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做个全才,还是做个专才?”

北京邮电大学大四学生莉莉立志投身互联网行业,她向我咨询一个问题,“我做产品运营,是走多面手的道路好呢,还是走精专的道路好呢?”

其实,无论你投身于什么行业,无论你从事什么岗位,都会涉及“全才”和“专才”两种选择。这与如下2种因素有关:

因素1与公司规模及团队规模有关。

在一些中小公司或者是创业团队中,由于人数少,员工身兼数职很常见。老板也非常喜欢什么都能干的员工,他希望少用人多办事,既好管理又省开支。很多年轻白领也把锻炼自己全面工作的能力作为应聘到小公司的理由。

的确,小公司接触的工作范围广,有利于锻炼员工全面工作的能力。举个例子,如果在小公司做运营,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和活动运营等工作往往会由1人完成。

而一些大中型公司或是成熟期公司分工明确,与之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趋于细化,趋于更高,因此对人才专业化的要求是十分明显的。每个员工都干好本职工作,对公司来说效率最高。

举个例子,如果在大公司做运营,活动策划就会细分出了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2个岗位,每个岗位还可能会有多名员工。而在小公司内部由1人兼职的岗位(比如前面的例子),在大公司可能会被拆分成N个部门。

因素2与具体的工作岗位相关。

某些特定的岗位对多项能力要求都很高,一般被认为是多面手岗位。比如说,产品经理岗位,既要理解业务,了解用户,又要懂项目管理,还有懂一点技术和设计;再比如,时下大火的新媒体运营岗位,既要懂文案会写作,又要会PS,还要能策划活动,管理社群,制作H5等。

而其他一些有明确专业属性的岗位则只需要深入了解本专业知识即可。比如,财务岗位只需要懂财务,法务岗位只需要懂法律。

那么,究竟是做全才好还是做专才好?我们建议大家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做具有一技之长的全才

根据职场金字塔原理,越往上的人才供给量就越少,而越往下的基层人才就越饱和。这里供给量少的人才大多都是一些复合型人才,也可以说是在某一领域有“专才”的全才,这样的人才是目前市场上最稀缺的,也是最受企业方欢迎的。

谈到一专多能的全才,我们还可以再聊聊斜杠青年这个概念。近几年,这个词越来越火,它源于英文“Slash”,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六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

例如,某人名片上的头衔可能是多重身份的:律师/专栏作家/摄影师/心理咨询师/美食达人。这样的人是一专多能的跨界达人,他们不仅有着出色的职业生涯,还有着精彩的人生,是众人向往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该做个全才,还是做个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