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2005年创办的豆瓣网已走过十余个年头。从一开始主打UGC书影音的评价社区,到后来添加的小组,FM,同城,广播等功能,豆瓣的架构逐渐变得庞大。正因如此,在2013年转战移动端的趋势中,豆瓣选择将不同的功能划分为独立的app。一时间,豆瓣上线的app多达11个。然而,却始终没一个大而全的客户端系统地整合豆瓣的功能。
因而,2014年8月8日,集合了多功能的豆瓣客户端1.0应运而生。截止目前,客户端已更新至5.9.2版本。据ASO100与易观千帆的数据,豆瓣客户端下载量累计超过1亿次,活跃用户数为370万左右(同期,百度贴吧与知乎的活跃用户数为4994万与1286万)。
过去,豆瓣用户经常被冠以“小清新”,“文艺青年”等称号,这主要是因豆瓣以书影音社区起家发展了第一批用户。而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豆瓣的用户早已不小众,统称“文艺小清新”显然已经不太合适。而其目标用户也应更为宽泛地定义为:喜欢分享与讨论书籍,影视,音乐或自我生活的产出型用户和有了解电影评分与书籍推荐,浏览资讯等需求的消费型用户。
经过不断迭代,目前豆瓣的主要用途有:评价书籍,影视与音乐;浏览相关评价;分享个人生活;阅读文章或参与讨论了解资讯;结识兴趣相似的豆友。
而承载以上用途的主要使用功能有:
产出类:给书影音评分或撰写长/短评;写日记;发广播;加入小组并发布帖子;建立豆列,与好友聊天互动。
消费类:浏览日记;浏览广播;搜索浏览书影音的评价;回复小组中的帖子;收藏豆列。
而在豆瓣众多的使用功能中,其首页的智能推荐系统和广播尤为出色。
如今,智能推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早在10年前,豆瓣就已经运用了智能推荐系统。其首页的文章(或日记)均是豆瓣根据用户过往的标记,点赞,搜索进行自动匹配的,不同用户看到的首页必然是不一样的,这一机制到现在也仍是如此。可以说,豆瓣是最早有通过书影音结识兴趣相投的好友这一想法的社交平台,并以此为核心坚持了十多年。
然而,这一坚持近来也遭到质疑。由于一直沿用推荐的方式,豆瓣客户端几乎没有可以发现最新最热文章的路径,这让有看热门习惯的新用户感到不适应,进而放弃深度探索,造成用户流失。
豆瓣广播是展现自我动态的平台,形式类似于微博,用户只能看到关注的人的广播,做过的标记也会被同步到广播中。豆瓣官方每天凌晨会更新广播精选栏目,由于甄选出的用户广播往往高质量又有趣,因而很多豆瓣用户将在广播精选中“上墙”作为自己的目标与憧憬。而对于潜水的用户来说,每天浏览广播精选也成为打开豆瓣的一大动力。开辟广播精选栏目,实际是强调去中心化的豆瓣在广播这一形式上做的妥协,但反响却出乎意料地好。
在产品设计对用户形象的呈现上,就用户个体来说,写日记或在组内发帖时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呈现形式,而发广播则只能用文字与图片。在内容长存性上,采用非阅后即焚的方式,只要用户不主动删除,内容就会被持续保存。而在身份长存性上,可以允许邮箱或手机注册,即允许用户有多个账户。
对小圈子的友邻,用户在广播中可以@友邻,友邻会收到提示,但不会显示在其个人主页中。当他人回复你时,你也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直接回复,达到双向沟通。
对更大规模的用户,无需注册就能看到他人的个人主页,主页上可以看到用户发过的日记与广播以及参与的小组,但客户端无法通过搜索看到具体的文章或日记(该问题被长久诟病),只能搜索书影音与用户。用户在写日记时可选择自己,好友或所有人可见,也可以分享他人日记或广播到自己的广播中,进而出现在个人主页上。
