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界不容置疑的“王者级”人物,按照王者的一般人设剧本,理应拿奖拿到手软。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爱因斯坦终其一生,也只拿到了一次诺贝尔奖,就连现在被吹到爆的“相对论”,也没能为“王者”斩获此殊荣。
那么爱因斯坦是凭借什么拿到的诺奖呢?没错,就是这个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光电效应。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偷偷玩过家里的电灯,一开一关,只为一闪一闪的好玩,最终也难逃老爸老妈的暴力制裁;或者夏天走在阳光下,被太阳光刺的睁不开眼睛,大骂今天怎么这么晒?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光,这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要讲光电效应,第一个要先说明的问题就是,光是什么?
一、光是什么?
1.那个男人说了算
在人类从神话传说直到20世纪初的物理学发展中,对光的本质认知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1)粒子学说。认为光像沙子一样,也是由一颗颗的粒子构成的,一条光线照射出去,就是一排粒子排成一队,以很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2)波动学说。认为光像一条彩带一样,抖来抖去,抖的快慢就决定了光的颜色,抖的幅度大小就决定了光的强度。
1704年,史诗级大BOSS——艾萨克牛顿,出版了他的《光学》一书。他从光的色散,薄膜透光,牛顿环,光的折射等方面将光解释为一种微粒。在那个年代,他就是无数粉丝心中绝对的实力派偶像,顿爷的话,就像真理一样刻在全世界每位粉丝的心中,科研工作者们都为微粒学说摇旗呐喊,之后的100年里,光的微粒说占据了科学界的主流。
2.双方开战:
主流也会慢慢随着时间而变化,在顿爷走后的时代里,又有数不清的年轻一辈对老一辈的观点和主张产生了质疑和探索,顿爷的“黑粉”势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光是波动还是粒子,新人们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打的不可开交。
光的波动学派与粒子学派进行的决定性战役应该是在1850年。双方都认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并不一置,且意见相左,根据计算:
粒子学派认为密度越高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越快。
波动学派认为密度越高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越慢。
这样只要找到一个准确测量光速的方法,具体测量一下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了。
1850年,法国人傅科使用旋转镜的方法准确测量到光的传播速度,具体原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讲了。实验中测量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289000千米每秒,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仅为225000千米每秒。在这一正面交锋中以光的波动学派全胜而告终。
3.新世界的诞生:
1855年至1865年,科学巨人麦克斯韦建立了他的电磁学,将电,磁,电磁波统一在了一起。并将光定义为电磁波中的一部分。1887年,赫兹用实验方法验证了麦克斯韦理论。至此,电磁波的理论大厦已经建设完毕。
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在当时也不再有争议。
二、什么是光电效应?
1.偶然发现:
1887年,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偶然条件下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在实验中发现,电磁波照射在金属表面,会产生微弱的电流。
用麦克斯韦理论解释,这是因为金属中的电子吸收电磁波中的能量进行运动造成的,然而在具体实验中,却又发现了不合常理的诡异现象。
2.诡异现象:
在实验中,对于某种特定的金属来说,频率低于一定程度的电磁波完全无法激发哪怕一个电子,不管你如何增加这个电磁波的强度,都是没有用的。一个电磁波能否激发金属表面的电子,和自身强度完全没有关系,只和他自身的频率有关系。而能够激发出多少电子,则和电磁波的频率完全没有关系,只和它的强度成正比。
简单来说,就是电子遇到了“对”的光,才会“跑”出来;“不对”的光,追它追的再猛烈,电子也无动于衷。这个现象被本人称为“强扭的瓜不甜”现象。
这是什么鬼?让我们来捋一捋之前的逻辑。
我们知道光是电磁波,波动的强度代表了它的能量大小,电子本身被原子束缚,吸收足够的能量后蹦出来运动,应该是光的能量越大,电子越容易被激活出来啊。而光的频率只是电磁波运动的频繁程度,照这样推论应该是:运动越频繁的波动,越容易激活更多的电子啊。
推论正好与实际情况相反。
这又是一桩物理学界的奇事,用波动的方式完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仅在这个光电效应的问题上,波动的理论开始站不住脚,在赫赫有名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表现出来的“诡异”性质也让一大批科学家头大。
说明在“光是什么”的问题上,人类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三、原子的结构?
了解光电效应前需要了解一下原子结构(玻尔模型)。
原子是“十分空旷”的“球体”,内部最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原子核,带正电;周围都是虚空,只有一些被称为电子的带负电粒子,像被原子核用“绳子”拴住了一样,围绕着原子核转个不停。由于原子核带有正电且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会受电场力绕核做近似圆周运动,不能跑出来到达原子表面做定向移动,也就是没有电流。
想让电子跑(跃迁)出来,就必须给它能量,以克服电场力做功,挣脱“绳子”。使电子脱离某金属原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不同金属有不同的、确定的逸出功。逸出功在公式中用W表示。
四、爱因斯坦的回答: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就是在波动学说和粒子学说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横空出世的爱因斯坦大神给出了他的观点。彼时正是量子力学初露头角的年代。
爱因斯坦认为,电磁波的能量形式也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最小值为普朗克常数h。电磁波的能量计算为E=hv,E为电磁波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v是电磁波频率。
理解一下,电磁波的能量为普朗克常数乘上电磁波频率。频率变高,于是单个量子的能量就会变大,单个量子能量正好达到激活电子的程度,不就可以让电子蹦出来运动吗?反之频率不够,单个量子总达不到电子需要的能量,于是电子无动于衷。而电磁波的强度,只是增加了量子数量,于是能够激活更多的电子。如此说来,不正完美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数据?
很好,又一个物理学难题就这样被攻克了,实验数据也完全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解。
五、细思极恐
但细思极恐,解读一下E=hv的现实意义——整个麦克斯韦理论大厦都在摇摇欲坠。
分析一下作为电磁波的光,其中有两个物理量:作为不连续的粒子化的普朗克常数h,和作为波动的频率v。在这个地方中可以简单地把光认为是由许多被称为“光子”的粒子组成,光子不具有静止质量但具有能量。由普朗克公式可以求得:一个光子的能量为hv,其中h是一个定值,叫普朗克量;v是光的频率,也就是说:光的能量由频率唯一决定。
这要人怎么办?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两个完完全全不相容的物理特性居然都出现在了光的身上,这让人完全无法理解啊。上帝说,该有光,于是有了光。可您老人家倒是多讲几句啊,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啊?
爱因斯坦刚刚提出光电效应时,并未得到承认,甚至被说是“在思辩中迷失目标”。
1905年一片混沌的物理学界,就这样炸开了锅。而首当其冲、面对集体同行质疑的爱因斯坦解释说,光,它即是粒子同时它也是波,它具有"波粒二相性"。
1907年起,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定光电效应的几个物理量。实验结果与密立根的预料相反(密立根反对爱因斯坦的方程),直接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密立根一波操作之后反杀了自己。爱因斯坦由于发现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20世纪初,在物理学界纷扰混乱的一个时代,旧量子力学就这样被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