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化鼓励,提升孩子学习内驱力

      转眼间,家里小孩已经一岁7个月,从只会爬行,到现在牙牙学语,对周边事物感兴趣,特别是汽车、飞机、坦克等玩具模型,总是玩得不亦乐乎,常常嘴里说“大车大车”,比学会叫爸爸、妈妈、奶奶、爷爷还早三个月,让大家吃醋了一把…但却更加调皮捣蛋、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等现象迎刃而来,看来爸妈忙碌的工作之余要补充孩子心理学和早教的知识盲点了。

      最近抽空阅读付立平老师书籍《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认知到一个新概念—学习内驱力,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对外部感兴趣,饱含好奇心去探索和学习。

      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如果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父母即使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但是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孩子内驱力呢?

      首先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培养成长型思维。有些人会认为“我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某些事的”,但有些人会说“我不行,做不到”,孩子也是这样的。当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在是有力量的,觉得“我能行”,才会更加愿意去做。

      书中介绍了一个工具叫具体化鼓励。我们父母,尤其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平时都喜欢用正面语言去夸奖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但这些方式其实并不是真的在鼓励孩子的内驱力,或者他的内在能力,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是什么。所以我们经常告诉家长,要学会正确地鼓励,甚至我们会给到鼓励的三个句式。

      第一个句式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比如“我看到你昨天晚上做题做到很晚”、“我看到你昨天放学回家之后先写了作业”、“我看到你自己在努力地寻找这道题的答案。”父母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孩子就会感受到,通过这样的具体行为,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被肯定的。

      第二个句式是“谢谢你……”,叫作感谢式(欣赏式)。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双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孩子能感觉到,他做的这件事能体现出自己是有内在能力的,自己是可以为他人服务的。

      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我相信……”,这个叫赋能式。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孩子就会自己去开动脑筋想,觉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妈妈是信任自己的。

      孩子需要归属感、价值感,给予这两个东西,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会爱他,然后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具体化鼓励,提升孩子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