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工作法进阶-O到KR

1、O与KR的关系

OKR的原理是对于目标的持续拆解,从而形成一个因果的关系链,通过因果关系链的最底层的的实现向上不断进行追溯,最终达到因果关系,推导出结果。

市面上的OKR的工作法的阅读与介绍多着重于OKR的形式,但很少有介绍其本质的。这篇文章会基于对于OKR工作法有一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形式之上的方法论。

2、OKR的本质

OKR的本质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基于已知事实,“必然地”得出的推理。常见的演绎推理的形式是通过大前提与小前提,从而推导出结论。

举个例子:

任何三角形只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大前提

这个三角形既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钝角三角形。——小前提

所以,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结论

如何基于演绎推理的特性梳理出OKR

OKR工作法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于KR的制定,这也是很多介绍OKR的文章或书籍所没有详细描述的。

OKR中的O为目标,而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尝试找出KR。

1)推导O这个目标体里面的具体目标的定义,此为我们进行演绎推理的大前提;

2)结合业务本身,思考向大前提靠拢的小前提方向,此为我们的KR;

我们的实现O的条件作为大前提,我们的KR作为小前提,则一定能够推导出达到目标的结论。

假设以目标是“变得有名气”来进行推导

1)推导大前提

有名气的具体定义是:A、某方面被大众熟知;B、有许多人人认识自己;

2)跟进小前提

A、在互联网一个季度上传90份的做菜视频;

B、做菜视频的单均总播放量达到10k以上;

C、各网站的粉丝达到1W以上;

自己的做菜水平被大众所熟知,且有1w人通过B站在关注着我,因此可以认为能够达到变得有名气这个结果。

梳理出的OKR如何落实执行

梳理的OKR注意一个点:以终为始。

把每个关键结果作为方向,所有的拆解的任务基于关键结果的方向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做好:

1)复盘

实质为衡量指标的变化,我们针对关键结果应该有基础指标作为衡量,在《OKR工作法》这本书中以信心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而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采用更为客观的指标来进行衡量。

以我们举的出名为例,做菜视频的上传数、单均播放量、粉丝留存数其实都是可以用于衡量的指标,也是我们每次进行复盘的关键。

2)激励

激励主要考虑对于团队的刺激鼓励,注重分享团队的实现成果,借此拉近团队成员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理解。

3)维持

OKR的关键在于聚焦,但是聚焦不代表对于其他指标的忽视,其他会影响我们指标的因素应该保持一定的关注,只要维持在良好水平,可暂时不考虑进一步的优化。

3、目标没有完成的原因

1)团队没有聚焦

常见于初始OKR的使用者,由于对OKR寄予太大的期望,对自己的团队有太强烈的进步诉求,一次便列出了所有的想要关注的目标。如果所有的事情都重要,那么说明他们都不重要。

因此,无论如何,注重挑选出最为重要的1到2个目标作为团队的OKR工作方向。

2)没有拆解出实现途径

拆解出来的KR一定是关键结果,而距离具体的实现一定有一步拆解具体实现途径的过程。如果没有达到关键结果的时候,可能要回过头来思考拆解出的实现路径是否有问题,拆解出来的任务是否能够达到关键结果的实现。

3)缺乏充分的沟通

OKR的另一个作用是让团队的方向能够清楚呈现,让企业间跨团队的协作变得更清晰。

这个时候有利的点就在于一方面能够有助于你向上索要资源,其次能够提前进行跨团队合作资源的预留提醒。

最后附上《OKR工作法》的脑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OKR工作法进阶-O到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