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 ——读《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有感

高中选了历史,至今都还记得那位被称为“历史考试背后命题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记得那本曾被不少人在心底咒骂过的《全球通史》。

历史对我们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历史的进程中,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候了:不再面对任何敌人,我们面对的只有自己,知识的王冠必须带有一个伦理的指南针。中国的明天会怎么样,人类的明天又会怎么样?

《全球通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1500年以后的世界,有中文版前言和序言,第一编讲述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000—1763年;第三编为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四编为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1500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划分点,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直到地理大发现为止,这个地球才真正的称之为全球世界。作者把真正的历史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所谓的蝴蝶效应,真正把世界各个部分的历史放在以后的进程中考量,并以此作为材料的取舍标准。以前的历史也许是分散的,但不同部分的世界历史进程在1500年以后会聚集并合成真正全球历史,西方的兴起和东方的衰落在很长一段独自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各自不同的动力。

以前做到过一道历史题目,大意是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全球通史》里有这些描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西方人曾羡慕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中国在古代也是世界技术革新的伟大中心,然而在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同时,皇帝下旨海禁,中国人不好战不尚侵略宗教信仰自由,中国没有对外扩张的动力。中国文化、政治和军事可以说是极其出色的,却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良好心态中,将儒家道德规范用在国家关系上,将纳贡国看作是子女,对海外华侨视为化外之民,而相应的西方保障殖民地居民,中国与西方的差距由此而来,逐渐失去与西方竞争的实力。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清朝三次灾难性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9世纪60年代出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注定失败” ,不过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中国拒绝全盘西化,振兴经济和改建军队失败,使得西方增强渗透和控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即使中国仍不发达,也会是世界上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今天,沉睡的雄狮正在雄起。

这里有一个题外话想谈谈。古人云,以史为鉴。我有时觉得,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读一下中国的近代史。19世纪末李鸿章曾感叹过一句话,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那时中国所面临的窘境其实和当下年轻人中迷茫这一代多少有些相似,传统价值观面临土崩瓦解,眼前一片荒芜,举国上下没人知道该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但是再往后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他像一个刚从旧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一样,尝试、学习、借鉴,中国当时其实也很迷茫,甚至迷茫中还惨杂着对亡国的恐慌,就好像我们从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出来后却发现自己面前一片荒芜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信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去做,和一百多年前被叩响国门的中国一样,只有不停地尝试和学习,才能迈出探索和求存的第一步。谭嗣同,梁启超,孙中山,蔡锷……许多仁人志士,上下奔走,呼号求存,救我中国,前辈之心,吾辈之楷模。多年后,一段话仍然适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读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更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浮光掠影,历史如梦,我们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走来,期待下一个节点,150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才刚刚崭露头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150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 ——读《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