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1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1

请与最爱历史君一道,去听听大唐盛世的狂士与歌者,不为人知的晚年。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2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3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4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5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1

每次读诗人冯至的《杜甫传》,心中总是生出一些疑团:在长安困顿十年的诗圣杜甫感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时,诗仙李白在哪里?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叛军抓走,又出逃追随唐肃宗,当过左拾遗这样的小官,后被免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时诗仙李白又在哪里?李白和杜甫之间的那些事儿,曾被传为美谈,也被当今某些好事者当作梗,以杜甫赠李白的诗多,而李白回赠杜甫的诗少而被当今某些人当作笑谈。每当这时,我的内心便涌起浓黑的悲凉,觉得人类即使进入到二十四世纪,若无更多的人真正地去探寻历史的真相,仅凭几句传闻便自娱娱人,很可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或者娱乐至死的深渊。人无完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客观存在,就像今天所有活着的人一样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当某一天来临,一代人的生命先后终结,很快也将成为历史,被误解被扭曲却无法申辩,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幸好最爱历史君依据有限的史料,梳理出了诗仙李白的最后岁月,作为大唐盛世的狂士与歌者,他不为人知的晚年,一定会有许多读者像我一样,急于解除在心中埋藏多年的历史谜团。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唐帝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时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然后我们盘点一下诗仙李白的生平,他出生于公元701,卒于762年,请读者诸君注意安史之乱发生和结束的时间节点,相信您也会发出惊叹:诗仙李白若再迟一年离世,就能看见平叛胜利后的长安。可是历史从来不容许假设,而我们知道诗圣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全过程,有史诗级的作品“三吏”“三别”和大量被称为“诗史”的律绝流传于后世。那么问题来了:诗仙李白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究竟在做些什么?他到底在安史之乱中经历了什么?为何晚年的许多作品少有人提及?

英雄末路,诗仙李白的最后五年,被命运扼住了喉咙。自从诗人在浔阳登上永王李璘的楼船,他的理想和抱负在两三个月内就被迅速燃尽,余生抱着一堆灰烬,四顾茫然。他一遍遍地解释,一次次地找人,落笔皆是苦涩的诗句。
他早些年被公认为“谪仙人”,为人潇洒,诗风豪逸。但到此时,那口“仙气”已然离他而去,他像个掉落凡间的孩子,惊恐无措。权力与舆论强加给他的罪名,以及由此带来的牢狱之灾和声名受辱,让他在最后的年月里痛苦不堪。他的处境,正如他的“小迷弟”杜甫当时所写的——“世人皆欲杀”。
他,李白,大唐盛世的狂士与歌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变成了一个国人皆曰可杀的叛国者。他无数次执笔写诗伸冤和抗辩,一次次还原被权力篡改的真相。但大唐的子民,以及后世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只愿意诵读他喝酒吹牛时豪情四溢的诗句,没有人愿意去读他晚年那些悲苦、泣血、隐晦的诗行。
每个人只当这个真实的诗人,没了人生的最后五年。即便有,也是狗尾续貂的五年,声名败坏的五年。历史就这样书写了一个人生断裂的李白。直到宋代,直到现在,李白参加永王李璘起兵的经历,仍被当作叛国谋乱的污点,“文人之没头脑”的体现。根本没有人在乎他本人在乎的真相。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1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居士/海滨:诗仙的晚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