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行业可以简单的分为高度酒饮(白酒和洋酒)、低度酒饮(花果酒、米酒、啤酒),我们先大致看一下相关数据。
提到酒,我估计大多数人想到的一定是茅台,今年茅台确实吸引了一波眼球,数据相当亮眼。
这个市值1.4万亿的庞然大物,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1.73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母净利润199.51亿元,同比增长26.56%;销售毛利率91.87%。中报数据显示,茅台现金流依旧强劲,且茅台酒仍旧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高涨。
茅台市值的上涨也带动了整个白酒板块的上涨。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白酒板块实现收入1288.73亿元,同比增长18.96%;净利润443.02亿元,同比增长25.64%。
除了白酒,啤酒也出现不错的的增长趋势,相比经济型啤酒,高端啤酒的销量增速明显更快,2012年后14元以上高端啤酒销量增速在16%~25%,百威、嘉士伯高端啤酒增速在20%~70%。与此同时,本土精酿品牌不断涌现。
同样,果酒类增长势头也不错,而且潜力巨大,2014-2018年果酒销售额年增长率保持在15%。市场上表现较好的品牌包括且听风吟、花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抓住了轻社交价值和情绪价值。
接下来我将从人群、消费场景以及市场竞争方面看看酒类创业存在哪些机会和风险。
消费人群特征
酒类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20至39岁的青壮年,男性占比高达80%。其中,80后是酒类消费主力军,而90后则是潜力部队。他们喜爱新奇又不失性价比的产品,乐于分享的同时,自身的购买决策也易受到口碑影响。由此可见,酒水消费已日趋年轻化,并向着中高端、日常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消费人群兴趣点
喜爱白酒的人士,兴趣相对沉稳,关注职业、教育以及汽车和财经等内容;喜爱洋酒的人士,也享受高端感觉,更关注奢侈品;而啤酒爱好者,则更偏爱一份随性,热衷电子产品、关注影视娱乐和旅游;至于果酒,女性消费群体正在崛起,它在消费者观念中常代表着品质生活,所以其关注者也更注重健康、美容及保健等内容。
品牌敏感度和消费场景
白酒和洋酒消费集中化,消费者倾向于知名品牌,比如白酒茅台、五粮液,洋酒轩尼诗和人头马等,消费场景包括宴请、送礼;果酒消费需求分散化,消费者对品牌不算敏感,注重口感、产地和包装,女性用户群体增多,女性消费者关注甜度远高于男性,消费场景包括宴请、送礼、自饮和收藏;啤酒消费需求也分散化,消费者对品牌不敏感,注重口感,喜欢聚会或者自饮。
对于酒类行业创业者来说,机会与风险并存,先来说说高度酒,白酒当前的市场竞争现状和特点。
1、白酒作为属于传统的有文化附着力的行业,品牌血统优劣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而传统和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根基的新品牌很难被接受。
2、市场寡头效应明显,一线白酒的确定性很强,持续盈利,二三线白酒存在不确定性,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而且受制于一线白酒市场表现的压力。
但是,不排除在某些阶段、年份,二三线白酒渠道做得好,或者有了差异化的新产品,会有阶段性的机会。比如江小白、凉露,通过产品差异化战略异军突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那么,对于低度酒来说,市场竞争是什么样的呢
1、果酒和啤酒消费需求分散化,市场不是垄断化市场,如果做好产品还是有机会能分到一定量市场。
2、消费者对品牌不算敏感,注重口感、产地和包装,女性用户群体增多,会为高颜值低甜度的果酒买单。
写在最后
我们知道,商业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那么,区别于传统酒企,我认为有如下新思路,希望对读者有一定价值。
1、渠道营销差异化战略(酒还是一样的酒,只是在渠道营销上优化和创新)
中小酒企入不敷出,大部分酒企做品牌和销售,和酒厂合作,扣除经销商层层加价,直接面对消费者。例如:复制小米模式的谷小酒,突出高颜值高性价比,用高颜值吸引消费者,用高性价比促进销售转化率。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采取IP合作、知名酿酒师背书、优质渠道资源、包装成情绪化产品引起自发传播。
2、产品差异化战略(新场景、新包装、新配方)
洞察、重塑未被很好满足的产品消费场景。就像江小白,区别于传统的白酒圆桌文化(白酒圈传统名酒林立),聚焦面向年轻群体的方桌文化,做的是三五好友聚会休闲场景,风味独特、包装小清新,所以诞生了小而美的“25度的江小白高粱酒”。就像凉露,做解辣场景。就像且听风吟,做情绪场景,对产品进行情绪化包装,引起消费者共鸣和自发传播。就像可口可乐推出新品牌Bar Nøne,做健康场景,引入新配方做无酒精啤酒。
所以,别把大环境不好当做借口,突破点一定会找到,就看你有没有深入去发现和研究。
原创不易,需转载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