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心平等

上次维摩诘经,是讲的道场。慈悲喜舍是道场,也说了菩萨四摄是道场。僧肇法师的补充里说,慈悲生爱,爱生贪,贪生恼,恼生恨。所以对于慈悲,也要有舍弃之心。

我的感觉是慈悲,确实是一种观想,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喜心是一种同随法喜的随顺。确实如同僧肇所讲的,自己的慈悲心的观想,会夹着贪心在其中。比如说,当看到一个人处在困境中,想帮助他。这个的慈悲之心、同理之心之中,其实包含了自己很多的念头,比如有以下几种想法深埋其中:

1- 如果自己在同样的处境下是不是也很悲惨?-有自身的恐惧。

2- 我帮到他之后,他会感自然会有感激之心,会产生连接,让自己更有意义。-会有贪求回报。

3- 如果不做这件事情,自己内心良心上过不去。-会对自我形象产生担忧。

在这些自己的想法之下,其实看不到对方真正的处境。他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处境的,真正的能够改变的部分在哪里?他有没有对自身处境的夸大?在这个处境中有没有增加他自己的选择能力? 这些都很难看的到。

说有舍心,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在看清自己在慈悲之内有自己的分别想法。层层剥离自己的分别想法之后,在看清这些情况之后,才大概能判断自己在什么范围内能够提供什么。或许才能真的帮助到对方。

所以舍心平等是基础。如果慈悲是一种作意的话,则要看到作意观想中包含的,自己的各种想法和动力。

至于菩萨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是说的在舍心以后,自然显现的。包含了舍的慈心,才是无缘大慈,包含舍的悲心,才是同体大悲。

课堂中还有一句,说四摄是道场。其中一条叫同事。我不仅想到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大家同事朋友一起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升起一种感觉:

“我在修行,我在成长,在心灵净化。而他们都在挣钱,都在染污。值得讨厌”。这很多时候,是自己在工作和同事中产生厌恶,而自己却还美名其曰“出离”。

而这里却说,同事是道场。或许那个厌恶之心,是自己生出来的一个妄想。想要去提升别人,也是自己生出来的一个妄想。在这个妄想中,自己看不到每个人自身生命独特的进程和机缘,只看到自己有种盲目的冲动和救赎热情。

嗨,啰嗦了这么多废话!不过还好,自己一个呼吸告诉我,我还活着。只要我还活着,时时刻刻都是机会,是不是?


-----------------分割线----------------------

最后,我又产生了一个妄想!但我决定把它写下来。

我在想,如果四摄是道场,那当时为什么佛陀要离开自己的王位而去出家?安住在四摄道场,它不香吗?

自问自答。维摩诘经,讲的是菩萨六度万行的修行法门,是居士佛法。讲的是菩萨行、生活禅。这是这部经典的特色。维摩诘经替代不了阿含、清净道论、阿毗达磨,反之亦然。不能因为觉得川菜好吃,而把山东菜一概抹杀掉了。因为还有很多人要吃山东菜,我也同样喜欢吃山东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舍心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