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什么,才是对的?

        今年的语文高考结束后,各大媒体平台不出意外地都立刻将各地考卷的作文题目罗列了出来。但显然,这次的作文题目掀起的风浪,可比去年大多了。不论是你我口中还是图片下的评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却是“入党申请书”这么一个奇怪的词。

        先看全国卷的题目。一卷是早已传遍街头巷尾的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 ,似乎是一个更趋向开放性的命题,少有地加入了想象元素;二卷是由战斗机改进对弱点防护讨论的一番拓展,很容易让人想到了幸存者偏差和逆向思维等题材;三卷则枚举三个我国经济发展的故事,要求从中选取角度来写,也很有和现实紧密扣合的意味。然而,这三个题目都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政治的味道实在是太浓烈了。卷二细看之下一股浓浓的知乎味扑鼻而来,似乎是在刁钻地挑战学生的笔尖。卷一本来能好好让学生开动创想,却硬是添加了一些所谓的 “材料” ——不外乎又是国家层面上的大事记,且在最后还加上了 “2020年全面实行小康社会” 这种意味深长的 “想象” ,同样卷三更是搬出大杀器,仿佛直接移植自党建文案的标语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题几乎如同一辙,字里字外都像一个对着学生大声喊口号的喇叭...... 很党,很强大。

        事实上,如果只是全国卷如此,那这篇杂文并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最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卷和浙江卷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往年并不主流的政治意味,甚至还更强。你要说北京卷逼着你用“青山绿水图”来夸国家是因为这是首都,做给自己人看也好做给别人看也好都无可厚非,那浙江的题目直接可以说是完全没内涵的空泛,仅凭一个 “浙江传奇” 就要求学生如履薄冰一般在钢丝上跳出海豚的舞蹈,又想往外发挥,又生怕一个不小心把自己藏了几年的梦想翻到悬崖下,摔个粉碎。说到这里,我是很愤怒,却也很惊讶错愕的:以前多地多样纷呈的题目哪去了,为什么都真的如此统一地成了我们口中的 “入党申请书” ?

        有人会说,这样难道有什么问题吗?高考,是一门很重要很重要的考试。平时所说的应试教育,应的试有且只有一个高考,以至于这门考试实际上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知识引导性很多时候都远大于教科书,老师学校想追求素质教育,得先把高考安排明白了。也就是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高考成了那根最高的风向杆。试想这次考试之后,题目寥寥数字又成了新的圣旨,纷纷下发到祖国大地各个学校,让下一年的考生再次修正他们的航行方向。唯独今年,所谓的地域上的差别几乎被抹除,因为传达的密令非常统一:请从现在开始成为对国家政治密切了解的人。这句话其实还是错的,因为不论是全国卷的那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准扶贫”,还是北京卷要求的冒号后面第一项巨大清晰的“立意积极向上”,都在暗示这句密令应修正为 “请从现在开始成为热爱祖国拥护党政而没有一丝负能量的好公民”。

        这样的暗示有点怪。至少不该出现在高考里。

        十七八岁,正是一个人思想最灵动跳跃,最富有创造力和最自由的时候,甚至说人的一生中不少有意义的想法都是此时迸溅于脑中。若要说恶,莫过于此时给这些为那些叱咤的精灵们套上沉重的枷锁,让它们不再透出七彩的斑驳不一的光,却摆出一模一样的微笑脸,唱着相似的曲子,在乌黑的大地上行走。

        我没法给出对这样一件事,对与错的肯定的答案。即使把高考作文看作为一个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测试平台,这样一个令中学生恐高的写作高度也无疑是不合格的——要上升题目的意义和高度有很多种方法,更有很多个 “度” 。上海卷单纯地把舞台的横幅写下了 “人情” 二字,就是一个更贴近于学生也更合适高考的考核标准。至少每个人还能直抒胸臆,文字不管是真的还是编的,多多少少都透露出了真情实意,更能让 “考核” 这个目标更具精确性,而不是给自己戴上面具,说着一番自己都听不懂的话。可惜上海卷只是上海卷,它显然不具备标杆性质。明年的这个时候,上海考生可能也和祖国其他地方的考生一样愁眉苦脸地写着 “入党申请书” 了。挺遗憾的一件事。

        一篇简单的作文,其立意的方向实在是太多了。笔者个人看来,这样如此直白地写政治,走的并不是一条好路。真的要如此浸透政治思想,也应该有一条看不见摸得着的线,稳稳当当地横在18岁以后。线以前老老实实地按着课本来,学客观有用的知识,考主观自由的题目,线以后就是 “咔” 地一刀,怎么放飞怎么控制都随意。但是线的这一边半点都不能渗过去。高考的压力够大了,学生都在为 “应试” 搏斗得水深火热,可千万别再加些奇怪的佐料下去,成了更复杂更压抑的 “应政教育” 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什么,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