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爱,而不是期待

华裔在美国,处处想要融入普通人群,然而太难了。人们的眼中总是带着异样的目光。为了摆脱自卑的心理,只能拼命读书变得优秀。当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好,但却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大压力。期待如同雪花一样纷纷落在孩子的肩头,最终将她击垮。

                            ——题记

这是一本让人很有欲望读下去的小说,不管是虚构还是真实的,让人很有感触。开篇用倒叙的手法告诉我们莉迪亚死了。一个花季少女为什么会自杀?故事从她父母的爱情展开,到对三个孩子差别式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知道是什么把莉迪亚压倒了。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华裔教师,他的童年也非常压抑。父亲是学校的维修工,母亲是食堂的厨娘。他们的晚饭通常都是学校里的剩菜剩饭。他的黄皮肤,黑头发尤其引人注意。学校里,他是另类,没有朋友。为了融入大家,他希望自己变得普通。“随大流”也渐渐变成了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然而她的妻子玛丽琳不同。她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她不想做家庭主妇,她想做医生,她羡慕被人们尊敬的女医生邻居。大概也是因为希望与众不同,她才和长得不像自己的詹姆斯结了婚。这两个人完全是互相矛盾的两个个体,却命运作弄般在一起了。

他们的孩子也注定是另类吗?我觉得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悲剧。他们对莉迪亚倾注了太多的关心。父亲督促她和班上的朋友打电话聊天,周末约同学看电影,要多交朋友,融入集体。可天知道她打电话只是告诉同学家庭作业的答案,有时只是拿起听筒,和忙音对话而已。母亲的要求更是严苛,她希望莉迪亚能实现她不能完成的梦想。跳级上难懂的物理课,各种补习班,周末在家准备科技展,不许去朋友的生日聚会(那是她唯一一次收到邀请)。而莉迪亚每次都没有拒绝母亲,是因为她不想让母亲失望!

对莉迪亚过多的关心也直接导致了父母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忽视。大儿子内斯喜欢天文学,剪报贴了一大本,没人在意。梦寐以求的天文望远镜也是自己慢慢攒钱买的。只有在看星星时,内心的焦躁才能有一丝释放。父亲对他感到烦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看到内斯就像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瘦小,怯弱。而小女儿汉娜的出生就是个错误。当时玛丽琳离家出走,准备专心攻读本科的最后几门课。这时小生命悄悄降临,使她不得不再次离开校园,重新回到温馨却压抑的家庭里。汉娜喜欢躲到各种角落里,观察家里的每一个人,偷偷收集家庭成员不稀罕的小物,来表示她对家里每一个人的关心。

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爱,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否则就会演变成孩子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父母过分的关心和期待仿佛雪花一样,纷纷落在孩子的肩头,最终将她压垮。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声告白》: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爱,而不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