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产品设计:成就需要可以测量,你知道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好,我是jadenchen。

我会以一本书或者一门课,引出一个思维模型,并逐步拆解背后的基础学科概念、适用范围,再引出相关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案例。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概念:作者提出什么概念或者见解?

2、基础学科知识点:概念背后的基础学科概念是什么?

3、模型:对应的理论模型有哪些?这些理论模型有哪些边界?

4、案例:相关的案例,特别是互联网产品案例又有哪些?

这本书是Yu-kai Chou《游戏化实战-人类行为学X游戏机制,打造产品吸引力》

我将会分两篇来讲这4方面。

通过《进步与成就感》了解了书中提到的核心驱动力:进步与成就感的概念,以及对应的心理学概念:自我实现预言、自恋、自我成就感。

这次,我结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中对成就的研究进行知识扩展。


01

概念:成就激励

成就激励

成就需要,可以激励人采取不同的行为。人们想要获得成就的原因有许多,包括外部(名望、赞扬、金钱或其他外部奖励)和内部(内在满足、享受感、达成个人目标)。

这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动机,在意识水平发挥作用,没有已知的主要生理影响因素。

成就需要可以被测量,你知道吗?

请根据下面这张小孩拉小提琴的图片讲故事。

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四个基本维度:

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

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

图片中的人物在想什么。

结局会怎样。


主题统觉测验:

心理学家Henry Murray以及David McClelland是测量成就激励的先锋,他们使用的测试工具叫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

这种方法属于投射技术。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测验者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被测验者在讲故事时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图画中的主人公身上。

默里提出的方法是要从故事中分析一系列的“需要”和“压力”。他认为,需要可派生出压力,而且正是由于需要与压力控制着人的行为,影响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成就需要测量的答案分析:

成就测试的答案对比——那上面的图,读者可以横向对比高层就和底层就的人的回答,这样可以大体知道自己的成就需要是高还是低。

02

边界

边界(什么时候情况不一样):以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成就

跨文化心理学家Harry Triandis指出,不同文化对于成就激励的重视并不相同。这种差别涉及一种基本的文化心理差异,即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这些文化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和西欧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长大的人会非常看重个人成就还有自由和平等。

与此相反的是,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中东的文化这非常看重集体主义。即对集体的忠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点。这意味着,集体主义文化通常不鼓励个人成就。即便是在向日本、中国和韩国这样的对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十分看重的集体主义文化,其强调的并非取得个人的荣耀,而是为家庭带来的荣耀。详见见个人主义-百度百科、集体主义-百度百科。

这说明了想要完全理解动机,特别是与学习有关的动机,我们不能不考虑文化的影响。

电影《芳华》也从其特殊的角度,呈现了人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当中的发展情况。对于刘峰,他的成就激励有来自个人主义部分,也有来自集体主义部分——但显然,集体主义部分影响非常大,甚至直接影响他(或者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人生轨迹。

03

本次收获

1、结合《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理解成就需要是一种心理动机,在意识水平发挥作用,没有已知的主要生理影响因素。

2、成就需要可以用主题统觉测验的方式测验出来,从而观察一个人是属于高成就需要还是低成就需要。

3、由于不同地区或国家盛行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同,不同文化对于成就激励的重视也不同,需要以跨文化视角来审视成就。

欢迎你在留言互动,我们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资料来源:Yu-kai,提出了八角行为分析法(详见官网《Yu-kai Chou: Gamification & Behavioral Design:Learn how to use Gamification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your work and life》)。这个思维模型的第一核心就是:进步与成就感。我因此而衍生到心理学的成就感、成就需求测量以及跨文化角度审视成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adenchen,可以查看以往课程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化产品设计:成就需要可以测量,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