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中,我们依次分析了 WebRTC Android 的视频采集、视频渲染和视频硬编码,Live Streaming 视频的前段就已经全了。WebRTC 是个宝,初窥这部分代码时就被它的 Capturer 类的设计惊艳到了,仔细品鉴后越发佩服起来,里面简直填了太多坑了,如此宝贝,如不能为我所用,岂非一大憾事!而前三篇的解读,正是为了今天能将其剥离出来所做的铺垫,现在就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VideoCRE, Video Capture, Render and Encode——闪亮登场。
我们当然可以直接使用 Capturer/Renderer/Encoder,但如果能将它们进行一定的封装,让基本的需求实现起来更加简单,岂不妙哉。
下面介绍一下 VideoCRE 的结构:
VideoCapturer
采集,例如 Camera1Capturer
;VideoCapturer
、SurfaceTextureHelper
等由 VideoSource
类管理;VideoCapturer
采集到的数据会回调给 VideoCapturer.CapturerObserver
,VideoSink
实现了该接口;VideoSink
会把数据发送给多个 VideoRenderer.Callbacks
,例如 SurfaceViewRenderer
负责预览,HwAvcEncoder
负责视频编码;HwAvcEncoder
则会把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多个 MediaCodecCallback
,例如由 Streamer
进行网络传输实现直播功能,Mp4Recorder
负责本地录制;同一路视频数据可以被多路消费,例如预览、低码率编码、高码率编码,而同一路编码数据,也可以被多路消费,例如推流、存文件。
demo 工程里实现了高低码率两路本地 MP4 录制功能,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个功能。
首先是配置参数,标清和高清:
VideoConfig config = VideoConfig.builder()
.previewWidth(1280)
.previewHeight(720)
.outputWidth(448)
.outputHeight(800)
.fps(30)
.outputBitrate(800)
.build();
VideoConfig hdConfig = VideoConfig.builder()
.previewWidth(1280)
.previewHeight(720)
.outputWidth(720)
.outputHeight(1280)
.fps(30)
.outputBitrate(2000)
.build();
接下来是创建 VideoCapturer
:
VideoCapturer capturer = createVideoCapturer();
private VideoCapturer createVideoCapturer() {
switch (MainActivity.sVideoSource) {
case VideoSource.SOURCE_CAMERA1:
return VideoCapturers.createCamera1Capturer(true);
case VideoSource.SOURCE_CAMERA2:
return VideoCapturers.createCamera2Capturer(this);
default:
return null;
}
}
准备 Renderer 和 Encoder:
mVideoView = (SurfaceViewRenderer) findViewById(R.id.mVideoView1);
try {
String filename = "video_source_record_"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mMp4Recorder = new Mp4Recorder(
new File(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 filename + ".mp4"));
mHdMp4Recorder = new Mp4Recorder(
new File(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 filename + "-hd.mp4"));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oast.makeText(this, "start Mp4Recorder fail!", Toast.LENGTH_SHORT).show();
finish();
return;
}
mHwAvcEncoder = new HwAvcEncoder(config, mMp4Recorder);
mHdHwAvcEncoder = new HwAvcEncoder(hdConfig, mHdMp4Recorder);
创建 VideoSink
和 VideoSource
,VideoSource
也需要视频配置,但只需要使用预览尺寸、帧率,所以用 config
或者 hdConfig
都可以:
mVideoSink = new VideoSink(mVideoView, mHwAvcEncoder, mHdHwAvcEncoder);
mVideoSource = new VideoSource(getApplicationContext(), config, capturer, mVideoSink);
初始化:
mVideoView.init(mVideoSource.getRootEglBase().getEglBaseContext(), null);
mHwAvcEncoder.start(mVideoSource.getRootEglBase());
mHdHwAvcEncoder.start(mVideoSource.getRootEglBase());
开始采集、录制: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super.onStart();
mVideoSource.start();
}
完成了 VideoCRE 的剥离后,我发现内存抖动非常严重,CPU 占用也很高:
排查内存抖动,当然首选 Allocation Tracker 了,结果如下: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60% 的内存分配都发生在 BufferInfo 对象上,但这个对象非常小,只有几个 primitive 数据成员,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分配呢?我们看次数,15s 内发生了 2.6 万次,每毫秒分配了 1.7 次。看代码发现,是我在单独的线程调用 dequeueOutputBuffer
时传入的 timeout 为 0,所以在疯狂的创建 BufferInfo 对象。
单独的线程设置 timeout 为 0 显然不合理,除了这里的内存分配,CPU 占用也会更高,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合适的值,这里我换成 3000,也就是 3ms,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内存抖动减缓了很多,但仍比较明显。CPU 占用率倒是下降很多了。
这时 Allocation Tracker 的结果如下:
优化性能切忌盲目,要找准瓶颈,并且测量对比成效。
我们发现最大的分配竟是由一条日志代码引起的!所以不要以为在日志工具函数内通过变量控制是否打日志就够了,即便日志最终没有打印出来,但拼接日志字符串就可能已经成为瓶颈。
除了日志,还存在两处很高的分配:allocateDirect 和 BufferInfo。
其实 BufferInfo 没必要每次创建,我们消费 MediaCodec 输出是单线程行为,只需要分配一次即可。同理,容纳输出数据的 buffer 也没必要每次分配,只有需要扩容时创建即可。
经过上述优化,内存抖动再次减弱:
分析 Allocation Tracker,较高的内存分配分别为:
Display#getRotation
:19.58%;上面这几点都改了之后,再剩下的就是 I420Frame 的创建、日志字符串拼接、Runnable 对象创建了。此外还发现了一个注意点:使用 ExecutorService 时,每次 submit 任务,还会创建一个链表节点对象,而 Handler 会复用 Message 对象,所以我把 ExecutorService 换成了 HandlerThread + Handler 的组合。当然,for each 遍历每次都会创建一个 Iterator 对象,虽然没有成为瓶颈,但也确实可观,何况可以一行代码进行优化,顺手就给做了。
I420Frame 也许可以用对象池来优化,Runnable 则可以把局部变量成员化,但现在其实已经优化了很多(对比测试一分钟的内存分配从 2613976 优化到 240352,优化为了 9.2%),而这些做法需要比较复杂的处理才能确保不会发生消费者-生产者的竞争问题,所以就先告一段落啦!另外,这里并没有贴出具体优化代码,想看代码的朋友,可以查看 GitHub 仓库的这个 commit。
最后在 Nexus 5X 安卓 7.1.2 上测试发现,Camera2 采集时,存在大量的 Binder 通信,内存抖动严重得多,而其中 48.86% 都是由 Binder 通信导致的。
对此我就真是黔驴技穷了,只能寄希望于大谷歌了 :(
至此,WebRTC(安卓流媒体)视频的前段就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了解了采集、预览、编码的大体实现思路,也详细分析了这些步骤里面可能遇到的坑,最后将这三块相关的代码剥离成为了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模块:VideoCRE,并对其运行过程中的内存抖动进行了极大的优化,一分钟内存分配优化为了 9.2%。
当然,流媒体前段还有不少内容没有涵盖:美颜、特效(结合人脸识别、场景分割)、更复杂的渲染……这些内容我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敢分享,而流媒体的中段(传输)、后段(解码播放)则还有更多的内容等着我们,好戏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