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2H」小悟

「2W2H」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最核心的点就是“问题”,因为“问题是什么”很重要。自己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定义(对研究问题的各种表述)就体现了自己对这个研究问题的理解情况,所以才会有:问出一个好问题(question),问题(problem)就解决了一半。而要问出好问题是需要基本功的,而问问题的基本功又是通过不断地问各种问题并总结改进、迭代优化而来的。

本文希望思考一下一个问题(problem)的「2W2H」与该问题之间的具体联系。

Why: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Why是问题或议题(issue/trouble/problem)的表现,或者说其结果、造成的影响,这是可以观察、感知到的“数据”;

“观测数据”(如观察记录到的社会现象、物理现象)往往是被“观测者”(观测设备以及操作者)滤波处理过的,这是观测手段必然的结果——用眼睛看就只能看到反射到眼睛里的可见光部分,并且戴着墨镜看和盯着望远镜看又不一样……因此“观测数据”只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噪声干扰污染的映射而已,既然是映射,必然有某种模型对应着,不管是否简化,比如思维模型。

建立这些模型并不是为了去重构一个世界,而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更好地生存乃至生活,因此,是允许模型有所近似简化,或者局部有效(但自己得清楚并尊重其局限性,然后可以尝试跳出模型本身,通过修改模型来打破模型本身的局限性——这也是“钥匙往往不在锁旁边”的一种解释,改变一件事物时需要在比这件事物维度更高的空间才能进行,否则只是换了一层皮的形态变化而已,谈不上质的改变)。

具体来说,Why就是在问:

针对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哪些观测数据及其描述?

What:这个研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What是问题或议题的本质,是研究者对其做出的逻辑分析和判断(带有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

有了“观测数据”,就必然涉及到对这些数据的理解,也就必然涉及到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而这个操作就因人而异了。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自身的知识容量和思考方式的不同,所采用的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深度、广度都不同,自然分析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同,随之引申出来的判断和决策结果自然也不同——这也就是说,对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而行动则直接影响了问题的进展,所以才有“问出一个好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的说法,剩下的一半只不过是执行罢了,用真实的和物质世界碰撞的行动带来变化,从而推动问题的变化,带来矛盾的变化,最终消除或转化矛盾,从而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What就是在问:

针对自己得到的观测数据,自己分析得到什么结论,进而有什么判断?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① 清楚自己的逻辑分析链条:自己的分析方式是隐形的,如果不明确指出来的话,就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最终返回的只是一个结论(或开放式或闭环式)

  • ② 明确结论的主题和适用范围: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时,需要指明其核心以及边界也即其主题和适用范围(不妨将这个“边界”理解为事物的多维时变属性边界,“时变”意味着时间维度是必然存在的,也即变化是永存的;也可以将“边界”简化为“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两类条件:边界条件对应时变属性参数的变化范围,包括一般为单向变化的时间参数;初始条件对应时间窗即时间参数的变化范围下时变属性参数的初始值),相当于给结论画一个圆用来“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才好辨别不同结论之间的好坏即适合不适合实际情况。

How: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How是针对问题或议题的判断与决策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主要体现在执行方式和步骤上。

行动自然也是具有时变属性的,因此有过去、当下和未来,也就是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不同阶段(相当于加了时间窗)的“定解条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不同的——行动前要有调研有计划,行动中要有记录有反馈,行动后要有复盘有迭代/改进。

具体来说,How就是在问:

针对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该怎么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上,使之成为现实?

“有效地落实到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高效执行任务(达成目的)?而高效行动需要三要素:目标、方法和行动——目标要聚焦,方法要闭环,行动要反馈。

也就是说,需要将待完成的任务或者待达成的目的进行纵向梳理(时间轴),列出一系列“连续(一环扣一环)”的小任务,并由此拆分成多个小目标(可以对应着里程碑事件),每个小目标对应一部分小任务。这样,就将铁板一块的艰难任务分解成了多个跳一跳就够得着即挑战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子任务。

然后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行动,比如有的人需要外部激励,有的需要内心认同,前者可以采用对外立Flag、对赌协议等游戏化技巧,后者可以采用重新赋予行动以重要意义的自我暗示技巧。零散的技巧或许能解决零散的问题,但完成一项对自己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时,就需要系统性的方法了,也就是方法要有可以螺旋循环上升式的闭环结构,这也就是良性的SOP(标准工作流程),俗称大法、套路。

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剩下的就只是“干”了!动手去做是行动的本质,目标和方法都只不过是为了降低自己干的过程中的阻力,提高自己干的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许岑曾说:你想去哪里就直接去那里。其意思就是你想做什么就直接去做,不必想太多,人生更需要的是尝试,而不是徘徊,做错了就立即改正,跌倒了就再站起来。只是做一件事,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我们却是活在当下这一刻,记忆也存在一定长度的时间窗,因此用短暂的一刻或者一小段时间来解决占据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本就是困难的。只有看到并尊重、接纳该困难的存在,了解该困难源于由局部预测整体的误差,才能坦然接纳自己的有限性/局限性,才能更自然顺畅、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求助,无论是人还是物——这就应了荀子《劝学》里的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善假于物”的前提便是得看到并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有限个体的局限性,也正因如此,才会敢于联合别的个体、使用工具来突破自己的局限性,成为一个格局更大的一个人。

不能接受求助行为(不论是帮别人还是被人帮)以及学习使用工具(提升生产力的工具),就无法突破自己个体的局限性,成长就会陷入瓶颈,长时间下就会固化,成为一个机器人(@文刀 不能更新谓之老)。

How Good/Bad:这个问题处理得有多好/坏?

How Good/Bad:How是针对具体行动的结果或影响的预期,主要关注行动的深层价值和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How Good/Bad就是在问:

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会产生哪些或长远或深刻的影响?

凡事皆有利弊——利在何处,如何扬长;弊在何处,如何避短。这就是在主动识别并管理风险,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作为会思考的高等动物所与生俱来的优势,有却闲置不用就是极大的浪费)。

行动本身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交流方式/通信方式,交流是复杂的,其中纷繁的信息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联系(至少是“上下文”相关联的),这些联系就是行动在完成任务、达成目的之外的“深层价值”了,如果能够看到这些联系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些联系为别的事情服务,自然就能提高自己的效能。如此,也便更能领悟矛盾论与实践论的观点,并为我所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W2H」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