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353天分享 本周第4次约练 总约练第303次 咨187、观80、来3、朋4、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355次
本周第四场 咨询师
与倾听中,看到对方在乎的,清空自己,不预设,去问一问,在对方的世界里,Ta是怎么认为的?换个角度看,你希望对方是什么样子的?那现在对方做的这些,是你希望的吗?那当你看到这些,你准备怎么办?
筑基第二十五课 行为疗法(二)复习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脱敏就是摆脱敏感的意思,脱是摆脱,敏是敏感,所谓的系统脱敏就是逐步的摆脱敏感,一步一步。因为我们害怕的东西,我们担心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比较敏感的东西。用行为主义的理论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把这个害怕的担心的东西分成好多小段,然后一步一步去攻克它。
如果拓展一下的话,相当于目标也是这样,我们的目标有时候比较大,我们就会担心能不能完成,怎么办呢?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很多小段,然后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去做,做到一些给予一些强化,给予一些鼓励。就是用阳性强化法,分成小步之后小块之后,做到一些,给予一些奖励肯定,也可以是自我肯定自我奖励,同时也可以用上我们焦点的关注正向,关注成功经验,做到一些,去探讨成功经验怎么来的,怎么做到的,他就会有更多的信心,然后继续往下一步开始去行动,这样走着走着慢慢的他就实现了他的目标。或者说最起码他对他的目标可能就不那么担心焦虑了。
二、治疗对象、基本原理
治疗对象:用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往往针对恐惧、焦虑这些。行为主义的很多针对的是焦虑、恐惧,焦虑恐惧、行为障碍,比如社交恐惧症,不能正常的与人沟通,强迫,神经症等等。像小罗伯特对于毛茸茸的东西的害怕,就是神经症,只不过是人为训练出来的神经症。
行为主义针对的很多都是神经症。焦虑、恐惧,我们前面学过了,它也是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焦虑、恐惧、强迫,癔病、神经衰弱,都属于神经症的范畴。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就是用放松取代焦虑。当他对哪个东西比较焦虑的时候,实施放松训练,或者让他自己学会放松训练。当他放松的多了,遇到这个点他就紧张,然后紧张就放松,再遇到又紧张,然后紧张再放松,放松的多了,他慢慢的他就习惯了,他对这一块就免疫了,就不再那么敏感了,就是脱敏了。脱敏就这个意思,摆脱敏感了,对于这个程度的刺激就摆脱敏感了,这个程度的刺激就已经刺激不到他了,那怎么办?那就继续,往更高强度的刺激,再给他更高强度的刺激,然后他可能又开始敏感了,然后再给他放松,就是用放松来取代焦虑。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不一定是用放松,实际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时候,不一定全部是用放松的方式,做放松训练的方式。比如说有的人焦虑的时候,他可能吃东西,吃东西也会让他放松下来,让他不那么焦虑。你看吃东西可以起到放松训练的一个效果,或者有的人焦虑的时候,他就可以做点别的,听音乐,去外边散散步,跑跑步,打打球,找闺蜜聊聊天等等。其实都是在用放松取代焦虑这个原理。吃甜食,好多时候吃甜食会让人放松下来,让人不那么焦虑,这其实都在用,我们不知不觉的在用行为主义的这个原理。因为只要他的状态不那么焦虑了,他能够做别的让他更愉快的事,他就不那么焦虑,他的状态就能好起来。
三、交互抑制:
人的身体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又会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他们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放松会影响焦虑,焦虑也会影响放松。人在焦虑的时候就不容易放松,而放松的时候人也不会焦虑,这就叫交互抑制。在相关知识里边的这个交互抑制,蓝字,交互抑制就他俩相互抑制,啥意思?抑制就影响对方,放松会影响焦虑,焦虑会影响放松,这就叫交互抑制。当他成功经验多了,他的失败经验就会减少。如果你更多关注失败经验,失败经验多了,他的成功经验也会减少。这也是在交互抑制。所以我们更多的去做到我们想要的方面,那么我们不想要的方面就会减少。让来访者更多的用放松训练,让他放松下来,他的焦虑就会减少。焦虑减少了,他的焦虑恐惧也就好了。用想得到的这一块去取代不想要的那一块。是复制成功还是选择复制失败,就这个意思。积极的多,消极的少了。
