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兴奋地告诉挚友,自己要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
可就在邮件发出的当晚,王小波便猝然离世,年仅45岁。
王小波的一生极其短暂,他却用一支笔,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他特立独行,人到中年拒绝安稳工作,40岁突发奇想辞职写作;
他思想深邃,寥寥数语便击穿人性本质,说出了别人想说不敢说的话。
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告诫世人: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假如此时此刻,你正与周遭格格不入,迷茫无助,不妨读一读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争辩,不如沉默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有个高赞回答戳中人心:沉默不是怯懦,而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王小波曾在书中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阵子,他喜欢看苏联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写的回忆录。
由于对书里的思想特别感同身受,他忍不住把书分享给朋友。
可对方只潦草地看了一段就说,读这本书得不到任何乐趣,格调太低,不入流。
还有一次,王小波把自己写的新书送给长者品鉴。
对方不但不喜欢,还一板一眼教训他,书不能这样写,主流的书应该起到教育人民,提升灵魂的作用。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王小波没有去争论,而是选择了沉默,他不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
“只掌握了一些粗浅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该毕了业就该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拿一份安稳的薪水,踏实过日子;
年纪大了就该买房,早点结婚,不然就算事业再出色,也是个失败者;
结婚了就必须生孩子,这辈子若没个孩子,人生便毫无意义……
变不了任何事实,唯有沉默,胜过万语千言。
不在别人的评价里乱了节奏,只管在自己的世界中韬光养晦,是一个人最大的成熟。
在以后的日子里,当被人嘲笑不务正业,靠妻子李银河养活时,他埋头行路,用一部部作品来说话。
当被讽刺融不进主流圈,是个格格不入的异类时,他笑而不语,只管勇敢地活出自己。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说,是一种动作;沉默,是一种态度。
面对纷繁世情,复杂人心,缄默是最有力的回应,更是最难驳倒的论辩。
人这一辈子,比起在言语上击败别人来证明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沉默的深海里,沙里淘金,沉淀积累。
认命,不如抗争
在书里,王小波经常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岁月。
17岁那年,他跟那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一样,带着对云南的浪漫想象,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浪潮中。
然而到了才发现,他们的生活已经被按部就班地安排好,根本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
白天要喂牛喂猪,做着干不完的农活。
到了晚上更难熬,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他们只能与人打牌下棋到十一二点,消磨时间。
日复一日间,同去的队友们早已臣服于这平庸麻木的生活,只有王小波感到“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于是,他借着月光,用一支蓝水笔在镜子上涂涂写写,努力捕捉一闪而过的思绪。
他借物拟人,在自己的文章里塑造了一只拒绝被摆布的猪。
最初,这只猪也有既定的命运,饿了吃糠渴了饮水,春天来时谈谈爱情,到了冬天被送上餐桌。
可它却不甘心被关在圈里,整日在外游逛,不是像山羊一样跨过围栏,就是像猫一样跳到房上。
它甚至还模仿汽笛声,每天上午十点准时鸣叫。
平日里,生产队都以十一点半的工厂笛响作为收工信号,可自从这只猪开始鸣叫,竟误导大家提早一个半小时就下班。
队里认为它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家的工作进度,决心将它逮捕处罚。
它竟然生猛地冲破重重围捕圈,逃出生天,从此畅游于原野。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却处处体现着王小波对现实的反讽,对特立独行精神的追求。
多年后,自称“被生活所锤”的王小波,依旧不断在书中表达对这只猪的怀念: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其实,世间大多数人都被桎梏在活的既定规则之中。
毕了业就该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拿一份安稳的薪水,踏实过日子;
年纪大了就该买房,早点结婚,不然就算事业再出色,也是个失败者;
结婚了就必须生孩子,这辈子若没个孩子,人生便毫无意义……
条条框框之下,有的人选择认命,躺平任其摆布,有些敢于打破规矩,对命运展开反击。
就像后来的王小波,宁肯顶着别人的异样目光,也要在农忙之余坚持看书,做几何题。
考恢复后,26岁的他顺利考上了中国民大学。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当其他人在高墙内苟延残喘混日子的时候,他却向往墙外的星辰大海。
最终用一把小铲叩开自由的大门,他成功逃离监牢,在海边安度余生。
就像《风雨哈佛路》里的莉丝·默里,出身瘾君子家庭,当父母随波逐流时,她却不甘被拖累。
靠着读书,走进了美国顶级学府哈佛大学的校门,完成了人生的完美逆袭。
看过一句话: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对生活认命,只会浑浑噩噩,在泥泞的沼泽里陷得越深。
不向命运低头,积蓄足够能量,才能以摧枯拉朽之势,迎来璀璨的星河与光明。
从众,不如清醒
书中,王小波还写了这么一则故事。
英国一家著名科学刊物发表消息称:科学家们将牛和西红柿的基因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一种叫“牛西红柿”的新生物。
据说,这个试验品营养丰富,吃起来有番茄牛腩的味道,滴下的汁液能当牛奶喝,做乳酪用。
更神奇的是,牛西红柿除了能入口,果皮还超有韧性,可以做鞋子用。
一时间,国内知名媒体振奋不已,纷纷跟风转载宣传。
可就在他们督促国内生物学家们,要迎头赶上国外先进技术时,英国刊物却自爆,这个煞有介事的实验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个愚人节的玩笑。
王小波用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告诉大家:
放弃思考,任由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是生而为人最大的不幸。
然而,这样的事情何止发生在故事中,生活里也比比皆是。
有段时间,王小波发现,有那么一群人会挽着装了公鸡的箩筐,在医院门口排起长队。
因为他们听说,所有动物中只有公鸡天不亮就打鸣,精神头最旺,注射它的血能精神百倍,返老还童。
于是,这些人也不管打鸡血对身体是否有害,便成群结队到医院注射。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听说甩手能康健身体,于是又一窝蜂地拼命甩手。
王小波顿感无奈的同时,忍不住感叹:人活在世界上,保持健全的理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1年做过一个实验。
面对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当前面几人给出错误答案后,75%的参与者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还会选择人云亦云。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惧怕自己不合群,为寻求认同感,从而放弃了独立思考。
思想,才是一个人活着的支点与武器。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纷扰的年代,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懂得用理性甄别信息,只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盲目从众,就像羊群里失去行为主导权的羊,误入错误的三岔道,停滞不前。
保持理性,不被外界信息裹挟失去判断力,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拾阶而上。
正如萧伯纳所说:“不要追随他人的脚步,去自己开路,并留下足迹。”
有人说,我们怀念王小波,也是在怀念过去那个生猛的自己。
生活重锤下,没有几个人还有勇气在发际线后退的年纪,保持清醒,免于沉沦。
而王小波,却带着他的通透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告诉我们:
如果你对现实不满,觉得这个世界太过喧嚣浮躁。
不如沉淀下来,在复杂的生活里,为心灵找到一个安顿之处。
你的沉默,不是对世事妥协,不是对命运怯懦;
而是不随波逐流,在无声中默默忍受,在寂静中逐渐强大,不被群体裹挟,独立清醒冷静。