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贵州的老奶奶一语道破了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矛盾,我泪目了

      “做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会这一门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这一次,萤火虫的小伙伴采访到了做苗族民族服饰的手工艺匠人杨光珍奶奶。初次见面的那天,奶奶坐在一间四四方方的屋子里正打量着她刚做好的一件衣服。那天,外面阳光很好,奶奶的屋子里却很暗,房顶上有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光秃秃的灯泡,一动不动的垂下来。

生活状况怎么样?

我的老伴啊在2001年就去世了,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相依为命。我的娃娃们两个还太小,另外两个一个正上中专,一个正上初中,我就专门做这些针线活,好给我的娃娃们挣一口吃的。

我们娘几个没有固定的居所,哪有生意就去哪,最开始在云南家乡那边,后来就到了贵州紫云。

娃娃们又喊着要读书,可我口袋里却没有那么多钱,我只有制作传统民族服饰这一个技能,想去找点别的工作吧,因为拖着四个娃娃人家又不要我,连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娃娃们没钱上大学,我也难受啊,但是没办法,我的三娃娃怨我,后来死命的学习考上了医科大学,我可高兴坏了,砸锅卖铁也得供她啊。四娃娃学习也好,也争气,可我实在是挤不出钱了。两个最大的娃娃寻了云南那边的人家,嫁了出去,现在不怎么出来了,每天都在带孩子,除了带孩子就是靠我教她们的手艺做做衣服。

现在还在坚持做服饰?

一直坚持做着。我从1981年 就开始做民族服饰,到现在都做了快40多年了。

不知不觉,我啊,都65岁了。

手指没有年轻的时候灵巧了,但我却能感觉到自己现在的手艺要比年轻的时候好。年轻时候太浮躁,不能完全集中精力,现在却能了。

每天的生活,都是和这些针线相伴的,每天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在这些针针线线上。

好在我现在身体倒是很健康,这门手艺,还会继续做下去的。

生意怎么样?

一件衣服100多块钱不到,三分之二的钱是用来买材料的,剩下三分之一是靠自己的手艺挣来的。

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卖100多件甚至200多件衣服,但是生意不好的时候,比如今年就卖不太出去。

在云南的时候,到了端午节生意会好,到了我们苗族的花山节,生意也会好,大家都喜欢在这时候穿新衣服。

到了贵州,便是在腊月到三月生意好,这段时间结婚的人多,我们苗族结婚都穿本民族的服装。

做一件衣服花多长时间?

衣服分花边的和刺绣的两种,花边的衣服也是传统服饰,但是做起来要快很多,做一件花边衣服一天就能做完,花边裙子两天做完,可是绣衣服要绣两三个月。

我一直以来都只用昆明那边买来的衣料,我觉得那里的衣料用着习惯,用着顺手。

现在只做苗族服饰吗?

毕竟还是要养家糊口,做生意,做的小有名气之后就有别的民族的人带着脚本和图稿来请我做衣服了,于是我就也开始制作别的民族的服饰出名了。

作为一个做服饰的人,只要有脚本,就能边看边做,学得很快的。

我自己民族的服饰,更是能直接上手做,图稿都刻在心里了。

怎么学会的这门手艺?

自学的。

至于绣法,是我母亲教我的。还有在年轻的时候,经常会几个姑娘坐在一起,你教教我这里,我教教你那里,互相学习。

为什么会有做传统民族服饰这个理想?

那是我青年时就有的理想。

我是苗族的,在我读书时,十四五岁左右,我们的老师经常给我们看云南地区各个民族的画报,看到别的民族的服饰都很漂亮,就想在长大后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服装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和改善。

矛盾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做传统服饰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也可快吃不上饭了,会这门手艺的人却反而越来越少了。

  我最不放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做衣服的时候老是用那些轰隆轰隆的大机器。

  机器做出来的快,卖的便宜,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的衣服都是自己用手做的,花边衣服用缝纫机踩出来,绣出来的衣服更是要动手一针一线的绣。

  我不反对用机器,机器确实比我做得快,花边的衣服其实慢慢用机器来做也就算了。

  但那绣出来的衣服,若是机器绣的,一摸就能感觉到,质地明显太硬,太冷,不够柔软细腻,没有人情味。

  每一个人做出来的衣服,质地都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绣的衣服做的越来越少,因为他们觉得太贵了,没有几个人来买。

  我这一辈子也没见过外国人,要是有一天能让国外的人能看到我做的衣服,我做的苗族传统服饰,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贵州的老奶奶一语道破了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矛盾,我泪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