四、系统脱敏的创始人
精神病学家沃尔普。
五、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首先要学习放松技巧。行为主义是比较喜欢用放松训练的,催眠也很喜欢这一块,所以如果你喜欢这一块的话,可以考虑学一学放松训练。因为它用到焦虑恐惧这些往往效果还是确实是不错的。对于青少年个案的参考,就是有不少的青少年不喜欢上来给他们放松或者说给他们做催眠。跟他们交流之后,好像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他们在被直接的控制和影响。他们更希望能听他们的,青少年更希望能听他们的。能跟他们去谈话,关注他这个人的爱好,关注他在乎的东西,能专心听他说话,而不是给他植入一些暗示之类的东西。他感觉到足够的安全与放松,他跟你的关系已经到那个程度。你在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去用,估计是会好。这样结合进行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一)学习放松技巧:直接放松或先紧后松
学习放松技巧,要么直接放松,要么是先紧后松,先紧后松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放松效果。先紧绷,然后再放松,放松训练里基本上都会专门教这些。就像使用外化技术一样。各种技术都是充分尊重,足够安全,关系良好,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比较有效果。任何的技术都是如此,技术往往都不错,都是好技术。只不过在用的时候都是以人为本才行。所以我们说道是大于术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术止于此。是道德经里的,而我们练的那些基本功,尊重,自我完善,这都是在道德层面上的修炼,你学习各个学派的技术,就是在术的层面上的一个学习和练习。所以道的层面决定了你能容纳多少术,以及术的应用的效果。而如果你只有术没有道的话,你的术技术的应用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道、法、术、器、势。
(二)构建焦虑等级 :0-100分,循序渐进,级差均匀
我们要跟来访者一块构建等级。等级像焦点解决里的评分一样,评量问句一样,也不是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是他本人根据感觉来评的。 零到一百分,他感觉评多少比较合适,他感觉哪个程度应该是多少分,这个是根据他自己的感觉,不是我们的感觉。这个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感觉他到哪一步应该多少分,那这个标准是不准确的,以他为主,没有统一的标准,零到一百分,循序渐进,级差均匀。到底怎么样算均匀,这个跟他聊着看,反正就是从相对轻的微小的刺激,能引起他焦虑的刺激开始。然后再往上是相对更重一些的刺激,一步一步往上走。
等级差要均匀,这是成败的关键,每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放松所抵抗的程度,也就不能太大。 如果焦虑太大给他进行放松,也没有办法让他放松下来,那么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导致失败,因为太难了,反正就是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的意思,就是我们的一小步,一小步的话到这个地方他就做到了,他就能放松下来了,他就比较有成就感有自信。接下来可能就会继续再往下一个等级走,只不过这个等级也不是一次就怎么样了。因为系统脱敏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不像我们一会要说的冲击疗法,冲击疗法是一下子的事,一下子好了就好了,没好就没好,没好可能还会更严重。但是系统脱敏可能一周一周一点儿一点儿,一周来一点,一周来一点,这样逐渐的他可能就好了。所以这个评分小一些,评分的等级应该小一些,然后放松完之后,最起码有的时候一遍还不行,有可能放松两三遍,可能他能放松下来也行。不是说一定是给他放松一遍,他全身就放松下来了,不一定。
