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茫

气象学上的秋天大致是每年的9-11月份,这几个月里会有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万圣节等好几个节日,也会经历从短袖到毛衣的变化,三个月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会在内心留下许多印迹。

9

三亚年会之后正式开始投简历。其实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暂时逃避不想面对之事的理由,事实上我应该在7月就开始行动,在那个新老领导交替的阶段,许多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很多人都在观望,况且我也没有太多工作,除了太热之外,其他客观条件都十分合适,但就因为我的逃避和拖延,浪费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不能说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但至少不至于让自己的处境十分被动。这个后面再详细说。

我在这次跳槽的一开始就遭遇了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即使自己已经工作三年,自认为与刚入职场时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在面对各大知名企业的招聘启事时,仍觉得自己十分地不够格。这个局面的直接结果就是即便我觉得差不多的公司和岗位我都投了简历,但能被看上的寥寥无几,得到面试机会的更是少得可怜。朋友安慰我说,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未来几年也不会太好),好多公司PO出了招聘信息但其实根本不着急用人,只是为了充实人才库。在没被开除、自己也还能忍受的情况下,就慢慢找着,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自己又不是那种会被各种猎头盯着的高精尖人才,为了可持续发展,别将就。

药不敢停,手里的工作也不敢懈怠。在上一次优化风波以双方的妥协暂时平静下来之后,新领导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9月的第一个周一,人力部门连发了好几封邮件,其中有一封明显就是针对我们部门的,那就是启动了工作日报汇报工作。除了销售和售前序列之外,还格外关照了我们部门,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是职能部门里面唯一一个需要提交工作日报的部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举动在某种程度上激怒了我,并且使我的危机感加深了。我的处境再次陷入了被动,只能见招拆招,却没有说“不”和裸辞的气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我更加坚定了要走的信念,不管这一次要历经多久才能找到合适的下家,都不能停下寻找和尝试的脚步。待的时间越久,遭遇更多变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插一句闲话,由于团建被取消,我和老妈在9月初去了青岛,后来的事实证明时机选择得不错,因为在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心情出去玩了。

青岛

与此同时,冯女士也开始为我和姑娘的前程操心起来,并且不止一次表达了她自己想要动一动的心声。有一次直截了当地问我想不想去集团市场部,她可以帮忙推荐,我说我从没想过,她佯装有些愤怒。事实上我差点在她真诚的询问和关切下将自己已经在找下家的行为和盘托出。我曾经担心如果要去面试被冯女士发现将如何解释,下下策才是如实相告,因为我始终不想在有眉目之前将此事告诉任何公司的同事,除非我特别信任的(我当然不会一个人都不告诉,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跟我的一些朋友说起过跳槽的事情,也问过是否存在内推的机会,但以我本人的经验,这种事情还是靠自己比较好,可能能帮我内推愿意帮内推的人实在太少的缘故吧。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朋友的价值所在了。

我在中秋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接到了第一个面试电话,节后第一天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去了中公教育。太久没有面试的后果就是说话语无伦次,在自我介绍之后回答每一个问题都表现得笨嘴拙舌的,对于完全没有准备的问题更是干脆说不出话来,比如如何策划一场高校拉新活动。人力聊完之后觉得我并不合适应聘的岗位又把我推荐给我另外一个部门,还是聊得不投机,第一次就此告终。尽管后来这家公司也邀请我投递类似的岗位(同事说是系统自动推送的),但我也不想再去了。


玫瑰情园

又是没有面试的一段时间,智联、前程无忧、拉勾、BOSS直聘、猎聘,每天定时按照几个关键词刷一遍、投一遍,然后继续着似乎永无尽头的等待。第二家是佳能。这一次主投的方向是互联网公司,但也兼顾了一些其他行业的机会,因为在面试的前期我还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被这个我从未接触过的行业所接纳,不敢一条路走到黑。佳能的面试安排在了9点,这是我比较理想的时间,面完不至于太晚,也刚好不用先去公司露面了。又回到国贸这边土地上,想起大学在某泰禾实习的经历,校招却没有选择那里,有时候不同的路真的会通向不同的未来。