在产品设计对内容的塑造上,明显发现豆瓣的内容集中在个体与自我性更强的话题上。例如豆瓣在发帖时的提示是“分享生活点滴”,而在豆瓣话题广场上,由官方发起的话题也具有较强的生活感,如“人生中最尴尬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最爱的诺奖作家”等。相比之下,知乎在话题上则更偏向社会性与政治性。可以说,豆瓣侧重温和而自我的分享,知乎则侧重批判而冲突的评价。具体到个人,用户也倾向在豆瓣上展示自我的生活,塑造有生活格调而小资的自我形象。但事实上在豆瓣分享生活的一般为深度用户,较之消费型用户,产出型用户的基数并不大,其中还有一大批认证作者,他们本身自带流量与推广目的,因而在豆瓣上真正大批的“潜水党”们对自我形象的管理其实不太关心。
在产品设计对关系处理上,豆瓣其实是友邻互动较为薄弱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用户在使用中普遍反映,很难交到真正兴趣相投的好友,甚至连寻找关注的对象也很困难。
在豆瓣,用户可以与关注的人或陌生人进行私信互动,在豆瓣称为“豆邮”(2015年,“豆邮”被改成了私信,但其用户仍习惯称为“豆邮”)。“豆邮”更近似邮箱,你可能会收到很多垃圾“豆邮”,也可能不经常查看“豆邮”,陌生人发来的“豆邮”你可以不回复,也可以很久之后才回复,在写好之后,发送键会提示“写好了,寄出去”。这一机制与现今极度苛求及时性的其他社交网络软件是很不相同的,但也可能是豆瓣在社交属性上较缺乏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豆瓣至今没有评等级与积分制度,在认证上也只有作者认证,认证后头像上的改变也很不显眼。新用户在进入豆瓣后没有路径可以得知谁是高质量用户,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进行探索。CEO杨勃(网名阿北)曾表达不希望通过积分挽留用户,而且多次强调豆瓣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但随着其他数字媒体的不断冲击,始终坚持强去中心化究竟能否帮助豆瓣突出重围?毕竟“慢”的要求会无形中提高用户的进入门槛。
而在真实使用豆瓣客户端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的不合理之处,对此尝试提出探索性的意见。
首先,客户端缺乏强有力的搜索器。众多优秀的日记与影评却没有途径被发现,这对撰写的用户和有阅读需求的用户都是不公平的,仅仅只靠推荐的方式效率过低。因而建议客户端完善搜索功能,不局限于书影音等,而是包含更多用户生产的内容
其次,尝试化繁为简。目前,豆瓣旗下的客户端产品仍有8个。各自独立的客户端之间没有强导流,彼此孤立的功能反而会分散豆瓣的流量,导致用户粘性降低,在使用上也变得繁琐。
最后,对于新用户的指引不够清晰。有关广播与小组的玩法在指引时过于简单,找电影与书籍等较为重要的功能也没有明显的标识,用户需要投入长久的注意力才能留存下来,而更多的用户则选择了卸载或低频打开。小清新也存在变老的一天,深度用户不断跳出平台,如果新用户进入门槛又过高,因时间成本太高而放弃豆瓣,可能会导致新老用户之间的断层。
在2012年,豆瓣日均PV可达到1.6亿。然而当年被视为极有品质的豆瓣,如今也巅峰不再。豆瓣团队也因面临为照顾新用户需求改版时遭受老用户吐槽的现状,在产品革新的路上走得摇摇摆摆。随着用户获取成本不断变高,在盈利模式上仍处在探索阶段的豆瓣也不得不加快脚步。
但即使危机四伏,即便叫好不叫座,豆瓣也仍然是大多数用户甚至路人口中的良心软件。加之豆瓣以“我们的精神角落”的理念在互联网这一高速发展的行业中走了十余年,或许在走高质量这条路上,豆瓣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突出重围,又或者借助其他力量能重获新生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