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主要取决于他本人,他感觉多少比较合适,然后给他系统脱敏。关于超过二十五分则继续放松。
一个系统脱敏的焦虑等级量表的实例:就像走台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逐步走下来,走累了就歇歇,放松就像他累了歇歇,而不是继续往下走。歇歇之后他好一些了,继续往上爬,就像爬泰山的台阶差不多,爬更高的山的台阶,不是走个楼梯的台阶,然后走一段累了,累了歇歇,歇歇就相当于放松了,然后再继续往上爬。如果歇不好,歇不好多歇会儿,然后一会儿再继续往上爬,就这样慢慢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了好远了,可能离目的地就已经很近了。
系统脱敏法是比较温柔的,逐步进行的,基本上不会把人给弄坏,往往也会有些帮助。但是啥时候能好,这个就不好说了,他需要时间,这是系统脱敏法这一块,但它确实是有效的。
系统脱敏法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什么叫实验性神经症。对于华生对小罗伯特的那个研究,其实就是实验性的神经症。他本来没有神经症,用实验搞的他神经症了,搞得他怕那些毛茸茸的东西了。这就是实验性神经症,而行为主义基本上都是研究动物。巴甫洛夫研究狗,斯金纳研究老鼠,沃尔普研究猫,他把猫搞神经,再把猫治好,然后总结出来这个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就是这样来的。系统脱敏法怎么来的?首先他把一只猫关到实验室的笼子里,然后每次电击它前先响铃,到后来次数多了,只要听见铃声,他可能就会很焦虑,看到笼子他就很焦虑,他在这个笼子里他就没法吃饭,他就吃不下东西。 别说这个笼子里边,在这一间相似的房间里边他都吃不下东西。在这间屋子他更吃不下东西,到后来给他换了一间相似的房间,和这个房间有不一样,但是相似,它仍然吃不下东西,它不吃东西,为啥?因为它一直处于焦虑之中,被电击了嘛,焦虑恐惧之中,就导致了神经症。猫的神经症这样来的,每次电击了,它在这样的环境下,它就焦虑,它就无法进食。后来就给它脱敏,逐步的脱敏,怎么逐步的脱敏呢?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完全不一样的房间,或者基本上都不一样的房间。 他就放松了,或者他相对就好多了。因为他看的啥都不一样,它就联想不到被电击这样的一个情况了,这个时候给他一些吃的,发现给他吃了之后就放松下来了。 接着把这个房间开始变得有一些一样。他又开始紧张了,一紧张就给他吃的,给他吃了之后,他又放松下来了,放松下来之后让这个房间开始更多的跟原来电击他那个房间有一样的东西出现了。它又紧张,然后再给他吃的,就是这个吃的就是相当于我们对人的这个放松训练,放松之后他就好多了,一吃他就好多了。接下来把这个笼子又搬过来了,他又焦虑死了,他又吃不下东西了。然后比如让他离这个笼子远一点,然后他又能吃下一些东西,再让他离这个笼子略微近一些,然后他还焦虑,给他一点吃的他又好了。就是在逐步逐步一直到后来又回到这个电击它的笼子里面,但是它仍然能正常进食,它就是这样好的,先把它搞神经,再把它治好,然后就得出来这样的理论,这个理论延续至今,沃尔普的系统脱敏法,就这样来的,我们大概知道了,所以它的原理就是微弱焦虑的刺激,反复的给他暴露,让他全身放松来作为对抗。慢慢的这个焦虑就不起作用了。 然后他就好了。
同样如果我们反复的给孩子一些不好的他不喜欢的刺激,给他一些不好的刺激,导致他焦虑,慢慢的他就像那个猫一样,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的反应。
七、注意事项
1、不同情境分别脱敏:不同的情境分别去脱敏。你不要把它混到一块,行为主义比较讲究的就是针对哪个行为,就是哪个行为。不要把好几个行为弄到一块,弄到一块就混了。实际上阳性强化法也是,每一次都是单一的行为,要不然不知道该强化哪一个了。脱敏这一块也是,不同情境的行为要分别脱敏,要不然效果也出不来。包括后边我们要学的厌恶疗法也是,你对哪个行为产生干预进行干预的时候,中间不要连着其他的行为,要不然其他好的行为可能也开始变得厌恶了,这个行为要单一具体是非常重要的。
2、想象次数因人而定。因为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还要等级要合理。
3、如果开始等级引发的焦虑超过五十分不合理,为啥?太大了,一般第一次要放松的这个等级五十分或者五十分以上就太大了。一般从二三十分开始,不能太大,太大了往往效果是出不来的,
