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手机的旗舰版本,几乎有同样性能的硬件,但是操作的流畅性、app的生态环境还是能带来不同的用户体验。这主要是由于手机操作系统不同。
从生物的结构上看,人和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据心理学研究成果,人和人的智商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为什么人和人在专业、成就方面会产生天壤之别?
我认为,在包括学习领域在内的任何领域,顶尖高手和普通选手的本质差别,不在于具体的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知识储备量,而在于心态。心态就像是人的操作系统,是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决策风格,也是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那些顶尖选手的学习心态,发现他们有一些共通的取向:主动、思辨、灵活、聚焦、坚毅、自信、平衡。
主动
学习让人获得终极的自由。学习一项技能,可以成倍地扩展自身的能力。学习自然科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学习社会科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学习艺术,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人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获得基本的生存本领,实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最低目标,还达成了与自然的和谐,与同胞的和谐,与自我的和谐,获得清澈、澄明、宁静的心境,享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主动学习,就是要积极、自主地去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项痛苦的任务。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
主动学习,就是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校、老师、书籍,都是帮助自己学习的外部力量。在这种认知角度下,就能充分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让资源为自己服务。
主动学习,就是要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以提升学习表现为短期目标,以提升学习能力为长期目标,一切学习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
思辨
思辨能力是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保证。
思辨能力也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中国学生往往缺乏思辨能力,这是教育理念本末倒置带来的恶果。我们的教育长期让学生关注问题的答案,强调记诵最终的结果,而忽略探索知识时的过程。
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他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如果你没有思辨能力,你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今天看了张三的文章,觉得有道理,明天看了李四的评论,又觉得李四说得对。
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学习贵在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东拼西凑,不可能记得牢,即使记住了也不会用。只有经过思考,和自己的体悟、经验整合在一起,知识才有意义。有的同学,总是机械地、程序性地学习,让他把课文念三次,生词抄一百遍,他都能去做,他甚至企图用这种办法去学习数学、物理,恨不得老师给他列出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要点,最好编成顺口溜,好背好记。这类学生,学习态度挺好,但采取了低效的学习策略,他其实是在回避学习的核心劳动——思考。
学习缺了思考,就像人间失了太阳,再难见到光亮,就像鸟儿断了翅膀,再难长空翱翔。
灵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气质、禀赋,学习方法虽然有共通之处,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个人。
不要僵化地、教条地套用别人的经验。这就像去商店买衣服,光看是不够的,总要上身试一试效果,如果不合身,就要换尺码,或者买回家自己剪裁修改。借鉴他人的经验,关键是要适合自己,所谓的“活学活用”,就是这个意思。
灵活但不能随意。灵活是指手段灵活、途径灵活,但一定要建立在目标明确、方向明确的基础上,否则就成了飘忽不定、自由散漫。
灵活,就能破除“求全”的执念。一本书,不一定要按照顺序读,也不一定要每一章都去精读,要大胆取舍,为我所用,不要被书本带着走。
聚焦
只有聚焦,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蓄力,突破瓶颈。
只有聚焦,才能照亮认知上的盲区,警醒自己不要再次踏入误区。
具体的某一次学习行为,时间跨度少则三四十分钟,多则两三个小时。心神一定要聚焦到有限的主题上,带着明确的目标感,来完成学习任务。
聚焦,可以帮助我们静下心来,腾空大脑中扰乱学习的纷杂因素,让思维进入快车道,进入高效率状态。
做练习同样要聚焦,不同的练习,有着不同的目的。如果是课后作业,要把心思放在梳理、巩固基础知识上,重点看思路顺畅与否,套路练熟没有,而不要太计较用了多长时间。如果是大考前的模拟训练,则要高度关注做题的速度、正确率、应考的技巧。
坚毅
肌肉的生长伴随着酸痛,思维的整固伴随着劳神费力,瓶颈的突破需要积攒足够的心理能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一粒粟到万颗子,倍增的收益足以给人激励,但春种秋收之间,有着长达半年的跨度,这个时间差,也足以淘汰没有耐心、没有坚毅品质的人。
读一次心灵鸡汤,打一针鸡血,可以振作一天、两天、三天,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日渐庞杂,几次挫折就足以浇灭最初的热情。不信你去翻一翻同班同学的教科书,前两页,大家的笔记都是工工整整,重难点记录得满满当当,可是越往后翻,书本越干净。
能帮助你坚持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就是坚毅的品质。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想退出的时刻,耐心一点,在最想放弃的瞬间,坚持一下,咬紧牙关拼一把,就会柳暗花明。惰性是人之常情,能战胜惰性更是人最宝贵的精神。
自信
望梅止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路长人困蹇驴嘶,行军路上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意念中的“梅”成为动力。“梅”象征着信心,是对未来境况抱持的积极期待,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心理低潮。
自信不是空喊几句打鸡血的口号就能有的,它建立在点滴成功的基础之上。身经百战而不殆的将军,自然有睥睨天下的底气。一次失败,并不能撼动长期积攒的自信,可怕的是不能从失败中习得教训,一败再败才会信心全无。
如果你感觉已经失去了自信,请从最小的目标最小的计划入手,逐渐找回成功者的心态。自信是一点点丧失的,现在你可以把它一点一点找回来。
平衡
平衡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关于学习,有很多道理,有时看上去截然相反,其实它们都是对立统一的,你要能够把握这种平衡,这便是学习艺术性的体现。
学vs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诚哉斯言!
