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开展,方能有效高效?记住这四个字:涵咏咀嚼

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针对文革时期的语文教学状况,发出了“少慢差费”沉痛呼喊;人们痛定思痛,于是提出了“多快好省”的理念,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那么,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走上“多快好省”的快车道了吗?我觉着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么几件事,答案大家自能知晓。

第一,应试教育。这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也不能免俗,所以,新时期以来直至今日的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应试教学,而应试教学的基本特征又是什么呢?就是题海战。教师教学一篇课文,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而是考虑通过这篇课文如何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成绩。试想,如此扭曲的语文教学能使语文教学走上大家都期盼的“多快好省”的快车道吗?

第二,世纪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1997年由《北京文学》引发的世纪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对新时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应试语文的一次大抨击。讨论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效果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判(比如有人说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是“误尽苍生”),几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第三,当今教学研究上的时髦追求: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这里,我不想跟着在这方面自认为很“专家”的“专家”们鹦鹉学舌式的谈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高效教学”,也不想谈我对“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拙见,我只想指出的是,单从这个追求所使用的这两个概念的字面意思上人们应该不难嗅出,当下的语文教学还在经受着“少慢差费”的困扰,还没有走出“少慢差费”的怪圈!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

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主因是政治运动,那么,今天的语文教学依然改观不大,依然备受社会诟病,其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求快贪多造成的。前段时间,笔者所在学校组织老师听评高一年级的语文课,老师们上的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诗歌单元,有4首诗: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尽管老师们都很认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课上得颇富特色,但有一点却是笔者听完课后深感极不妥当的,这就是上得太快。上课如同蜻蜓点水,如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丢弃了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积累。

不论是哪一首诗,老师们在教学时,为了赶进度,都严格按照课标的规定: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组织学生朗读,大体流程是:教师范读(或视频朗诵)——学生自由读——点名学生读——学生集体读(或分组读)。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诗歌内容、思路、表现手法。这种教法从表面来看,好像也合乎语文教学的规律。

但细细分析,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丢失了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根。换句话说,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积累。谁都知道,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是毛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有许多锤炼得极其精彩的词语、句子。教学这样的课文,这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我们能弃而不管吗?如果是这样,我们所上的课还能叫语文课吗?试想,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交给学生的究竟是些什么?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专业的语文教学吗?这样的语文教学社会能不诟病吗?

2015年第7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了江苏如东高级中学于建生老师的《真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一文,文章从理论、课例、做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真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这一命题,读来启发很大。

朱老师的这个论断使我想起了20多年前张厚感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学习语文是个慢功,着急不得,突击不成,就像收获橡胶,要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通悟。”张先生的这段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可惜的是,我们很少有人理会。

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有一首谈读书的诗,其中最有名的两句是: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

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在《教约》中也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上述的情形和论述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快不得。

语文学习为什么不能求快呢?

从语文学习的内容来看,语文学习就是学语言:学习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时间长、且需付出十分艰苦的劳动的过程。拿语言理解能力来说,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语言文字十分敏感,有这种能力的人读一篇文章,对文章遣词造句的优劣高下会立马做出判断,说出个一二三来;相反,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使给他一篇文采极佳的文章,他也感受不到,尝不出香味。而就对语言文字的这种敏感能力的获得上来看,可能有天生的,但就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得靠后天的努力;而后天努力的绝佳时机就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

但是,写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做,学生才能获得对语言文字的这种敏感能力呢?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也不想在这篇文章里展开分析。我只想指出的是,现行的这种以求快为主的、走马观花式的语文教学肯定不能交给学生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获得要靠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呢?答曰:咬文嚼字式的语文教学。

对此,朱自清先生也曾有过精当的论述。

他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这就不能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工夫。”

“我觉得课文应该分析的咀嚼;‘讲解’若是这个意义,似乎正应该详尽些。固然,我们日常读书看报,只求了解主要的意思就够了,偶然有一两个不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大概总放它们过去,懒得去查字典或辞书。这或可以叫做‘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不求甚解’而能了解主要的意思,还得靠早年的训练,那一字一句不放松的、咬文嚼字的工夫。若没有受过这种训练或用过这种工夫,而也取那‘不求甚解’的态度,便往往不能了解读物的主要的意思;这种人自以为了解,其实往往只是望文生义罢了。”

显然,这样的语文教学不是以求快为目的,而是以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欣赏、积累为目的;自然的,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就快不起来,它是“慢”的教学,“苦”的教学。

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如上引的张厚感先生的论述,它“是个慢功,着急不得,突击不成,就像收获橡胶,要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通悟。”所以,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把功夫下在天长日久的积累上,积累字词句篇,积累文本书本,积累语文知识,积累文化知识等等,只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形成;至于提高发展,则是无止境的,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语文学习的目标来看,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形成丰厚、健康、敏锐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的这个目标从时间上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从学习方式上讲,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式的敷衍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深入到字词句层面的艰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快”在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所以,语文教学快不得,语文教学必须放慢脚步。有人曾把语文教学比作农业,比作种庄稼,我觉着这种比喻很有道理。这种比喻的寓意就是要告诉人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语文不能揠苗助长,不能急功近利;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语文要按“季节规律”办事,有耐心、有爱心、有毅力,假以时日,到了收获的季节,学生自会摘得丰硕的果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教学如何开展,方能有效高效?记住这四个字:涵咏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