定目标也是这样,定的目标太大了,肯定是实现不了。给孩子做咨询的时候也是,他的目标如果太大的话,你听着就大。这个时候你要跟他探讨这个实现的可能性大概是什么样的,以及是什么让他感觉有这样的可能性。你要跟他去做交流的,不能一下子太大。
4、如果无效或者效果不好,可以改用其他方法。前提就是我们需要跟他建立相对良好的关系,感觉到安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所谓充分尊重,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征询他的意见,不能有任何的勉强,不然他就不舒服。
每个学派的东西都是好的。关键在于用的人自身完善程度。然后你是否足够的充分的尊重,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在于技术。孩子不说怎么办,不说你都得说了,我们顺势而为,他说你就说,他说你就少说,他不说你就多说,你就问,你要多互动,这要看情况,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
外化也是,用外化的时候,每个学派技术都这样的,外化有的用不好的也是没有效果,反而可能会让人很烦。 可能也是没有充分的去尊重他,说多了还得走了,不想听,你说多了肯定是,我说的多不是说你要超过他,不是你来讲道理,我说的多是相对于刚才说的少,相比之下的多。不是你讲东西的多,而是你更多的回应的多,中间你的语言的互动相对多,只是这个多而已,一直都不太愿意说,那要看一看是谁让他来做咨询的,是他自己愿意来的,还是谁让他来的。 出于什么目的来的之类的,我们就要看看,看他什么情况,这个我们要多去考虑他的资源性。这个时候就比较考验作为咨询师,你能不能稳得住,能稳得住就非常重要。你能不能足够的接纳他,你不会因此而焦躁不安。不管他怎么样,你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很稳定的。他说与不说,你都相信他有他的道理,你稳稳的在这,非常稳,没有任何内心的波澜。
冲击疗法
一、简述冲击疗法
比较刺激的一个疗法了。冲击疗法,如果刚才那个系统脱敏法非常的温柔,冲击疗法就太猛了,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你一听冲击满贯,听这名字就知道,很生猛的一个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二、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就是你怕啥给你来啥。
三、基本原理
它的原理就是将当事人暴露在,当然可以暴露,也可以让他自己来想象那样的一个环境。暴露就是置身于那样一个场景
冲击疗法分类:
因为有的是没有办法暴露。比如有的人怕坐飞机,你不能每次做治疗,让他坐一次飞机,对吧?那你只能让他想象,通过想象,有的人比如说怕已经去世的一个人,他想起来就害怕。你不能让去世那人再活过来,这个时候就只能用想象,想象冲击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进行。现实冲击一般来说好处在于更强烈更真实,只不过需要你花时间去布置,尤其是他怕的那些东西是比较特殊的。
四、咨询师的语言描绘很重要
想象冲击疗法,你怕的东西,需要咨询师的语言描绘,咨询师的语言描绘就很重要。咨询师要非常擅长去描绘他所怕的那个东西,还需要分等级,然后让他逐步的进入那个场景。咨询师要有这样的一个能力。
五、慎用冲击疗法
不过这个不要轻易用,为啥?因为这个是有风险的,有的人他有心脏病、高血压,然后有的可能吓晕过去,导致身体出现伤害都有可能。这个有时候效果挺好,但是不要轻易用,冲击疗法效果往往很好。但是不要轻易用,因为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也可能导致另外一个极端。 如果用到一半,中间他跑了,或者到最后没有用完,可能会导致另外一个伤害。
六、冲击疗法要签协议
所以在用的时候,一般要签协议,冲击疗法往往需要签协议。并且在中间他可能会大喊大叫,要求停止,这个时候都是不给他停止的,还需要有医疗药品设备,甚至那些护理人员。 当然在医院会更容易实现,都在旁边守着,就怕他出意外。这个时候哪怕他在大喊大叫,要求停止,都不给他停止。比如他怕花圈,把他关到里边,使劲拍门都不给他开。不影响生活,基本上都不用管他,反正用系统脱敏法的话会更温柔,可能更安全。当事人相对更容易接受。冲击疗法,你必须得给他讲清楚原理,并且征得他同意,然后还得签协议。要不然他会告你的,对人的冲击太大了。
七、工作程序
1、筛选和确定治疗对象,
