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带有人工智能属性应用的普及,它被神化已经很严重了,都认为它很强,很高级。事实上其与真正的“智能”,还相去甚远。那些还在相信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的人,别傻了。
近些年,有很多专家都在大肆鼓吹高科技将要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强化机器智能接近人类甚至是高于人类的认知。
如机器人,自动车,人工智能等等,更是号称要“取代人类的工作”。
无人超市,自动驾驶,银行裁员。。。
妈耶,人工智能来了,工作要丢了!
是不是很焦躁?是不是很恐慌?
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等等,
一个个看不懂的概念,频频轰炸着人们的认知。
有没有很懵逼?有没有很无奈?
那些大放阙词的AI专家,有多少是真正读过脑科学研究成果,研究过人脑,做过人脑实验。
调查结果:几乎没有。
印第安纳大学著名认知科学家Douglas Hofstadter 曾指出,这帮所谓“AI专家”,对人脑和意识的工作原理,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却狂言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不把精力花在深究何为人工智能及局限性在哪上,他们的心,正在被机械化蚕食,消失掉了人性,甚至忘了自己是一个人。
人的需求和价值是什么?
他们通通都忘了。
所有不懂得人类需求的人,跟机器没什么区别。
由于带有人工智能属性应用的普及,它被神化已经很严重了。事实上现在的人工智能的水平,跟真正的人类智能,还相去甚远。
AI专家们特别爱制造“神经元”一类看不懂的名词来吓唬人,说什么算法的启发来自于人脑神经元的工作原理。
套路无非就拿出个模棱两可的词汇来给所谓的“高科技”摆酷装X。
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东西,硬是拧到一起(这般放荡无耻,不得不服啊~)。
为了迎合市场,各大公司亦各自亮剑,为自己的AI产品取个响亮名字,如 Siri,Google Assistant,微软小冰等等,
这些打着“AI 技术”旗号的“个人助手”,
本质上只是个含有语音识别功能的工具。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能叫做“智能”的成分?
呵呵,你懂的。。。
我每一次用 Siri 都会被它的愚蠢所深深折服,总有想砸掉水果手机的冲动。
其它类似产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切看似高端抽象的事物,大都是糖衣炮弹。
说一点深入性的话题,如若看不懂,没关系,可以跳过这一段。
像我一样,学过编程的人都知道(这里要插一句,珍爱生命,别做程序猿~)。
在程序语言的世界里,有着“语法”和“语义”的差别。
要生成一个程序,是要经过多个步骤才完成(这里且说三个)。
写完的代码文本,首先经过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才会到语义分析器,只有到了语义分析器,机器才会明白,程序到底要干什么。
做个对比,就会明白,这些语音识别功能的工具,只是相当于程序语言的词法分析器,一些 AI 系统,最多就相当于程序语言的语法分析器。
可悲的是,大部分 AI 系统连语法分析器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到不了语义分析器这级。
连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都没搞明白,更别想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就是为什么 AI 研究了大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都还只是一个虚幻的梦的真正原因。
拜托,别浪~
所有不基于科学体系的研究,必将注定失败。
很多人都被微软小冰忽悠过,咋一看真能理解你说的话,然而聊一会你就发现,小冰不过是一个“网络句子搜索引擎”而已。
它只是按照你句子里的关键字,随机搜出网上已有的句子。而大部分句子出自问答类平台,比如百度知道,谷歌,知乎等等。
若你想验证一下,很简单,就是反复发送同一个词给小冰,比如“我是帅哥”,看它返回什么内容,然后用这个答案到百度或者谷歌里搜索,自然就能找到那个回答的真正出处了。
人啊,都喜欢自欺欺人,你觉得它回答得很有“诗意”,就以为它是在跟你对话。
错了,那回答只是牛头不对马嘴。
你所有的晒,大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那些在朋友圈晒的跟小冰对话的人,都只把其中“符合逻辑”的部分截图下来,然后惊呼:“哇,小冰好有趣!”, 没贴出来的对话,几乎完全是鸡同鸭讲。
我并不是说这些带人工智能属性的产品完全没有价值。
语音识别工具如 Siri 等,在开车的时候,有很好的用处,因为开车时操作手机容易出事故,所以可以利用语音控制。
傻机器有傻机器的价值。
我不反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和研究,
只是认为不应该过分的神化它,夸大它的用处,甚至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它上面。
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将人类的智慧集身于机器上,
能够做到将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算能有效的结合,才是人类社会的最大荣幸。
想要获取更多我的文章,就来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