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一)

      今天起我们开始介绍中医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无论你之前是否了解过中医学知识,我都相信你对阴阳这两个字非常熟悉,因为阴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甚至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常常被用到。比如我们形容天气时会说阳光明媚、阴雨连绵;我们的历法有阴历和阳历;电池有阴极和阳极;电解质溶液中有阴离子和阳离子。那么我们如此熟悉的阴阳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阴阳学说又是如何应用于中医学的呢?今天我们就深入了解一下阴阳学说。

      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特性是成对出现又彼此相反的。比如说有前就有后,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大就有小。我们的先哲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经过对这一规律深入的研究探讨,古代哲学家们创立了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二气彼此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及自和。

      自从有了阴阳学说,它便成为了中国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变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因此在中国古人眼里,物质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变化形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后来,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逐渐融入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开始用阴阳学说来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将其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运动,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使其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要了解如此重要的阴阳学说,首先我们来看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远古时期,中国的先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特别是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最大的日升月落、昼夜交替的天象观察,由此形成了阴阳最初含义,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阳日、晦月等字样。《说文解字》说“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春秋谷梁传》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比如说洛阳之所以叫洛阳,是因为地处洛河的北面;而淮阴之所以叫淮阴,则是因为地处淮河南岸。随着对自然的观察不断扩展,阴阳的含义逐渐引申。如天地、上下、明暗、寒热、动静等。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作为哲学思想逐渐形成。古代哲学家用具有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社会政治及伦理道德等。如《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伯阳父以“阳伏而不能出,阴破而不能蒸”解释陕西发生的大地震。《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是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将阴阳的对立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性及变化的基本规律。《周易》把自然社会中诸如天地、日月、寒暑、动静、刚柔、进退、水火、男女等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或现象都赋予了阴阳的属性,使阴阳成为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已经将阴阳学说贯穿其理论体系始终。如用“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到了五代至宋初的时候,有一位道士陈抟根据阴阳学说制成了一幅太极图,这张图辗转传给了周敦颐,就是那位大家都很熟悉的《爱莲说》的作者。太极图以黑白两个鱼形纹共同组成的圆形图案,形象化地表示了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体现出一切事物或现象具有辩证、运动、圆融的特征和规律。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呢?一般认为,阴阳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作为哲学名词,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一对相反相成的属性。当我们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事物和现象时,凡是具有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用阴阳来概括。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人而言,则男为阳,女为阴;以气血而言,则气为阳,血为阴等。

      在中医典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这样的表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也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纲领和根本,它贯穿事物新生消亡的始终,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力。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生命、健康与疾病自然也在其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阴阳学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