这个要筛选,针对各种这样的行为的。这种担心的恐惧的往往都是可以用的。 但是对象上比如说小孩不能用,身体不好的人不能用,高血压冠心病不能用,老人孕妇不能用,精神病的不能用,严重的呼吸疾病的不能用,内分泌失调的不能用,这些都是不能用的。反正就是身体有状况的,这些是不能用,老人、孩子、孕妇不能用,精神病不能用,这几种情况,因为会引起太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最好都别用了。 这就是筛查对象这一块。
2、注意要签协议。你得全部给他讲清楚了,你可不能轻描淡写的就给他说没啥之类的,他会感觉到被欺骗被隐瞒。这个协议上面都写的很清楚,需要他仔细的阅读协议,然后他愿意才能用,不能骗他。如果你对自己家的人,那就看情况,治疗的时候绝对不能骗他。但是你对自己家的人,如果用这么生猛的,估计他说不定也会记仇记你一辈子,也有可能。所以你要告诉他可能会有啥痛苦,也可以告诉他这个效果可能是其他任何疗法都比不上的。其他任何疗法可能都没有冲击疗法对这一块效果好,但是就是风险太大太痛苦。
3、治疗的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刺激物,他最怕啥,最忌讳啥,就找这个最极端的这个,越是最怕的越给他来,有时候这个刺激物并非是具体的物体,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特定的环境。 特定环境,你要带他去特定环境里,
情绪逆转,极端焦虑、极端恐惧,整个身体都出现极端的情绪,那个躯体反应到后来慢慢的就像潮水一样。 一开始那个浪特别的高,到后来开始退去,就代表好了可以了,这个时候代表就ok 了。
所以这个中间也比较考验治疗人,治疗人在中间如果半途而废,有的时候可能效果也就没有了,不但没有,下次他肯定会更怕这个东西。
中间这个过程就非常重要。情绪逆转的标志,代表它好了。然后治疗基本上也就结束了。从强到弱,这个是硬逼着面对。但前提是都给他商量好了,他知道会怎么样。有心理准备是前提。我们的躯体反应,就叫植物神经反应,像这些大汗淋漓,呼吸加速,喘息不止,就叫植物神经反应。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这是用冲击疗法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基本原理用的是消退抑制,注意事项一定要签协议,必须签协议,不签协议绝对不要用。
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者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立即停止。 如果劝他不行,那就停。还有,求助者出现这样的情况,立即停止,通气过度综合症,整个人已经你能看到完全的呼不过来气了,濒临死亡的那种感觉了,还有晕厥休克了,这个时候立即停止,及时治疗。我们一般就别用了,太危险。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也是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其实经常用厌恶疗法,我们自己不知道。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就是把好的和讨厌的弄一起。就是把喜欢的不喜欢的弄一起,然后喜欢的也变成不喜欢的了,主要的原理就这样的,反复如此,经常性的这样,到最后他看见喜欢的,他就想起来不喜欢的了,然后他就不想,再也不喜欢这一块了。
厌恶疗法工作程序:
1、选定一个他最主要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良的行为。
2、然后选用厌恶刺激,这个厌恶刺激的强度必须要压倒他原来的那种满足和快感,甚至要远大于,如果是差不多,差不多他也会纠结。小于的话会导致他更容易去满足。小于的话他不舒服嘛,不舒服他要继续做,你就得压倒式的姿态远大于他原来的那种给他带来的快乐。 他后边可能再也不做了。
我们能不能吵孩子呀?能不能说孩子呀?能,当然能,作为家长能,刺激别太强,对吧?你别用厌恶刺激疗法的原理,用压倒性的就不行了,别太强就行了。作为家长哪有不说孩子的,对吧?哪有不要求孩子的,要求孩子管孩子就有冲突,谁管的多谁惹人烦。 但是这个刺激没那么强。所以有的时候你该唠叨唠叨,他该弄啥弄啥,这就没事,该学习学习,你该说他说他,略微说两句,你别说到他都恶心了,那就不行了。
3、还有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基本同步才行,基本同步才能形成链接,才能达成条件反射。 如果不同步是不行的,要基本同步才行。还有这中间别参杂着其他的行为。如果掺杂着其他行为,其他行为可能也会被导致厌恶。工作被批评,否定,不想干,是不是厌恶疗法,有点原理,差不多有点这意思。
