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写作——最需要练习的七种写作技巧

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群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内容是:她用四个小时写了一篇文案,稿费为1500元,还附有聊天记录和收款截图。

我相信这条朋友圈在她那里一定很热闹。因为现在写作没有高门槛,只要你想写,就可以写,各类写作平台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

市面上也有许多的线上写作课,可以学习和提升写作能力,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写作经验的零基础的人来说,市面上的写作课不太适合,因为方法多,干货也多,对于完全零基础的人来说是没有用的,一口也吃不成一个胖子,道理都懂,一到动笔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所以一定要多看书,多记录,最好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我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一套王鼎钧先生写作系列的一套书,先看了这本《作文七巧》。

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太适合零基础写作的人了,而且越早读越好,建议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读这几本书,绝对是非常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书中汇合了写作最基础的七种写作技巧,“直叙,倒叙,描写,抒情,归纳,演绎,综合”这七种写作技巧你或许听过,但是绝对没有王鼎钧先生说得精彩。

书中前序中杨传珍女士说:他在给你“一瓢水”的时候,其背后拥有汪洋大海。

这一点我十分赞同,每种技巧王鼎钧先生都用大量的文章故事一层一层地解析,十分生动形象。这些独到的解析背后,是由非常强的文学功底在支撑。

说直叙时,王鼎钧先生总结出直叙想要写的出彩,就要有三点要素分别是:起落,详略,表里。

起落:用《桃花源记》的开头部分举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里起头平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有起势)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大起)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落下来)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起)

短短一段开头,起落如此之多,就已经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了。

读者反应的强弱=文章的起落

详略:同样以《桃花源记》做例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山中人的生活环境,状态等着墨较多)

诣太守,说如此。(而在渔人跟太守报告时,只用了六个字,试想在那个年代,一个乡下渔人想要报官见太守,中间花费多少周折我们不得而知。)

想写好文章就要遵守“有繁有简”的原则,知道那些地方应该着重描写,那些地方可以一笔带过。不需要处处都写的仔仔细细,这样的文章会显得太过拖拉,没有重点。

取材有主从,文章有繁简

表里:还是拿《桃花源记》举例

这篇文章是通过渔人的经历来叙写的,渔人眼中的桃源是一个表面,叙写到山中人叮嘱渔人保守秘密的时候露出一些里层来。

山中人可能觉得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是觉得还是不收管辖,自由点好,渔人在的时候,说不定已经秘密开了几次会,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段的里层因为看不见,可以引发读者自由想象,也增添了些韵味。

文章的材料有隐有显,可以形成一表一里

在说到写描写技巧中的比喻时,我们平时用的基本比喻句型是:“像……一样”。

王鼎钧先生举例:“语言的价值像银子一样,沉默的价值像金子一样。”这样的句型未免呆板,可以简化为“语言是银,沉默是金”,不用“像……一样”,而用“是”,这是变型。

又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中的“想”也是一个变型,由花想到她的容颜,因为她的容颜像花一样,由此看来,比喻的发生基本全靠人的联想。

而抒情文以情为主,它可以由事由理引起,但文章里的情“淹没”那事那理。借景生情,情溢乎景,因事生情,情溢乎事,临地生情,情溢乎地,睹物生情,情溢乎物。

议论文中的归纳法是将“已知”的归纳,是“温故”;演绎法是探索“未知”的东西,是“知新”。文中说到一个小故事十分贴切的形容了归纳法和演绎法:刘伯温和诸葛亮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前知五百年是归纳的功夫,后知五百年是演绎的功夫。

本书的附录中还有习题叫“希望你来做”,这习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它没有答案,所有的题都要靠自己仔细揣摩。

这本《作文七巧》绝对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写作指导书,讲解得十分透彻,以前我觉得技巧性的东西都很枯燥乏味,但王鼎钧先生的这本《作文七巧》绝对是打破了枯燥的概念模式。对于想学习写作的人来说,一定是必看书籍之一。

以上所述都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里面的一些例子需要自己仔细品读才能体会其中深意,我就不在此画蛇添足了。

ps:对于如何提高写作技巧,我一般是这么做。

第一,多揣摩书中内容

第二,多找文章进行分析

第三,就书中内容进行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零基础写作——最需要练习的七种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