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犯上直言阎敬铭

以人以史为镜

提升人文素质

从历史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历史中,寻找人生的道路

从历史中,寻找......

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

电视剧《走向共和》确立的就是“找出路”这一贯穿近代史的根本主题,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挖掘和全景式展现,描写了像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样的历史人物,像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件。

在历史学家眼中,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早已不是简单的“卖国贼”三个字就可以结论的。然而,学术成果的“普及”似乎并不得力,李鸿章的荧屏形象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走向共和》中“全新”的李鸿章形象,让普通观众感到诧异,以至有“平反”、“翻案”之说。

该剧最有意义的突破,在于对洋务运动的肯定,进而把李鸿章放在近代非常复杂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史的阐释,而不是简单作道德的、充满义愤且带有脸谱化的评判。本剧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在恢复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这一突破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电视艺术本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向共和》第二集

犯上直言阎敬铭(一)

回顾慈禧说过的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是慈禧说的,那第二句话叫做谁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所以慈禧是一个看起来很聪明,但缺乏领导大道的人,再看慈禧刚刚说的话,拿自己一个太后,去跟一个平常人家六十岁老太太去比,光绪的说法是:“亲爸爸训斥的是。”光绪的意思就是你说的太对了。翁同龢说的更好:“太后时时刻刻都以江山社稷为主,我们应该以你为榜样。”我们第一是要远离这样的人,但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人。阎敬铭的意思就是你说话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事情又做不好,慈禧一听勃然大怒,因为她已经露出了她的底线和威胁,结果居然还有人敢顶着干,所以慈禧愤怒道:“你给我滚。”阎敬铭就属于直臣,或者叫忠臣,他说:“臣有罪过,如果我有什么罪,我有什么过可罢黜问刑,你可以随时来处理我,但不可以叫我滚,这样子辱及朝廷制度。”慈禧拉下了脸,愤怒地说:“你给我立刻滚出去。”阎敬铭也做到了善始善终,他说:“臣不滚,臣自会走。”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直臣和忠臣的做法,就像阎敬铭说的:话容易说,但是要把事情做好不容易。这样巧言令色的人当然就是小人。

而这个时候,一个能够真正称得上大臣的李鸿章来了,阎敬铭愤怒的被赶出去了,首先李鸿章按照礼仪见慈禧,慈禧变脸变得非常快,所以销售员也好,政治家也好,有一个能力叫做变脸,那翻译成另外一句话叫做永不变脸的能力,变脸的能力是不带着情绪,永不变脸的能力就是永远活在目标中,永远不把愤怒放在别人的身上。这两人就像我们从平凡到卓越里面说的:真正的高手并不是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直奔主题的那绝对是销售员,高手都是首先寒暄,见面不谈业务都在聊天,结果就这样地把业务给谈成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慈禧寒暄:“什么时候到来的北京?”李鸿章回答:“昨天来的。”然后慈禧说:“看起来精神还好。”就像孔夫子在论语里面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个时候马车很慢,不像现在有高铁,那个时候可能一见面就是终身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那李鸿章说:“臣鞍马上过来的。”他的意思是:我是从武臣到文臣的,所以我是鞍马上过来的,我身体并不差,平时也重视调养。这个时候李鸿章,顺便就从寒暄扯到他真正要讲的话。他说了三句话,那这三句话分别代表三种意思,第一句话叫做孔圣人说的食不厌精,第一集最开始那两分钟李鸿章最喜欢吃的叫做清蒸的松口鲜鲈鱼,这句话他是讲给讲给光绪听的,食不厌精,事不厌细,做一件事情重在细节,不能着急和粗心大意,很急的去做一件事情,可惜光绪听不懂,并且一脸的不耐烦,他后面接着说:“臣的属下背后都叫臣李鲈,因为我喜欢吃鲈鱼所以就叫李鲈了。”慈禧说:“这底下人也太没规矩了。”李鸿章说:“他们也没有什么恶意,臣也懒得生气。”他第二句话意思是:你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太跟员工去计较,他只要是愿意把事做好就够了,做不好你让他走就好了,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他又接着说:“臣的第二个心得是每天早晨有一次散步,这还是臣的恩师曾国藩在世时,留给臣的必不可少的功课,做任何活其实都是做农民活 身体摆在第一位,那重要的是身体。”慈禧一听听:“巧得很啊!我也散步,只是在午后散,而李鸿章你是清晨散,你每次走多少步?我是走999步。”慈禧自己自问自答。李鸿章拍马屁就像追女孩子,李鸿章听后说:“九九归一,太后连散步都合乎天数,你做什么事情都是讲天道的,臣不行,臣没个章法,只走的把身体走得微微发热就行了,顺乎自然。”李鸿章的意思就是太后生日不要去走这个形式主义,重要的是国家国富民强和你身体健康平安,可是慈禧听懂了顺乎自然,走的身体发热就好。慈禧听不懂他的意思,她认为:谁让我生日过得不好,我叫他这一辈子过得不好。后面两个听懂的人更可怜,光绪他觉得不管怎么样他不可能输给慈禧,因为慈禧死的时候七十三岁,光绪死的时候三十八岁,我熬都熬死你,可是光绪却做不到,看得破忍不下,所以不管光绪怎么死的,用中国一句话叫做:天作孽有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外一边,坐卧不宁的翁同龢觉得这两个人感情看起来好,不只扯公事,私事都能够扯在一起,翁同龢缺乏修养,第二段话想说给慈禧听:“臣脾气暴躁,怒火伤肝,所以我要常常做些怡情的事情,比如说弄弄花草,臣对养鸟也很有兴趣,哦!对了,臣的属下盛宣怀,半年前觅得一只印度产的鹦鹉,它极通人性,我给太后带来了 以博太后一笑。”这个时候他把要捧的人也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他为盛宣怀谋福利,通过这件事情直接把盛宣怀推荐给她,在管理中犯了错都是管理者的错,但是有功的时候你却要给底下人机会,否则底下人不会跟着你,所有的功都是你的,所有的错都是员工的,一犯了错都是员工有问题,那他们肯定也不会服从。所以李鸿章第一是提醒太后到了这把年龄了,不要脾气暴躁,伤的是自己的身体,怒火伤肝。第二是推功揽过,立刻把盛宣怀给推出了,那慈禧随即问盛宣怀在哪里,李鸿章说就在殿外候着。

盛宣怀会如何面对慈禧呢?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在中间又能够学到什么呢?

各位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犯上直言阎敬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