常见的这种厌恶刺激,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其他的一些刺激,电击疗法属于厌恶疗法的一种。
药物刺激,戒烟戒酒那个药物刺激,还有想象刺激,想象刺激往往效果可能还不错,并且它好处在于安全,最起码不会有直接的伤害。 所有的叫内隐的都是通过想象完成的。刚才我们想象冲击,系统脱敏也可以想象,厌恶疗法也可以想象,通过想象来完成也可以,还有其他的刺激。对于这个想象,通过想象,用想象来进行的那个厌恶的。
内隐致敏法,内隐,就是想象的意思。通过他想象一个画面,把他想喜欢的跟不喜欢的连到一起,这叫内隐致敏法。通过想象导致他对某一个东西开始有反应。本来他喜欢的东西,通过想象,比如有个女士她很喜欢吃馅饼。然后用内隐致敏法,让他想象在吃馅饼,想象着想象着,然后让他想象他的馅饼都变成那个什么什么了。 你们懂的,然后能吃到什么什么,我就不说了,大概就理解了。后来他吃馅饼时想到那个,他就内隐致敏了。
催眠里边可能就是植入心锚,植入那些跟那个内隐致敏会比较像,植入心锚,喜欢的不喜欢的之类的那些东西。
第五单元 模仿法
一、模仿法,模仿法又称示范法,针对的就是人际交往这一块比较多一些,人际交往人际互动这一块,这样的行为问题多一些。
二、基本理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创立的,模仿法,也就是给他做一个示范,给他一个榜样。让他看别人是怎么互动的,别人怎么做的,让他来观察,观察完之后再让他来试,再让他来做。他做的过程中,再给他去探讨哪一块怎么做会更合适更好。 一般师傅带徒弟往往也都这么带的,一般也都是用的这样的一个所谓的模仿法这样的一个疗法。
家长在教孩子的一些行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用模仿法。只不过有的时候是孩子不自觉的在模仿,有时家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如果是家长有意识的去示范,然后让孩子来学习,然后再给他去探讨哪个地方咋做会更合适。 这就是在用模仿法,也叫示范法,模仿法又叫示范法,给他做示范。
三、工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评估适应症和模仿能力。
2、设计示范行为:示范的情境应尽可能真实、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比如赞赏、鼓励、接纳等。
一般来说,越是小孩子,往往效果还越好。因为小孩子学东西比较快,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我们做好自己就非常重要,我们怎么说孩子可能就会怎么学,我们怎么做,他可能也会怎么做。 有没有发现我们状态稳定,他那一段时间状态就稳定。虽然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他的状况导致我们不稳定的。但是一旦我们稳定了,孩子往往就会稳定,他会受我们影响很大,四、注意事项
从最简单的开始,你不能一下子太难,太难了肯定不行。
你给他示范太难,他感觉根本学不会,根本学不会的话,接下来他可能就不学了,越简单越好,也还是一小步一小步,做到之后及时给予奖励,给予赞赏,然后给一个小礼品,
奖励不要太多,目标实现后的自我价值感出来,孩子的力量就生发出来了。或者用代币法,代币法就是代替货币,给那些小卡片给一些奖励。 对正确行为及时、恰当地强化。然后再给予及时的奖励,及时肯定,这就是阳性强化法,不好的行为不管,他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认可。 这就是在用阳性强化法的原理。你看行为主义的很多东西在教育中其实都在用。只不过我们以前可能没有这些意识而已。
2、示范者的表现是成败的关键。我们怎么表现,并且小孩子给小孩子示范,往往比我们给孩子示范效果会更好。 因为他感觉相似,就跟马云给你示范一个东西,没有你身边跟你差不多的人给你示范一个东西效果更好。为啥?因为你感觉跟你差不多,你更相信能实现。比如说要是一个小孩儿怕狗,如果是一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儿,给他去做示范更容易。 如果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子,给他示范,你看狗狗不可怕,狗狗多乖,用处不大,因为跟他差别太大了。相近的人相似的人关系更好的人给他做示范,往往效果会更好,这就是重要他人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