佳能的面试是主管领导和人力一起面,轮流提问。这一次感觉就很舒服,起码没有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具体细节我也都如实回答。我始终认为即使是弯路,对我来说也是经历和财富,就像我在EA时期硬着头皮、极不情愿地打了许多的陌生电话、拜访了许多陌生客户,却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了心理障碍,不再固步自封。对于这家其实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妄自菲薄也好、自卑也好,在找工作这件事情我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国庆前面的最后一家是易快报,创始人是从用友跳槽出去创业的,主推的产品和友报账非常相似。两轮面试,第一轮聊得还不错,第二轮就撞到枪口上了,面试官就是从用友出去的,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气势汹汹,结论是“用友的市场怎么还这样”,结束。

10

有时候真希望时间就停在十一期间,未来不要来,烦恼也不需要面对。去看《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从头哭到尾,7个故事里5个都让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其中也包含了自己复杂情绪的释放。

10月的面试终于多了起来,也终于有机会开始面试站酷网、汽车之家、果壳网这些互联网公司。站酷高高手是第一家对方觉得我非常不错的公司。回答完问题后经常能会得到“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我特别欣赏这一点”这样的反馈。有时候就真的很不巧,我却在交谈中一点点否定了这份工作机会,第一,工作内容不太喜欢(包装课程);第二,太远(某看上去很荒凉的酒厂艺术园区里);第三,给的少、工作强度还比现在大。所以后来的复试我没有去。

夕阳西下

汽车之家的面试地点在字节跳动总部旁边,整个面试过程只有十几分钟,自我感觉并不好,没有准备相应的作品,也没有和面试官深入地聊什么,他对我貌似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就觉得应该也没戏了。

接到果壳网的面试电话是去汽车之家面试的公交车上,之前投了好几个他们家的岗位,人家还在电话里问为啥被拒绝了还在不停地投,最后给了一个面试机会。事后想来,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是对等的,也说明自己是存在投机心理的。果壳的面试中有两个是让我始料未及的,一个是做没做过采购,一个是做公众号的意义。这份工作是我非常想去的,不管是工作内容、平台都符合这次理想工作的标准。结果自然是,没成。

接下来就又进入到了一个又一个花式面试中。流利说、字节跳动、神州数码、58同城、外研社、云迹科技、课程帮,没有章法、没有方向,只是在不停地尝试。其中流利说、神码、58、外研社都进了复试,课程帮直接给了offer,但最后我都没去。原因包括:工作内容不是我想做的、和现在的过于雷同、团队刚刚组建,最后是行业属性。依次简短地说一说。

流利说的面试过程中让我当场讲了一下现在公司的组织架构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还给我留了个作业,总结一下这几年工作的成果。这是既站酷高高手让我写一篇推销课程的软文之后第二家留作业的公司,但这次我没做。

接到字节跳动的面试电话时激动得想要大叫,作为如今发展最为迅猛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哪怕就是坐在那儿聊上一会儿我也知足。这次面试又是一次错位。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看上了我哪里,他们也没想到我竟然一款他们的APP产品都没用过,然后我就去面了他们这个为抖音做营销的岗位。字节跳动的面试体验感应该是最好的,不用穿正装、不用带纸质简历,面试官相当准时,交谈也愉快。这次面试给我留下了一个困惑: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同时也善意地提醒我,既然自己这么想去互联网公司,但却几乎什么功课都没做,一直在碰运气。

神州数码和外研社在我找校招或者上一次跳槽的时候都投过。往好了说,自己在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能得到一些企业的认可;往不好的方面说就是,知名企业来来回回就这么多,过了两三年还是这些。神码的面试是所有公司中最长的,长达一个半小时,面试官事无巨细地将我每一段工作经历的每一处细节掰开了揉碎了地问了个底朝天,比如活动买的什么礼物啊、KPI考核的指标等,以致于到后面我都有些想快点结束这次面试,对方解释说是因为之前来面试的都是女生,会觉得男生不够细致。在最后提问环节,我快速问了两到三个问题就收了,面试官还说“我觉得你应该有挺多想问的”。这还没完,我还要做一套行测题,真的是让我大跌眼镜,当这是校招吗。第一次成绩不好,HR还特别好心地给我了第二次机会。尽管如此,复试我还是没去。外研社的情况类似,在一个咖啡馆里,对面坐着五位女士,轮番提问,我特别配合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但其实在我知道这个岗位是销售之后我就想起身离开了。后来也给了复试机会,没去。