学,是吸收现成的经验;思,则是靠自己来探索和发现。
学和思要结合起来,对所学的东西进行仔细的辨别,批判性地吸收。
只学不思考,知识学得越多,体系变得越乱,因为失去了思考,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只能是叠床架屋般,成为一个个信息的孤岛。
只思考不学习,效率太低。人类社会已经高度分化,每一门学科,都是无数智慧的头脑沉淀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经验,如果你对这样的智力资源视而不见,企图全凭自己的思考完成学科的入门,岂不是痴人说梦。
具体到中学阶段,学就是从阅读教材、课堂听课中吸收知识,从教辅书上学习例题的典型解法,学习借鉴他人的笔记、知识结构。思就是在作业、解题的环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预习时,用一定的时间来尝试探索,在复习时,自主、独立地理清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
理解vs记忆
理解,关注的是一个定义、命题的内部,它回答的问题是:定义为何提出,如何提出?命题为何提出,如何证明?
记忆,则承担着把定义、命题模块化的任务。模块化了的知识进入了人的长期工作记忆,才能及时抽取、调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有意义的记忆,也比较容易迅速、牢固地记住。反对死记硬背,是反对在尚未理解的情况下,企图用笨办法机械地背诵,反对的是“死”和“硬”,而不是“记”和“背”。
有的同学走另一个极端,认为文科学习才需要背诵,理科知识不需要背诵。结果呢?由于没记住常用的重要结论,当他看到题目时,就不容易看出题目的本质。就算看出来,也只能费时费力地推导一遍,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既要深入理解,也要重视记忆。尤其是面临大考的同学,可以用口头复述、笔头默写、听写、互问互答等方式,准确、牢固地记忆常用的结论,做到“平时记得住,考试想得起,结论背得准,习题做得快”。
输入vs输出
从外界吸收新的知识,是输入。向外界宣扬自己的理解,是输出。多数同学在输入环节做得还不错,但是很少主动地向外输出。
教学相长。为什么老师比一般学生理解更深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输出环节上有持续的练习。
输出可以刺激我们优化认知,优化表达,也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交流。
中学阶段,输出主要就体现在作业、讨论等活动中。作业中的解答题是书面形式的输出,一定要做到规范。这其实是在为未来撰写学术论文奠定基础。讨论是就自己的疑惑向他人询问,或者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在苏格拉底式的一问一答过程中,清晰的思路就会浮出水面。
工作vs休闲
一个人如果不会休息,他就不会工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正常的节律。
休息能保证更好的工作状态。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更有力度。
有的人爱走极端,心血来潮时废寝忘食,连续奋战几天几夜;心情低落时,感觉百无聊赖,开始拖延,甚至产生重度的焦虑和抑郁。其实,按照一定的计划,细水长流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才能可持续发展。
个人vs社交
内向者在禅茶一味中享受孤独的喧嚣,外向者在觥筹交错中享受喧嚣的孤独。人有天赋的气质,内向者适当进行社交活动,不要绝对封闭自己,否则很容易沦为孤芳自赏。外向者则要偶尔尝试独处,观照自己的内心,否则很容易随波逐流。
学习也一样,有的同学就喜欢自己闷起头来搞事情,有了疑惑也不去找人讨论。有的同学从来都不自己琢磨,一有问题就马上去问老师。我看,最好还是平衡一下。
得失心vs平常心
得失心强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计较得失,好处是可以逼迫自己释放全部潜能,尽量做到完美。坏处是眼界短浅,气量狭窄,不能容忍一处小小的失误,不愿意耐心等待。很多事情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时间来催化,若得失心太重,很容易在遇到几次挫折之后就偃旗息鼓。
这样的人,最好能修炼出一颗平常心。平常心不是平庸心,它是指淡定、宽容、有为。清华大学老校歌中有一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就是平常心。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相信自己,相信时间,关注的是过程的完美,不去过问结果这种还很遥远的事情。在体育比赛中,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基本动作做到位,发挥平稳,兴许就能得到奖牌。如果我们想的是一定要得到金牌,反而往往会患得患失,铩羽而归。
速度vs质量
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速度适当慢一些,是为了不丢失关键环节。
快和慢不是用钟表上的时间来衡量的。
学习时,你得让自己沉浸在建构知识的气氛中,你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思维程序在优化、在升级,那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觉得时间有流逝,你会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真正的提升都是发生在这种状态下。
所以,追求快还是慢,这本质上不是问题,学习本来就是得结合自己的状态,调整节奏的。你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才能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布局和谋划时,宜慢。执行和实战时,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