落下,这份固执又恰恰是对作品最崇高的敬意。“那翻卷的浪花,逐渐在梦中形成,它富有灵感而又忘我精神,正要打碎刚刚结冻的薄冰。”“这默,旧曾谙......”我仍闭上眼。

翻页声停下了,是碑前正在烧书法作品的我的默然。外公过世一年,我将他未来得及看的我的作品、我的心血,缄默着交给悲伤的火舌送递,缄默着等待粉彩笺慢慢发黑、发焦、发卷 ,然后化为灰烬的摸样,我站起仰头看着轻烟沉重地升上高空,期盼着信使将我这刚刚长大的孩子所获得的成果送给对此期待已久、却终没能等到的外公。“在寂静中心灵已经成熟,这薄冰来自我的心灵”。

我睁开眼,仍然默着,回过头,看着渡鸦,它依旧那么固执地远眺。它在想什么呢?是要重新回到那首写它的诗中去吗?还是与我一样,在默中,回忆过往的伤感,享受当下的纯净,憧憬以后的理解与默契?它发觉了什么,回头看看我,我也看看它,幡然醒悟。

静默如故。

也许,很多时候,所谓“净土”,其实就隐藏于追求的过程中……

稚吟秋声语:

作者心中要有读者。为了让这篇表达过于隐晦与缥缈的文章更接地气,我将“渡鸦”的人称,全部改为“它”,反正也不影响原意。同时,在结尾加入一些帮助读者理解的文字,既力求保持与原文一致的文字风格,又让文章主旨自然“浮出水面”。这样一来,文章主题渐渐清晰,而作者文学性甚强的语言表达又不至于被湮没。

u=1512150558,474501112&fm=26&gp=0.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晓蕾:默(初二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