有人一定会觉得我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当初不投不就好了,给了机会又不去。这种情况我在上一次找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这其实都源于我对于行业选择的摇摆、自身能力的质疑以及想要赶快结束这一切的迫切心态。几乎每个面试都会问到职业规划的问题,我一般都回答得比较模棱两可,什么只要这个行业是在发展的、我的岗位在行业里是受重视的就都会考虑。我特意针对这个问题问过几个朋友,他们第一回答都是没有明确限定,但再追问下去会发现每个人其实在内心里都有一个标准,起码知道哪些行业是不会去的。我也在想不然就还在IT圈找好了,起码不是一个陌生领域。但随着面试的增多,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真的去了那些不是很满意的公司,我会心有不甘,我还是会有想动的心思。与其这样反复,还不如就横下一条心,认准一个目标,一条路走到黑。当然我也不知道最后我到底能不能去成,会不会又向现实妥协。至少投出去的每一份简历会更加慎重。

58同城和课程帮的面试在我看来可以用随意来形容。58的HR不仅没有协调好主管领导的时间,让我等了40多分钟不说,我见到的第一个人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也要离职了,觉得领导的脾气不好”,然后我就不想面了。这都是什么操作啊!课程帮的面试全程都是我在向对方提问题,人力也是问了一些“你家住哪里啊”、“多久能来入职”这种不疼不痒的问题,然后就结束了。第二天我就拿到了Offer,这也太随意了吧,是有多缺人。

在此期间,我还接到了汽车之家和佳能的复试电话,一个初面在两周前、一个初面在一个月前。汽车之家的电话面试让我颇为懊恼,基本上就是我自己把到手的机会给聊黄了。不过这也算是一个教训,当你特别想去一个公司的时候,尽量不要在面试(电话或者当面)中表现得太多自己的挑剔,提问最好更多地针对工作内容,而不要一味地关心薪酬福利、加不加班这种问题。当公司面对着两个能力差不多的候选人时,肯定会优先选择更听话的那一位。另外一个教训是如果是电话面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聊天的过程中快速地找到JD的界面,这样以防双方的沟通是错位的,也好能更快地回忆起上次聊天的细节。这次机会的错失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可惜,也直接导致了我不得不继续寻求新的机会,并且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我都没有新的实质性进展。

佳能在很多人看来是挺好的一个选择,外企的福利待遇相比国内企业好一些。我没有参加复试的原因还是行业的问题,并且我面试的还是复印机的市场专员。

这个月的最后说一句闲话,我后来发现在我看来如此随意的课程帮的岗位,竟然在我面完之后的两周内已经招到人了,看来还真的是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有人愿意去啊。

11

第三个月了,因为月初有一场重量级活动,所以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有些懈怠。其实那种暂时放下的感觉挺好的,它会让我有一种我在YY还挺忙碌的错觉。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从这个月开始调整了策略,一天只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刷一次求职网站,毕竟本职工作还是要干的,不然真的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那种给自己划定一个具体期限的做法是愚蠢的,无形中会给自己增加压力不说,还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朋友说得对,我之前的心态是恨不得明天就辞职去下一家。我特别庆幸自己尽管跳槽之路并不顺利,但一路上给我加油打气的人从不缺席。

这个月相比上个月的面试来说,机会少了一半,一共面了四家:360、猎聘、爱奇艺和极客邦。360是HR主动联系的我,我之前让同学帮我内推了另外一个岗位,没后续,这次是一个新成立部门发来的邀请。我猜想,有一类互联网公司的面试就是单刀直入的,除了自我介绍(有时候连自我介绍都不需要),面试官只会问你很少的几个问题,再让你问几个问题,然后就结束了。360的HR对于在YY的KPI考核很感兴趣,对于我们只是单纯地从文章、活动的数量上进行考核感到非常不解。她说会和部门领导反馈我的情况,后续可能会有个电话面试,因为吃了汽车之家砸在电话面试上的亏,我这次特别强调如果可以还是当面聊会比较正式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点让我再没接到他们的电话。有时候真的是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又或许就是他们遇到了比我更合适、更强的人选。毕竟挤破脑袋想去这种互联网大厂的人多了去了。

