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


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中国人对宇宙的向往从未中断;从孩童时期痴迷于旋转高飞的竹蜻蜓到如今成为教师讲解航天知识,我对宇宙的憧憬也从未停止;从当初的东方红一号到如今全面系统的航天系列,中国的“问天”计划始终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且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筑梦

小时候,总是对一切能飞上天空的东西充满好奇,也许是因为天空或者天空之外的世界是我们暂时到不了的地方,越是看不清摸不透就越觉得藏着无限奥秘。那时在我们中间有个特别时兴的玩具:竹蜻蜓。一根竹制手柄,顶端安装着一对翅膀,双手一撮,它就快速旋转飞升。我很羡慕身边的小伙伴,于是央求父亲给我买一支,父亲笑着答应,摸摸我的头便出门了。

下午回来时,父亲手里提着一枝纤细的松木,他说要亲手给我做一支。因为地处北方,竹子并不常见,他便去山上挑了一枝好松木。松木柔软,质地轻盈,且晒干后不易开裂,最适合做玩具。黄昏里,父亲伏在桌前,用一把锉刀将松木的外皮剔掉,把松木刮磨成光滑的圆杆。然后他又开始做一片薄薄的翅膀,中间钻一个圆孔,中心对称削两个斜面,最后将圆杆顶端插入圆孔,为了加固它,还塞一个木片小楔子。时至今日,我依旧记得那一幕,昏黄的夕阳散落在桌子上,柔柔的、暖暖的,父亲低头“沙沙”打磨松木,刮一刮,吹一吹,在这瞬息间,手里的木头就变成了一件承载梦想的艺术品。父亲还用红蓝墨水在翅膀处勾了两圈轮廓线,它更像一只蜻蜓了。

我开心得不得了,那是一支独一无二的“松木”蜻蜓,我迫不及待地拿到小伙伴中间去炫耀。现在,轮到他们羡慕我了,大家都围过来看,有的甚至上手一试。双手狠狠一撮,这只蜻蜓就朝天空飞去。可它又总会掉下来,我们叹息着开始下一次尝试。那时的我们很简单,仰头望天,希望它飞得高高的,穿过蓝天白云,带我们去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竹蜻蜓,这大概是我对飞行最早的渴望吧。

逐梦

2003年,我上小学时的某一天,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只是简单记得杨利伟身着航天服,面容坚毅,从容淡定地对着镜头说道:“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一字一句,铿将有力。对那时的我来说,我还不太清楚那次发射意味着什么,也不太能够明白“待命出征”四个字的含义与份量。

只是模糊记得,随着倒计时的清零,伴着腾空升起的蘑菇云,神舟五号利剑一般问鼎苍穹,现场的工作人员,屏幕前的每一个人都屏着呼吸,静静等待。几十秒后,当电视机里传来“神舟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欢呼雀跃。“中国太厉害了!”“杨利伟太厉害了!这可是第一个上太空的人!”懵懂的我也跟着开心起来,知道我们中国人进入太空了。那时我们同学之间交流的话题全是“上太空”,作文和日记里都写满“杨利伟”的名字,他瞬间成了“民族英雄”。

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明白那个瞬间的意义,那是中华民族千年飞天圆梦的见证,也明白那个瞬间的来之不易。问天,从神话到现实,从向往到躬行,除了单枪匹马赴太空的杨利伟以外,还有背后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华夏儿女那颗团结一致,精钻细研的心。祖国是后盾,人民作舟楫。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缺一不可,每一个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兢兢业业。他们不仅仅是“民族英雄”,更是“民族脊梁”。

铸梦

如今,心底里关于飞天的梦一点也不曾消退。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三位宇航员也已成功登空。他们在空间站开展天宫授课,为孩子们展示各种科学实验,我也看得入迷,仿佛又梦回当年:孩子们聚精会神听课的样子,那眼睛里闪着的光,分明和曾经的我是一模一样啊!

中国的航天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呕心沥血赓续而来的。我现在作为教师,也应当尽心竭力为祖国赓续人才:激发学生的航天热情,保持他们的追梦动力,完善他们的人格,铸就他们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为一个“铸梦”师,是不是也算“曲线”航天圆梦?所以,我心底里认为,我从未远离过我的梦想,而且我离它越来越近。

梦想,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歇。问天,是祖国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事业。如果成不了那颗最亮的星,但愿尽绵薄之力,为将来的那颗星照亮山水一程。

“问天”,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执着追求、薪火相传的精神。让我们秉持着问天精神,乘风破浪、勇逐梦想!


原创不易,合作请联系作者。

此文稿为“我的航天梦”主题征文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