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

文/沐恩佳音

趁着下课的间隙,女儿佳音赶紧跑到楼下排队做核酸。几分钟后,佳音进门就气呼呼地嘟囔:“吵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还向她道歉了,她还对我发脾气!”

我赶紧走过去关切地问孩子:“怎么啦?人太多,没做成核酸吗?谁吵你了?”

“那个做核酸的阿姨!我不小心扫错码了,她翻着白眼儿说‘你不用做了‘,还把打开的棉签直接扔了!我又不是故意的,冲我发哪门子脾气?”佳音的话还说完就开始哽咽,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什么扫错码了?我刚才把你的码不是给你找出来了吗?”

“是啊,路上我也没动手机呀,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什么时候划住手机屏了,我扫码后就去做了,但是听到旁边报出了的我哥哥名字。我赶紧向她道歉,说我不小心刷成哥哥的码了,能不能换成我的?她直接生气地说把你的码扫一下走吧!她还翻着白眼儿把手里的棉签扔了。”

我把佳音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站在她的角度说:“你一定非常生气!你气坏了!你气得想骂人!你是扫错码了,但你不是故意的。你向她道歉了,她还对你发脾气!这让你非常委屈,对不对?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小孩子!她翻白眼儿伤了你的自尊,她扔棉签说明你的错误让她非常生气。你气得直喘粗气,你气得浑身发抖,你委屈得眼泪就要流下来了,对不对?”

“嗯,就是!”佳音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那我现在就去找她,问问她为什么用那种态度对待我的女儿!”我假装换鞋出门。

“别去找她了,妈妈。她们一大早就出来工作了,忙到现在估计也累了,刚好我扫错码,增加了她们的工作量,她又累又烦,发脾气可能也是实在忍不住了。我就是想向你发发牢骚,现在没事儿了。你去忙吧,我要上课了。”佳音忽然拉了拉我的胳膊,示意我不要出去找人家。

“好,那你赶紧去上课吧。妈妈下楼买点儿菜。”我轻轻拍拍佳音的后脑勺。

我下楼后先去核酸小屋,问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刚才我女儿来做核酸,她说不小心扫成她哥哥的码了,做了核酸才听到声音,赶紧又刷了自己的码。孩子刷了两个人的码,只做了一次,等下哥哥还能来做吗?”

“没事儿,我知道这个情况,刚才我们把哥哥的码删除了,不影响等一会儿哥哥来做。”志愿者热情地对我说。

“好,谢谢!刚才孩子不小心刷错码,增加了你们的工作量,抱歉哈!”

“没关系,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志愿者连连摆手。

事后感悟:

孩子遇到了委屈,只是想向父母发发牢骚、倒倒心里的苦水,寻求一下父母的安慰,不一定希望父母去替自己出气。

如果我听完佳音的叙述,直接来一句:“多大点事啊,值得生那么大的气?是你扫错码增加了别人的工作量,别人不高兴没错呀……”

这样,孩子自己心里的情绪不仅没有及时流通,我们的指责和抱怨会让孩子更生气、更委屈、更压抑,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当我们平静温和地抚触孩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情,替他们说出了心里话,允许孩子的情绪彻底流动,帮助孩子放松下来,他(她)自己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流通,它们就会在孩子的身体内形成自我攻击,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让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