猎聘网的整个面试过程都多次让我意想不到。首先是接到面试电话已经是晚上7点,因为电话显示是房产中介,我差点给挂了。第二,HR一直坚持让我第二天就去面试,说这个岗位急招人。第三,直属领导竟然让我给我出了两道我最不擅长、最抵触的情景模拟的考题,真的是有种想起身离开的冲动。第四,当场发Offfer。面了这么多家,虽然课程帮当时也非常看好我,但是当场宣布给offer的还是第一次遇到。第五,发不发offer取决于我能否马上入职。这个还挺好理解的,毕竟用人单位都希望看中的人选能尽快到位,开始干活。但是像这家这种在我还没有离职的情况下,只给我不到一周时间来办离职的公司还是挺少见的。实际上,YY的离职手续在顺利的情况下确实能很快办完,但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就不太能接受了。更何况在还没入职时就如此强势的领导,恐怕以后相处起来也不敢保证会多愉快。

针对这件事,我和朋友聊了很久,最终让我决定放弃这个OFFER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深入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份工作的内容并不是我想要的,更不能让我干上三到五年。尽管如果我接受这个机会,我就可以马上结束这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且也符合我这次跳槽挑选标准的前两位:行业和公司平台,但我还是不想凑合。说到底,还是机会本身缺少了让我为之立马提离职的原始冲动。我不知道拒绝了这个机会之后下次机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不知道未来又会遭遇什么变故,我只是把心态放平,不降低标准、不停下脚步、不耽误正事,那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消息和传言听听就好了。

秋景

爱奇艺的校园活动&媒介执行岗位面试同样简短,面试官只和我聊了十几分钟,总共问了五个问题:一,我在用友是做什么工作的;二,为什么离职;三,之前是做B端,现在转向C端,如何考虑;第四,觉得校园群体有什么特点;五,平时会看一些什么内容。后来和同事聊的时候,他说我总是打无准备之仗,如他所说,我没有修改我的简历,我也没有结合我学生时期的相关经历来回答问题。我事后回忆,其实关于TO B or TO C这个问题我之前是认真思考过的,但是在回答的时候也是顾左右而言其他,没说到点上。这次面试也是只见了主管领导,以我的经验,凉凉了。

在直系领导准备离职的这两周里我毫不犹豫、毫无顾忌地专注于自己身体上的问题。一篇名为《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的文章看得我脊背发凉,我突然意识到许是老天特意安排让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给了我一个关注身体、重新思考自己要找什么样工作的机会,是给自己的简历打工,千万别变成给自己的病历打工。对身体外在的东西关注了这么久,也该留点时间给自己了。合适的工作暂时找不到没关系,身体出了问题可要第一时间解决。我在去极客邦的时候被问到,能不能接受加班,我知道我的回答八成会让我失去这个机会,但是我还是如实说,通宵我真心受不了,常年的996我也不太能接受,阶段性的还可以。尽管之前因为过于诚实损失了比较好的机会,但身体就这条件,我没必要为了获得offer去粉饰一些东西,这对于自己和对方公司来讲都不公平,这样的合作也注定不会长久。也许我这么矫情挑剔的人就活该找不到工作吧。

极客邦是本月的最后一个面试,我边等待边继续在工作日的固定时间刷着那三个求职网站,我开始有一种感觉,这真的是一条永无尽头的路,我在错过了那些能够让我驶离的出口之后,就得继续一往无前地向前走,找寻下一个出口。伴随着这种状态,我送走了部门的两位同事(一位后来被迫去了销售部门)。

我想起了在EA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刘老师会比我先走,如今这种情况在YY上演了。我为她们感到高兴,正如谢小秋、季银川走的时候一样,他们都值得更好的未来。那我呢?

                                                                                                                                        2019/1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