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运营人员,常常会采用landingpage作为活动承载页面,并投放在各个广告平台,以起到拉新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以下面的案例展开分析。
【案例说明】:
某公司最近在测试「互联网初级运营课程」的投放效果,投放渠道为百度PC、百度移动和搜狗PC,已经跑了两周,投放效果不是很理想,希望你可以帮忙分析:
1、根据用户购买的路径,结合数据产出转化漏斗;
2、通过数据转化分析,发现用渠道数据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3. 给出分析结论,指导投放部门进行投放。
landingpage案例:
投放数据:
【案例分析】:
一、明确问题和分析目的
分析「互联网初级运营课程」各渠道投放效果,找出投放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以及给出明确优化方案。
二、接触点&漏斗数据
根据所提供的落地页用户路径设计图和数据指标监控图可见,该公司采用的投放类型是【搜索广告SEM】,用户使用场景是:
①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等关键词时,在检索结果中,会穿插展示运营课程的广告位。
②看到广告后,点击跳转着陆页,接着浏览课程详情页,并决定是否要报名。
③用户点击报名,根据登录状态判断点击后跳转登录/注册页,还是直接跳转订单页。
④登录成功的用户将跳转至订单页,确认订单信息,并确认是否支付。
⑤点击支付,调用第三方支付接口,完成支付。
用流程图梳理以上场景描述,可以清晰看到核心接触点,主要如下图数字标记所示:
在这条路径中,每个需要用户操作的节点,都可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流失,例如:
①用户看到广告后,并没有点击广告;
②用户浏览了课程详情,对内容不感兴趣,没有点击报名;
③用户点击报名,发现需要注册登录,感觉太麻烦直接放弃;
④用户花了些功夫注册成功了,进入订单页面,考虑费用较高,放弃支付;
⑤用户坚持支付,但是第三页支付接口调用失败、网络异常、余额不足等等情况仍然可能导致支付失败。
依照接触点,可总结出所需观察的漏斗数据,其中置灰部分为此次原始数据中所缺失数据。(如上图中右侧漏斗数据所示)
三、问题&假设-求证
问题1:三大投放渠道对应的漏斗数据,从着陆页访问uv到注册uv转化,呈现断崖式下跌。转化率均低于1%,意味着每100个浏览课程详情页的用户,只有不足1人继续注册成功。
假设-求证:
Q:从图4可见着陆页访问uv到注册uv转化的骤降,是特定渠道的特征吗?
A:并不是某一个渠道的特殊表现,而是普遍现象。
Q:和所属的终端是否有关系,PC和APP差异大吗?
A:PC和APP存在差异,百度PC和搜狗PC着陆页访问uv到注册uv转化率,分别是0.94%和0.67%。百度移动注册uv/着陆uv的转化数据是0.49%,相较而言转化率更低。
Q:网页跳出率是正常范围吗?会不会因为跳出率过高导致注册转化率低?
A:根据行业调研结果,资讯内容站跳出率普遍在40%-60%中间,B2B/B2C/类型的大约是20%-40%,效劳相关的大约是10%-30%,而简单的着陆页类型的,常常是70%-90%之间。根据下表可见,三大渠道来源的页面跳出率平均值是54.72%,处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可暂时排除跳出率导致注册转化率过低的因素。当然,也可以通过提升网页加载速度、优化页面设计等手段,降低页面跳出率。
渠道页面跳出率
百度移动54.53%
百度PC50.77%
搜狗PC58.86%
Q:浏览到注册的转化入口是什么?位置明显吗?
A:用户浏览课程后,需翻页至页尾,才能看到“点击报名”的按钮。页面篇幅长,且按钮没有做固定吸底的交互效果,因此查找入口消耗的时间成本较高。若该页面未采用响应式设计,且没有适配的H5页面,那么百度移动的浏览体验更加糟糕,从而影响转化。
Q:点击报名后到注册成功的转化流程是什么?操作困难吗?
A:点击报名按钮会跳转至登录/注册页面,并通过手机验证码注册/登录、微信登录。注册或登录的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但在跳转登录/注册页面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网络异常或用户主动离开等情况,导致用户流失,其次使用PC的用户有可能手机不在身边(概率较小,但不完全排除)。
问题2:通过时间对比,验证用户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浏览意向是否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各终端的差异?
假设-求证:
Q:各投放渠道着陆页uv趋势是否有明确规律?规律是否相同?
A:从趋势图中可见,百度PC和搜狗PC趋势十分相似,峰值和谷值对应的时间也完全匹配。呈现的规律是工作日PC浏览量较高,周末流量较低。百度移动的趋势表现是工作日流量较低,周末流量较高。该公司培训课程的目标用户多为大学生和职场白领,因此通常工作日多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和工作。周末则多倾向于使用手机移动终端来娱乐放松。
问题3:聚焦到注册后的流程,从注册uv到订单页uv、支付成功uv,仍然存在大量流失,且三大渠道转化率存在差异,其中百度移动数据明显低于另外2个渠道,转化率相差10%。
假设-求证:
Q:注册成功后,客户是否能直接成功跳转到订单页?
