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在中国作家榜上,她是年龄最大的上榜者,仍精神矍铄,笔耕不辍。
在民国才女之列,她是最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作为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
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在岁月的历练下熠熠生辉。
卢翎曾说:
读杨绛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12句话,让你读懂生活的真谛,重新认识当下的自己。
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
二、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我们仨》
三、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岁感言》
四、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 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
五、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杨绛
六、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杨绛《洗澡》
七、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杨绛《干校六记》
八、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我们仨》
九、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
十、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杨绛《将饮茶》
十一、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
十二、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人活一辈子,总会明白所有的快乐,所有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慢慢变淡,然后逐渐消逝。
其实杨绛先生这话,追溯到源头就是《道德经》里的那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意思是说所谓的祸福其实是互相依存的,同时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时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而好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演变成坏事。
所以凡事看淡些,人间没有永远,所有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
人生不会一直走上坡路,也不会永远走下坡路。台上风光无限的人,也曾是台下无人问津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