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名著讲坛生命专题阅读分享——《追风筝的人》

象山县林海学校    马春亚

图片发自App

一、认识作者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斯坦首都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斯坦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

图片发自App

二、内容简介

      该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的故事展开,刻画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俄国侵略阿富汗后,阿米尔举家逃亡美国,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内心深处的愧疚越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自己父亲过世后,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他的情绪几近崩溃的边缘。

      最终等来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虽然九死一生,却依然义无反顾。

      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复杂,作者的笔法平铺直叙而又纵横交错,轻描淡写却又引人入胜,简洁的字里行间无形地彰显着作者的举重若轻以及游刃有余,自然地流露出对人性弱点的深层揭露,让人不禁不忍释卷而又掩卷深思。

图片发自App

三、人物分析

      主人公阿米尔少爷出生于一个颇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富人家庭,他与一起长大的仆人哈桑之间感情深厚,善于追风筝的哈桑忠实正直,常常为保护少爷而不惜自己受到伤害。

      但是当哈桑受到强权的伤害时,阿米尔却因懦弱害怕而逃避,虽然心中充满了愧疚,但为了掩盖自己的心虚,他将哈桑赶出了家门。

图片发自App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寥寥一句话感动着无数人。

      哈森出生后叫的第一个人名便是“阿米尔”,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他为阿米尔追到了蓝色的风筝,也因为这一只风筝被欺负、被蹂躏,却依旧毫无怨言,哈桑一生都在为阿米尔牺牲。

      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孩子到一个男人不变的忠诚与正直,体现了人性中的大善。

图片发自App

      断线的风筝在阿富汗象征着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也隐喻着人性的一切。

      年少时,追风筝的哈森展现的质朴、忠诚、坚毅和勇敢让阿米尔自愧不如。

      而哈森这美好的风筝也折射出年少的阿米尔心里的阴暗,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背叛、谎言一直背负着羞耻、内疚、自责。

      即便已经生活美好,也抵不住心中的煎熬,重回依然动荡且处处充满危险的阿富汗,踏上为自己也为父亲的赎罪道路,成为为哈森儿子追风筝的人。

图片发自App

四、生命启示

      阿米尔最终选择了承担,我们应该向他一样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直面困难,勇于追回心中的风筝,获得心灵的救赎。

      也许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们在风风雨雨中勇敢前行,在点点滴滴中细细回味生活的苦与甜,情与怨。

      “为你,千千万万遍。” 合上书本,我的耳畔依然时时想起这句微弱而又高贵的声音。这是忠诚,是善良,更是爱的发声。

      愿每一个追风筝的人都能勇敢地追寻心中的美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年级名著讲坛生命专题阅读分享——《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