A:用户注册成功后,系统拿到登录状态,应自动跳转至订单页面,若仅考虑用户自然流失因素,转化率按理说不至于低于30%。因此需排查是否在注册-订单页跳转环节存在技术bug,例如登录后默认返回网站首页,或未拿到用户登录状态导致跳转失败等。
Q:注册成功后跳转订单页面的流程,PC和APP是否存在差异?
A:PC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在浏览器中新开页面(或在登录页刷新打开),浏览器保存cookie,可以直接拿到用户登录状态,从而保证订单页支付时,支付状态可以和用户账号绑定。
百度移动APP跳转后的页面,是否在百度APP内嵌的浏览器打开,或是需要跳转至系统默认浏览器,或是展示网页地址,需要用户手动复制粘贴至浏览器,这一点需要详细排查确认。这3类原因,都可能导致APP转化率较低。
Q:咨询占比是否与后续转化率占比呈正相关?
A:咨询占比与后续转化占比并非直接正相关。咨询占比最高的渠道是百度PC,它的后续转化率均高于其他2个渠道。但百度移动的咨询是搜狗PC的1.5倍,但是后续转化率全部低于对方。可考虑将“在线咨询”更换为“关注公众号”或”添加课程微信群“等方式,将意向用户转化为平台的粉丝,提升用户报名转化率。
(支付转化率低的问题,将在问题4中展开讨论)
问题4:三大渠道着陆页uv占比中,百度移动占据之首,百度PC紧跟其后,但最终支付成功uv占比,百度PC却遥遥领先于另外2个渠道。
假设-求证:
Q:三大渠道着陆页uv,哪一个最高?哪一个最低?
A:百度移动最高,uv占比达42.4%,其次是百度PC,uv占比达38.9%,搜狗最低,uv占比为18.7%
Q:为什么存在差异?渠道流量是否不同?
A: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流量优势远超搜索。假设三大渠道投入的预算相同(因题干未说明,暂且默认为相同预算),那么百度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更高,投放效果更好。当下是移动流量时代,百度移动来源的访问用户数高于百度PC属于合理现象。
Q:不同终端用户的支付场景是否不同?百度移动为何支付成功uv占比落差如此之大?
A:百度移动的支付转化率是47.98%,而百度PC和搜狗PC分别是68.37%和54.89%。PC用户的支付场景是,确认订单,选择支付方式,接着进入对应的支付页面,例如微信扫码支付、支付宝PC登录支付、支付宝扫码支付、银联支付等等。支付成功后,状态消息会回传给应用方,从而完成购买课程绑定该账户。百度移动进入支付环节后,通常来说应该获取授权,跳转微信或支付宝APP完成支付,支付完成后再回跳百度移动APP。
PC和APP都可能面临用户突然放弃支付、网络异常、余额不足等原因导致支付失败。但APP调起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失败可能性是大于PC,所以需要验证此环节是否正常。以及确认是否出现需要用户复制URL到浏览器打开后再支付的特殊情况。
四、解决方案:
1. 投放策略调整:
①预算分配:
搜狗PC流量最低,可适当减少投放。将投放预算倾斜到百度PC和百度APP
②分时段投放:
PC渠道重点投放工作日,APP渠道重点投放周末
2. 提升【浏览-注册】转化策略:
①性能优化:
提高页面加载速度,降低页面跳出率,减少用户流失;
②移动适配:
采用响应式结果,或者开发单独适配的H5页面,保证移动端用户可以有友好的浏览体验。(投放时可区分终端对应的URL,或者判断用户访问的设备,映射跳转到m站。)
③优化设计:
缩减网页的内容篇幅,将课程报名按钮颜色突出,并固定吸底,保证用户可快速点击。
④咨询优化:
因咨询占比与后续转化占比并非直接正相关。可将“在线咨询”更换为“关注公众号”或”添加课程微信群“等方式,将意向用户转化为平台的粉丝,提升用户报名转化率。
3. 【注册-支付】流程优化:
①注册-订单转化:
核查用户注册成功后跳转订单页失败的原因,逐一给出解决方案。例如cookie是否保存成功用户登录状态,百度移动APP注册成功后跳转的订单页是否在百度APP内嵌的浏览器打开等。
②订单-支付转化:
核查用户从订单页进入支付环节后,支付失败的原因,逐一给出解决方案。例如百度移动APP是否成功跳转微信或支付宝APP进行支付。
③缩短路径:
当前用户从注册到支付环节,路径较长,评估适当进行简化,缩短用户操作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